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572篇
安全科学   222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1405篇
基础理论   242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177篇
社会与环境   117篇
灾害及防治   12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浅水湖泊水动力过程对藻型湖区水体生物光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2010年7月底至8月初对太湖藻型湖区梅梁湾沿岸带水域不同风速条件下水下光场的原位连续高频观测,通过对水下辐照度、光束衰减系数、吸收系数、相关理化参数及气象水文参数的测定与分析,揭示了该区域水体的生物光学特性变化及其与水动力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总颗粒物吸收系数ap(440)、非色素颗粒物吸收系数ad(440)、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ph(440)及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吸收系数aCDOM(440)在小风(30 min内平均风速<3 m.s-1)、中风(3 m.s-1<风速<5 m.s-1)和大风(风速>5 m.s-1)作用下分别为3.97、3.97、6.58 m-1;1.69、2.17、4.20 m-1;2.28、1.80、1.33 m-1;1.05、1.04、1.08 m-1,其中变幅最大的为非色素颗粒物,CDOM吸收系数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差别不大.水体各组分在PAR波段积分值的贡献率的变化规律为:小风速下浮游植物吸收系数的贡献最大(达42.5%),随着风速的增大,CDOM、浮游植物、纯水吸收系数的贡献率均有降低的趋势,而非色素颗粒物的贡献率则显著增大,分别为33.0%、41.7%、52.0%.PAR漫射衰减系数与10min平均风速呈显著线性相关,风速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对PAR漫射衰减系数的影响显著,从小风到大风,PAR漫射衰减系数增加了80.0%,对应真光层深度降低了42.2%.PAR漫射衰减系数、750 nm波长处的光束衰减系数、总悬浮物浓度与风速、波高、波切应力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又以PAR漫射衰减系数的相关性最为显著.高频观测结果揭示了浅水湖泊藻型湖区水动力过程通过引起沉积物再悬浮、浮游植物的混合及迁移显著改变水体生物光学特性短期变化.  相似文献   
892.
1982—2015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亮  丁明军  张华敏  文超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2):2084-2097
量化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全球变化和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论文基于GIMMS-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残差分析,探讨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1982—2015年间长江流域除岷-沱江和太湖流域植被覆盖度为下降趋势外,其余均呈上升趋势,呈上升趋势的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69.77%,其中45.09%的区域呈显著上升趋势(P<0.1);2)基于Mann-Kendall突变分析发现,1982—2015年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存在突变现象,且区域差异性显著;3)气温与植被覆盖度的偏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的像元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31%,表明气温是长江流域近30 a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4)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力以持续增强为主,人类活动减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流域、岷-沱江流域、汉水流域局部区域以及各大省会城市区域。  相似文献   
893.
为揭示徐州市主城区个人生态足迹的空间变异性并分析引起其空间变异的原因,采用问卷调查和克里格插值法对个人生态足迹及其组分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徐州市主城区个人生态足迹分别是中国和全球个人生态足迹的1.48倍和1.18倍,其中商品服务足迹所占比例最大(51.1%),徐州市主城区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②经过实验半变异函数交叉验证,球状、指数和高斯模型可以较好模拟个人生态足迹及其组分的空间变异,其中,个人生态足迹、住宅足迹和商品服务足迹的块基比均小于25%,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碳足迹和食物足迹处于25%至75%之间,表现出中等空间相关性;③个人生态足迹、碳足迹、食物足迹和商品服务足迹总体上呈南高北低趋势,以市中心为峰值逐渐向周围递减,住宅足迹呈多峰值分布,最高值位于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对个人生态足迹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发现,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空间特征对个人生态足迹及其组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94.
滇池表层沉积物氮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矿化能力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利用滇池5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其不同形态氮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滇池沉积物氮潜在矿化能力及其污染特征,以期揭示滇池沉积物氮污染影响因素及沉积物氮释放风险.结果表明:1滇池全湖表层沉积物总氮(TN)平均含量为3 515.60 mg·kg-1,其中草海北部疏挖区、盘龙江入湖口及海口入湖区域含量较高,宝象河河口疏挖区域TN含量相对较低;总有机氮(TON)含量较高,占TN的85.86%;溶解态无机氮(DIN)含量较低,占TN的14.10%,TON与TN空间分布趋势一致,而DIN则不同;与我国其他湖泊相比,滇池沉积物氮含量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其污染程度仅低于污染严重的城市湖泊;2滇池全湖表层沉积物潜在可矿化氮(PMN)平均含量1 154.76 mg·kg-1,占TN的32.90%,潜在释放风险较大;其中草海湖区、外海北部盘龙江入湖口湖区、中部洛龙河和梁王河入湖口湖区及白鱼口湖区显著高于其它湖区;目前滇池p H值有利于其沉积物氮矿化,有机质通过释放NH+4-N影响其沉积物氮矿化;污染较重的水域,滇池上覆水氮浓度受其沉积物氮矿化影响较大,而污染较轻水域,则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95.
长江源区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长江源区冬克玛底流域2013年6~9月采集的64个降水样品,分析了降水的pH值、电导率及离子浓度特征,并应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富集因子及后向轨迹法,讨论了降水离子主要来源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长江源区冬克玛底流域降水pH值变化范围为5. 26~9. 25,加权平均值为6. 70;电导率变化范围为0. 23~28. 70μS·cm-1,加权平均值为3. 45μS·cm-1,低于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降水电导率;总离子浓度变化范围为7. 0~376. 9μeq·L-1,平均总浓度仅为40. 8μeq·L-1;各离子加权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HCO_3~- NH_4~+ Ca~(2+) NO_3~- SO_4~(2-) Na~+ Cl~- K~+ Mg~(2+); HCO_3~-、NH_4~+、Ca~(2+)和NO_3~-是降水中的主要离子,占总离子浓度的74. 75%;相对酸度(FA)分析表明,有97. 8%的降水酸度被碱性物质中和,同时中和因子(NF)分析表明NH_4~+和Ca~(2+)对降水酸性的中和起主导作用;研究区降水离子主要来自陆源的贡献,而来自海源的输入则相对较少;结合气团的后向轨迹分析发现,不同来源的总离子浓度差异明显,其加权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局地源西风源季风源,表明不同的大气环流背景和气团来源对降水化学组成具有重要影响.长江源区大气降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其降水化学特征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偏远地区的大气质量状况和本底值.研究结果能够为长江源区水质的保护以及为评估人类活动对该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6.
以朱德故居纪念园的环境保护规划为实例,分析了朱德故居纪念园在旅游开发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负面影响,旅游活动引起的环境恶化,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忽视人文生态保护。提出了针对农村纪念性景园旅游开发中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的综合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97.
丁小东 《环境技术》2002,20(2):20-23
可靠性试验是可靠性工程最基本的内容和最重要的工作项目。该文就电子设备可靠性试验的技术基础、可靠性试验的特点和分类、对可靠性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作了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898.
生命周期评价新发展与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际生命周期小组的统计和国内外的案例,综述了新世纪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发展和工业应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就如何进一步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99.
农光互补项目具有能源生产和粮食种植的双重价值,开展农业光伏电站的综合效益评估,有助于量化项目的实施效果,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本文构建了农业光伏电站的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并结合实地调查,以浙江乐清市某15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为例进行了示范研究,分析了电站2018—2021年综合效益的构成和变化,比较了电站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差异,探讨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结果表明:(1)电站每年的经济效益在7534.11万~8417.06万元,电力效益上下波动,农业收益稳步增长;(2)随着项目的实施,电站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总体增长量为435.31万元,单位面积生态价值从7.16万元/公顷提升至8.52万元/公顷,说明此农光互补模式对生态系统有积极影响;(3)由于光伏板下杂草区向水稻区的转变,电站的水源涵养和空气净化功能略微降低,土壤保持功能基本不变,而洪水调蓄和固碳释氧功能大幅增长;(4)光伏板的存在导致电站固碳和释氧功能的下降,而在光伏板下种植水稻改善了这一状况,并使电站的土壤保持和洪水调蓄功能发挥了较大作用;(5)...  相似文献   
900.
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成为当前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现状,针对其中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其测算方法这一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该研究不但有助于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的开展,而且可完善其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