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5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603篇
安全科学   330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87篇
综合类   1709篇
基础理论   253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174篇
社会与环境   116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渭河关中段典型支流非点源污染监测与负荷估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9年,对渭河关中段3条典型支流泾河、沣河和灞河进行了洪水期和非洪水期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水质监测指标包括COD、DP、TP、NH4+-N和TN.根据监测结果及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分别采用水文分割法和平均浓度法对各条支流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特点.结果表明:①3条河流洪水期间各指标的平均浓度基...  相似文献   
992.
车用柴油机高原性能提升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提高车用柴油机高原性能的高原增压技术、燃烧优化技术、低气压低温起动技术、电控柴油机高原标定技术以及高原热平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进一步提升车用柴油机高原性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3.
苏州河上海市区段底泥有机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GC/MS的分析方法,对苏州河上海市区四个河段的表层沉积物所含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的总化学好氧量、污染物的种类以及丰度含量。结果表明,四处河段的底泥均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污染,每处河段均检验出了超过 100种的有机化合物,COD在20,000mg/kg以上。  相似文献   
994.
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长,交通运输行业已经成为仅次于工业部门的第二大能源消费部门,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物的主要贡献部门.为了支持低碳发展,自2009年起,中国便开始使用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通过上海市2016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私家车、出租车和公交车的行驶情况、能源消耗和排放因子等数据,对新能源汽车运行过程以及所需电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和CO2的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利用协同控制坐标系评价和污染物减排量交叉弹性分析方法探讨了新能源汽车的协同减排能力与效果.基于协同效益潜力分析结果,对推广3类新能源汽车的协同效益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纯电动公交车具有最佳的碳减排和大气污染控制协同效益,纯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私家车和出租车对CO、NOx、NMHC、PM10都具有协同效益,而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不具备协同效益.  相似文献   
995.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依据"先实物后价值、先存量后流量、先有形后无形"的原则构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框架结构,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核算路径,确定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土壤资源、大气资源等六类有形资产核算指标,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碳固定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等四类无形资产核算指标,并以浙江省为例,完成了浙江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其核算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浙江省2014年自然资源资产存量价值约为126 800亿元,相当于当年浙江省GDP的3倍,是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② 2000-2014年浙江省自然资源资产存量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固定资产存量价值增加900亿元,无形资产存量价值增加200亿元;③ 2000-2014年浙江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累计2100亿元,大气资源负债占比最高,达39.07%,其次是水资源负债,达27.07%。本文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核算经验,可为全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96.
室内模拟研究了长春南湖水生物膜中有机组分即胞外聚合物、微生物非活性细胞和微生物活性细胞对Cd^2+的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种有机组分对Cd^2+的吸附过程分为快速和慢速阶段,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360、100和100min;Cd^2+的吸附最均在pH为6h达到最佳;在实验所选温度范围内,胞外聚合物在30℃时对Cd^2+的吸附量最大.而温度对Cd^2+在微生物非活性细胞和活性细胞的影响不显著;Cd^2+在3种有机组分上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sh热力学方程,吸附能力为胞外聚合物〉微生物非活性细胞〉微生物活性细胞。在有Pb^2+共存的条件下,Langmuir和Freundlish热力学方程仍然适合描述3种有机组分对Cd^2+的热力学吸附过程,但Cd^2+的吸附量和饱和吸附最均减小。  相似文献   
997.
全国火电厂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火电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引发了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文章在总结全国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火电厂二氧化硫是全国二氧化硫排放大户,其排放量占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42%,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其去除率却一直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大型火电厂又是电厂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大户,且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河北、山东、河南等几个省,这几个省应成为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的重点监控对象。文章最后提出了电厂减排二氧化硫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8.
木质素纤维作为一种高效且绿色环保的新型改良材料,被不断用于土体改良的研究中.为探究影响木质素纤维改良黄土的因素,采用木质素纤维对青海西宁地区黄土进行改良加固,通过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压实度、木质素纤维掺量和围压对木质素纤维改良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改良黄土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999.
设施蔬菜种植中存在不合理施肥现象,土壤养分严重失调。为了解设施蔬菜地高氮肥力水平下不同氮素水平对磷素的养分吸收影响,2004—2007年在山东寿光进行不同氮素水平调控和秸秆还田试验,并于2007年冬春季进行裂区淋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氮素调控影响磷素含量变化,空白(NN)、有机肥(MN)、有机肥+秸秆(MN+S)供氮水平下土壤全磷含量逐年下降,降幅NN〉MN〉MN+S,全磷增幅传统氮素(cN)〉传统氮素+秸秆(CN+S)〉氮素优化+秸秆(SN+S)〉氮素优化(sN)。CN、CN+S供氮水平下土壤速效磷含量达到213.7、225.4mg·kg^-1,增长了17.1%、23.5%,磷素累积明显;其他供氮水平下速效磷含量逐年下降,降幅NN〉MN〉MN+S〉SN+S〉SN〉CN〉CN+S,减少氮素供应有利于减缓磷素累积,促进磷的吸收利用。除NN供氮水平下土壤有机磷含量下降外,其他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CN、CN+S供氮水平下土壤有机磷含量累积明显(308.4、331Amg·ks。),分别增长了28.5%、38.2%。SN+S供氮水平下磷的吸收系数(HO,,rrg·100g。)达到了1571,增长了143.6%;CN、CN+S供氮水平下磷的吸收系数出现了负增长,CN供氮水平下达到了416(P2O5,mg·100g^-1),下降了35.5%。添加麦秸秆极大地提高了磷的吸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土壤速效磷的累积。淋溶液中全磷含量SN〉SN+S,有机磷含量SN〉SN+S,秸秆还田对阻控有机磷素淋溶有一定的作用,但整个冬春生长季渗滤液中全磷含量在2.6~12.0mg·L^-1,有机磷含量在OA2~4.1mg·L^-1,淋出液水质仍超过了国家安全水质标准。因此,在高肥力水平下进行氮素调控,优化氮素供应量,促进了磷素的吸收利用,对农民在高肥力水平下施肥具有指导意义。建议农民在以后的种植中减少氮肥供应量及添加高碳源秸秆进行还田,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氮磷对土壤及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2016-2020年Sentinel-2多光谱遥感影像和同步实测叶绿素a浓度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和机器学习的叶绿素a遥感反演方法,并应用于阳澄湖.结果表明,特征选择方法在反演模型的自变量选取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此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在阳澄湖叶绿素a反演上具有较优的验证精度;2016-2020年阳澄湖叶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