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23篇
  免费   5155篇
  国内免费   29336篇
安全科学   2547篇
废物处理   1224篇
环保管理   2215篇
综合类   37187篇
基础理论   4685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8995篇
评价与监测   2062篇
社会与环境   868篇
灾害及防治   102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993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1335篇
  2019年   2382篇
  2018年   2657篇
  2017年   2788篇
  2016年   2440篇
  2015年   3041篇
  2014年   3792篇
  2013年   4277篇
  2012年   3986篇
  2011年   3730篇
  2010年   3221篇
  2009年   3208篇
  2008年   2978篇
  2007年   2712篇
  2006年   2245篇
  2005年   1652篇
  2004年   1358篇
  2003年   1159篇
  2002年   1012篇
  2001年   973篇
  2000年   1085篇
  1999年   1006篇
  1998年   756篇
  1997年   721篇
  1996年   736篇
  1995年   650篇
  1994年   459篇
  1993年   362篇
  1992年   376篇
  1991年   323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158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8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41.
Hyporheic exchange is known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control on nutrient and contaminant fluxes across the stream-subsurface interface. Similar processes also mediate interfacial transport in other permeable sediments. Recen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cs of these exchange processes and improving estimation of exchange rates in natural systems. While the structure of sediment beds obviously influences pore water flow rates and pattern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nterplay of typical sedimentary structures, hyporheic exchange, and other transport processes in fluvial/alluvial sediments. Here we discuss several processes that contribute to local-scale sediment heterogeneity and present results that illustrate the interaction of overlying flow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sediment structure, pore water transport, and stream-subsurface exchange. Layered structures are shown to develop at several scales within sediment beds. Surface sampling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an armor layer in a sand-and-gravel bed, while innovative synchrotron-based X-ray microtomography is used to observe patterns of grain sorting within sand bedforms. We show that layered bed structures involving coarsening of the bed surface increase interfacial solute flux but produce an effective anisotropy that favors horizontal pore water transport while limiting vertical penetration.  相似文献   
942.
江东鹏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3):113-115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和热力学理论,从填埋场内非等温的角度,理论上分析了场内垃圾含水率的分布与温度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内水分运移过程的双场耦合模型(三维),并提出模型的求解方法。为研究填埋场内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3.
乌鲁木齐市东南部荒山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乌鲁木齐市东部荒山植被进行了调查.依据中国植被和新疆植被分类的原则,遵循群落学-生态学原则,用重要值优势度分类方法确定各层片优势种.将此地区自然植被划分为5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20个群系和24个群丛.并对植被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944.
含油污泥固化处理后油的迁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索氏抽提器,研究了温度、土壤含水率以及水泥与污泥的不同比例等因素在不同时间对含油污泥固化后油迁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强度为3.84MPa的污泥固化块,油的迁移量从240h迁移6.8mg变为480h迁移178mg,之后变化较小。在20℃~30℃时,随着温度的增加,迁移量从6.8mg增加到20.6mg,超过30℃以后迁移量的增幅变小。水泥与污泥的比例从1∶0.8增加到1∶1.4,油的迁移量从256mg降到27.2mg,之后未检测到。960h后,迁移量达到348mg,此时土壤中油含量为1.16%,在环境的自净作用下,土壤能完全容纳;强度大于9.56MPa时未检测到油。这表明用固化法处理油田含油污泥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45.
论绿色押金制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绿色押金制度的产生背景、概念特点入手,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对该制度在国外的实施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从押金的实施范围、收费标准、管理和退还四个方面提出了在我国建立该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946.
高宇飞  程远平  汪磊  刘静 《灾害学》2006,21(1):64-67
室内火灾温度是火灾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对火灾防护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轰燃为分界点,总结归纳了目前国际上采用的轰燃前后室内火灾温度的预测方法。对每一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作了分析。同时对轰燃前后的各种温度预测方法分别作了简要的对比。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推荐了作者认为实用性较强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47.
进入“十一五”规划期,中国的大城市正面临着“建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转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作者在研究总结国外大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成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分析未来中国城市发展趋势,论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创造性的提出了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应该创建的中国式综合管理的体制、机制与法制。本文可供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48.
张贤 《安全》2006,27(6):44-45
今年9至10月份,本市共发生火灾859起,死2人,伤7人,直接财产损失105万余元.与去年同比,除火灾死人持平外,其余三项指标均是下降的,其中火灾次数减少100起,下降10.4%,伤人减少5人,下降41.7%,直接财产损失减少27万元,下降20.5%.  相似文献   
949.
对城市烟花爆竹安全监控与业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架构和功能设置;并设计开发了城市烟花爆竹安全监控与业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将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实时采集技术、组态技术、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和基于W eb的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技术进行集成设计;实现了基于烟花爆竹仓库现场实时数据监测结果的多媒体联动、多用途智能报警监视硬件设备和配套的业务管理软件的信息融合。  相似文献   
950.
根据二沉池出水特点,指出了以260nm紫外光(F260)评价处理二沉池出水的理论依据,然后确定了E260与COD的关系式为:E260=0.008COD 0.083。最后以E260为评价指标,比较了3种无饥混凝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城市二沉池出水的COD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佳混凝剂为三氯化铁(FC)及混凝条件:pH4.5,投药量Fe^3 为32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