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566篇
安全科学   328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47篇
综合类   1358篇
基础理论   250篇
污染及防治   118篇
评价与监测   109篇
社会与环境   118篇
灾害及防治   12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Apart from the liver disruption, embry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microcystin (MC)-LR also could cause neurotoxicity.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was explored as a model to study the neurotoxicity.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provided evidence to indicate the neurotoxicity on chemotaxis to NaCl and diacetyl, and thermotaxis from MC-LR exposure to C. elegans. As a result,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MC-LR caused significantly severe defects of chemotaxis to NaC1 and diacetyl, and thermotaxis. The neurotoxicity on chemotaxis to NaCl and diacetyl, and thennotaxis from MC-LR exposure might be largely mediated by the damage on the corresponding sensory neurons (ASE, AWA, and AFD) and interneuron AIY.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he-1 and odr-7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1) in animals exposed to MC-LR at concentrations lower than 10 μg/L, wherea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tx-1 and ttx-3 could be significantly (P<0.01) lowered in animals even exposed to 1 μg/L of MC-LR. Moreover, both the chemotaxis to NaCl and diacetyl and the thermotaxis were mo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m MC-LR exposed mutants of che-1(p674), odr-7(ky4), ttx-1(p767), and ttx-3(ks5) than those in exposed wild-type N2 animals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52.
密闭环境空调系统存在一系列特殊的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详细介绍了密闭空间空调系统二次污染的现状、对人员健康的影响、控制措施.提出2种解决空调系统二次污染问题的思路:终点控制和起点控制.终点控制措施和起点控制措各有其优点及缺点,适用范围也不一样.潜艇、深水工作船、宇宙飞船等密闭空间空调系统要根治二次污染问题,必须起点控制和终点控制相结合,在工程实践中逐步摸索出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用电厂粉煤灰处理中药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耒阳电厂粉煤灰和中药厂排出废水的特点,考查了粉煤灰的投加量、颗粒度、改性剂、搅拌吸附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用改性后的粉煤灰进行了L9(34)正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适合的条件为:每升废水中投加粉煤灰90 g,在pH值=7.5时搅拌45min,沉淀35min.在此实验条件下,CODCr,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4.2%,83.2%,79.2%.  相似文献   
54.
乌海-鄂托克-乌斯太地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乌海-鄂托克-乌斯太地区社会经济、产业结构、污染物排放现状、变化趋势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该区域环境污染成因,最终有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5.
钻井泥浆和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96h急性毒性试验配合滤食率和微核检测等方法,比较了石油勘探开发用3种钻井泥浆和3种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成贝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3种钻井泥浆对合浦珠母贝的半致死浓度均大于10^5mg/L;3种消油剂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47、5011和2630mg/L;滤食率与钻井泥浆和消油剂的浓度呈负相关;微核细胞率则与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6.
A/O脱氮工艺实时控制对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红  马勇  彭永臻  王宝贞 《环境科学》2005,26(4):100-105
以人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提高A/O(anoxic/oxic)工艺氨氮和硝酸氮去除效率的实时控制对策.氨氮控制的本质是通过控制DO设定值和好氧区体积大小使出水氨氮浓度达标排放.硝酸氮控制的本质在于高效利用缺氧区反硝化潜力,为此建立了以调节内循环回流量或(和)外碳源投加量维持缺氧区末端硝酸氮浓度处于设定值的实时控制对策.系统控制采用两级结构,高水平监控层用来选择低水平执行层的设定值,而低水平执行层对DO值、好氧区体积、内循环回流量和外碳源投加量进行直接控制,试验表明上述控制对策可以显著提高系统脱氮效率,降低出水氨氮和硝酸氮浓度,并最大程度节约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57.
生物膜净化含苯废气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生物法净化废气装置中生物膜是设备的主体和关键.研究以净化含苯废气的生物滴滤塔为对象,采用静态反应器对塔内生物膜的净化性能进行研究,探索其过程机理,为生物滴滤器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生物滴滤器中单位体积生物膜的呼吸速率和苯去除速率都沿气流方向逐渐减小,但单位质量生物膜的苯去除速率却是塔中部高两边低.研究发现,当生物膜经过3d的闲置后,苯的消除能力提高了70%左右,但闲置时间超过5d后,生物净化性能开始下降.综合实验结果,推测在生物膜中同时存在苯的生物降解过程和生物储备能源的合成过程,在苯浓度越高的地方储备能源的量也越多,储备能源的存在降低了生物膜的净化能力但增强了生物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8.
合成水滑石治理水体阴离子染料污染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不同层电荷的合成水滑石(层状双氢氧化物)和它们的焙烧态为吸附剂,系统考察了此类材料对于甲基橙染料的吸附保留行为,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和扫描电镜测试说明经水热处理得到的合成水滑石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和相纯度.水滑石及其焙烧态对于甲基橙阴离子染料的吸附研究主要采用间歇平衡法实验,吸附体系的电导率变化显示了水滑石的记忆效应,并有可能是焙烧态水滑石再生的动态过程反应低浓度甲基橙在焙烧态水滑石上的吸附实验说明,水滑石层电荷密度对于其焙烧态氧化物吸附低浓度阴离子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烟气除尘脱硫脱氮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将三种先进的技术有机结合,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采用独特溢流装置的自激式除尘器进行除尘和脱硫脱氮,采用球面筛板塔进行二次除尘和脱硫脱氮,采用结构新颖的汽水分离器进行进一步除尘和脱硫脱氮。该装置不仅实现烟气的高效脱硫脱氮,而且可实现有用细微粉尘即稀有金属的回收。此类装置还可应用于矿山、化工和建材等领域中的湿法除尘。  相似文献   
60.
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探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水体中各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含义及各指标测定方法条件控制的论述,阐明了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对我们在水质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