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1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826篇
安全科学   221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258篇
综合类   1468篇
基础理论   335篇
污染及防治   489篇
评价与监测   121篇
社会与环境   136篇
灾害及防治   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绿色木霉改性玉米秸秆溢油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绿色木霉对玉米秸秆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改性实验(改性时间、固液比和改性温度)制备溢油吸附剂TCS(Trichoderma viride modified corn stalk),并模拟溢油环境测定TCS的吸油量.研究表明,25℃下,改性6 d、固液比1∶4时,制得的TCS吸油量最大,达到13.84 g.g-1,相对原材料RCS(Raw corn stalk,吸油量为6.58 g.g-1)提高了110.33%.对RCS和TCS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显示制得的TCS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玉米秸秆纤维素组分被部分降解;X射线衍射分析(XRD)得到改性后的材料结晶度降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分测定进一步表明生物改性降低了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含量,这些均说明改性后材料吸油量增加的原因.吸附动力学及保油性能测试表明,TCS具有快速的吸油速率,80 r.min-1条件下振荡1 h后即达到吸附平衡;且在吸附饱和后滴淌10 min仍能保持最初吸油量的74.87%,具有良好的保油性能.  相似文献   
92.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opper(Cu(Ⅱ)) from an actual acidic electroplating effluent by biochars generated from canola,rice,soybean and peanut straws was investigated.The biochars simultaneously removed Cu(Ⅱ) from the effluent,mainly through the mechanisms of adsorption and precipitation,and neutralized its acidity.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u(Ⅱ) by the biochars followed the order:peanut straw char > soybean straw char > canola straw char > rice straw char a commercial activated carbonaceous material,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lkalinity of the biochars.The pH of the effluent was a key factor determining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u(Ⅱ) by biochars.Raising the initial pH of the effluent enhanced the removal of Cu(Ⅱ) from it.The optimum pyrolysis temperature was 400°C for producing biochar from crop straws for acidic wastewater treatment,and the optimum reaction time was 8 hr.  相似文献   
93.
中国区域环境绩效及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氧化碳为非期望产出,基于序列DEA的方向性距离函数、环境规制强度指数、Malmqul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1999~201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的环境技术效率、环境规制成本及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四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波特假说的再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环境技术效率呈现东-东北-中-西依次递减的演变格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环境规制成本最高、西部地区最低;环境规制强度与全国及四大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支持了波特假说的存在;技术进步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只有中部区域支持波特假说的存在,西部区域检验结果表明碳排放的规制过高会对技术进步带来消极影响;环境技术效率变化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及四大区域均支持波特假说的存在,碳排放规制强度的加强,会推动各地区在不同时期追赶最优生产前沿面的程度.  相似文献   
94.
廖旭  徐亚  牛振川  张晗  佟磊  陈进生  林建清 《环境工程》2013,(Z1):380-384,613
采用美国EPA TO-15的方法,研究了2011年3月份闽南城市区域空气中VOCs的含量及其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漳州工业区空气的VOCs浓度为200.5μg/m3,污染较为严重;厦门交通干道VOCs浓度为74.0μg/m3,泉州商住区的VOCs浓度77.1μg/m3,污染较轻。2)漳州工业区采样点TOP5占TVOCs的比例最高,达77.3%;厦门交通干道与泉州商住区两采样点的TOP5占TVOCs的比例相近,分别为64.1%和62.0%。在所有的采样点中出现的TOP5组分比较集中,主要包括甲苯、苯、二氯甲烷、异丙醇、乙酸乙酯、1,1-二氯乙烯、萘等。3)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工业溶剂的挥发和废气排放可能是厦漳泉三地大气VOCs的主要排放源。4)厦漳泉的BTE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汽油挥发;其中厦门和泉州BTEX浓度相比较处在较低污染水平,漳州处在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95.
从化学热力学角度和沉淀转化角度,理论上分析了碳酸钠、氢氧化钠分别与硫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反应进行的限度。并结合动力学规律,提出影响化学反应的条件,通过实验进行检验。最后提出,在实际工作中,达到良好清洗目的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6.
利用聚丁二酰亚胺对聚氨酯泡沫体进行化学改性处理,研究改性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模拟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当聚氨酯单元与聚丁二酰亚胺单元摩尔比为10∶1时,对泡沫进行改性后聚氨酯泡沫载体亲水性能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微生物负载量。改性后泡沫体上具有化学活性的官能团增加,有利于通过载体结合法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改性后的聚氨酯泡沫体作为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用于模拟废水处理时,对主要污染指标呈现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7.
毒性测试以微藻细胞为生物敏感元件,以叶绿素荧光变化为响应指标,在监测水体重金属和农药污染方面,具有检出限低、重复性好等优点。然而,实际水环境中藻类生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此法仅能反应各种污染因子的综合毒性。近几年,众多学者致力于提高微藻生物监测的特异性以确定污染物种类,改善微藻固定技术以适应原位监测。文章介绍了基于微藻荧光的毒性测试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本文针对采掘业并工开采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根据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的凯达煤矿为例,就地下水导水裂隙带、地下水影响范围、含水层、居民水井等问题具体分析、并结合产生的影响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
通过统计2006年至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内新建火力发电项目NOX治理和排放情况,并结合目前火电厂主流脱硝技术以及国家和自治区对NOX减排的相关要求,对自治区“十二五”期间NOX减排形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0.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甲苯和丙酮的方法.废气中甲苯和丙酮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NNOWAX毛细管柱分离,直接进样分析,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其甲苯回收率为94.3% ~ 103.4%、丙酮回收率为93.1% ~ 102.5%,当采样体积为30L,甲苯和丙酮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01 mg/m3.本方法前处理简便,分离度好干扰少,分析灵敏度高,有机试剂使用量少,满足环境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