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5篇 |
免费 | 195篇 |
国内免费 | 77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18篇 |
废物处理 | 89篇 |
环保管理 | 170篇 |
综合类 | 1350篇 |
基础理论 | 343篇 |
污染及防治 | 577篇 |
评价与监测 | 109篇 |
社会与环境 | 100篇 |
灾害及防治 | 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124篇 |
2021年 | 111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113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211篇 |
2012年 | 191篇 |
2011年 | 182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58篇 |
2007年 | 119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为了提高膜生物反应器对聚驱采油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以炼油厂污水处理站二沉池的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逐步提高进水中聚驱采油废水比例的加压驯化方法,在一体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进行活性污泥的驯化.对驯化过程中MBR系统内污泥性质、微生物相和聚驱采油废水处理效果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30 d的驯化培养后,评价污泥浓度与沉降性能的指标如MLSS、MLVSS、SVI、SV等明显改善,表征污泥成熟的微生物相包括菌胶团、轮虫、楯纤虫等大量出现.驯化结束时,污泥所处的MBR系统对聚驱采油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膜出水的CODCr,去除率为77%,含油量去除率为94.6%,聚合物去除率为60.2%.说明驯化后活性污泥可以良好适应聚驱采油废水环境,MBR系统已基本完成了对污泥的驯化培养.利用电镜对膜组件进行观察,发现有凝胶层和沉积污泥吸附在膜表面上,从而使膜过滤阻力增加,引起膜污染.通过化学清洗可以有效去除膜表面的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使膜组件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902.
2006-2010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基于"十一五"期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数据,从事故类别、事故发生区域、事故发生时间、企业经济类型、危险化学品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毒与窒息事故和爆炸事故占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类型,易燃液体、易燃气体、爆炸品和腐蚀性物质是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危险物质类型,生产环节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与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化水平、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建立安全监管网络、加强危险化学品产业布局、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03.
该文在研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概念和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框架,构建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选取江苏、湖北、贵州3个省份进行实证评估,分别计算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值,并采用基尼系数得出三省均等化差异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江苏省、湖北省和贵州省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综合得分分别为66.11分、43.52分和40.40分。江苏省在"压力"维度得分较低,表明源头污染物排放压力突出;湖北省、贵州省在"状态"、"响应"维度得分较低,说明环保资金、机构投入力度不足。指标体系能够对不同区域间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识别和定量评估。建议应进一步从增进指标直接相关性、增进城乡评估适用性和优化评估方法等方面完善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904.
北京平原区夏垫断裂的多源遥感影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79年9月2日三河—平谷8.0级地震在地表形成总体走向N40°~45°E,倾角60°~70°,长达10 km的破裂带。该文采用Landsat-8、SPOT-5、SAR、GDEM、Google Earth多源遥感影像研究夏垫断裂的遥感影像特征。利用ERDAS软件,对Landsat-8影像按7∶4∶2依次为R、G、B分量作彩色合成增强处理,突出影像的线性构造特征;对Landsat-8和SPOT-5影像、Landsat-8和SAR影像分别进行融合处理,丰富影像的光谱信息;对GDEM与SPOT影像进行三维叠加,突出影像的三维特征;对SAR影像进行斑点压缩、方向滤波处理,突出影像平行断裂方向的线性特征。文中分析、对比了Google Earth和SPOT-5影像上地震陡坎的特征,陡坎在SPOT-5影像上表现较明显,但在影像上表现不出较低陡坎,同时,在两种影像上容易将绿色植被、狭窄道路或其它地物误认为陡坎;SAR滤波后的影像表现出暗色的线性条带;Landsat-8和SAR融合后的影像表现出较宽的异常条带,该条带指示断裂带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905.
典型农药生产场地DDTs和HCHs残留水平及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我国西南某农药厂场地内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使用GC-MS分析了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残留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HCHs浓度变化范围为nd~90.80mg/kg之间(平均值为3.65mg/kg),土壤的DDTs含量介于nd~465.00mg/kg之间(平均值为11.22mg/kg)。垂向土壤样品分析结果显示,HCHs和DDTs的检出率普遍偏高,检出有机氯农药的最深土层达到了1100cm;虽然HCHs和DDTs在不同采样点的剖面变化规律差异明显,但均表现出较强的垂直迁移能力,这可能与本场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车间建设改造有关。总体看来,本研究场地土壤环境遭受了明显的HCHs和DDTs污染,在后续的再开发利用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或者治理修复,从而保障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906.
苯通过活性炭固定床的透出浓度与时间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法,测量苯的不同进样浓度,通过活性炭床透出浓度(C)与时间(t),绘制C-t曲线图。各图形均类似反正切曲线。以曲线对应的函数。建立了反正切函数的线性关系方程C=A Ktg^-1(t-τ),作为数学模型基础。对该方程求时间的导数,获得透出速度分布方程,当C等于进样浓度C0的1/2时,t=τ,有最大速度K,它是吸附剂对吸附物作用的特征常数。为了验证数学模型可靠性,经相关与回归计算。结果显示,透出浓度与时间的反正切值之间,均呈高度正相关(r≥0.9927)。初步认为,建立的C-t方程是可行的,但由于进样浓度不同,方程的有关常数不一样,使之不便应用,然而,由于方程常数K和τ的对数与进样浓度的对数高度线性相关(r≥0.9999)。常数为进样浓度的指数函数,于是,用进样浓度C0代替K和τ,使方程可适应于不同进样浓度下的应用。同时,还讨论了活性炭吸附苯过程中稳定及非稳定吸附的定量关系和相关机理。 相似文献
907.
Nitrogeniz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CDI) performance of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polymer organic frameworks with heteroatom doping, containing an ordered pore structure and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are ideal precursors for carbon materials for high-performance CDI. In this study, a nitrogen-enriched micro-mesoporous carbon(NMC) electrode was fabricated by carbonizing a Schiff base network-1 at 500, 600, and 700 °C. Scanning ... 相似文献
908.
保障和管理河湖生态流量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控的基本要求,是实施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瀼渡河为例,提出了针对无实测流量的河流推算生态流量的方法。首先,利用SWAT水文模型模拟得到1990—2019年30年逐月流量过程,表明该河流流量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且具有明显的汛期和非汛期特征;其次,采用蒙大拿法、最小月平均流量法、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流量历时曲线法4种水文学计算方法,选取瀼渡河干流重点控制断面进行生态流量计算,结果表明生态流量计算值介于10%~33%,呈现出流量历时曲线法>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最小月平均流量法>蒙大拿法的趋势;最后,经水质达标校核,分析得出瀼渡河生态流量计算推荐方法为流量历时曲线法,年补水径流量约占年均径流量的30%。 相似文献
909.
To improve the removal capacity of NO + O2 effectively, the alkaline earth metal-doped order mesoporous carbon (A-C-FDU-15(0.001) (A = Mg, Ca, Sr and Ba)) and Mg-C-FDU-15(x) (x = 0.001?0.003) samples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and NO + O2 adsorption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various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quence in (NO + O2) adsorption performance was as follows: Mg-C-FDU-15(0.001) (93.2 mg/g) > Ca-C-FDU-15(0.001) (82.2 mg/g) > Sr-C-FDU-15(0.001) (76.1 mg/g) > Ba-C-FDU-15(0.001) (72.9 mg/g) > C-FDU-15 (67.1 mg/g). Among all of the A-C-FDU-15(0.001) samples, Mg-C-FDU-15(0.001) possessed the highest (NO + O2) adsorption capacity (106.2 mg/g). The species of alkaline earth metals and basic sites were important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adsorption of NO + O2 on the A-C-FDU-15(x) samples, and (NO + O2) adsorption on the samples was mainly chemical adsorp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NO + O2)-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NO + O2)-TPD) and in situ diffused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DRIFTS) characterization, we deduced that there were two main pathways of (NO + O2) adsorption: one was first the conversion of NO and O2 to NO2 and then part of NO2 was converted to NO2? and NO3?; and the other was the direct oxidation of NO to NO2? and NO3?. 相似文献
910.
水稻土中外源Cd老化的动力学特征与老化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5种不同性质的水稻土,通过外源添加制备了6个不同浓度梯度的Cd污染土壤,研究了外源Cd在几种水稻土中的老化动力学特征与影响因子;同时利用盆栽实验,结合Log-logistic分布模型,研究了5个不同老化时间(14、30、60、90和180d)与土壤中Cd对二种不同Cd敏感性水稻生长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Cd进入土壤后,0.05mol/L EDTA-2Na浸提的有效态Cd含量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与14d处理相比,老化30d后土壤中有效态Cd降幅达21.5%(红壤)~38.0%(黑土);老化90d后,土壤中Cd进入慢反应阶段. 基于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参数显示,土壤中Cd的老化特征表现为有效态Cd含量在30~60d内快速降低,随后变化减缓,经过90d的老化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逐渐趋于平衡.基于老化动力学方程参数(C∞及K2)与土壤性质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是影响Cd有效态含量变化的主控因子,其次是土壤CEC和OC含量.在不同性质土壤中,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土壤中外源Cd对水稻生长毒性的半抑制浓度(EC50)值显著升高;与14d老化处理相比,经过180d老化后土壤中Cd对水稻生长毒性的EC50增加72.1%~195.0%;在大于90d的长期老化过程中,土壤pH值对Cd老化过程的影响逐渐降低,而CEC的影响逐渐上升,尽管如此,土壤中Cd老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仍然是土壤pH,而与测试的2种水稻品种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