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2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1991篇
安全科学   500篇
废物处理   289篇
环保管理   474篇
综合类   3814篇
基础理论   97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505篇
评价与监测   379篇
社会与环境   515篇
灾害及防治   21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Using the example of bats inhabiting the Volga region, the cases in which the anthropogenic factor creat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se animals or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ir diversity of their fauna are considered. In this context, an opinion concerning the approaches to the conservation of bats is formulated.  相似文献   
963.
平原地区洪灾风险评价的GIS方法研究 --以荆州6县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平原地区因地势低平。水网发达而常遭到洪水的威胁。这种威胁既有来自过境洪水的洪灾.也有来自本地因暴雨引起的涝灾。如何考虑它们两者的相互影响以及洪水灾害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属性,进行洪水风险评价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1支持下,既考虑过境洪水与本地涝灾,也考虑承灾体的易损性(包括人口、交通线与经济),还考虑抗灾能力,以GRID模块的地图代数作为运算手段,用AHP法确定因子的权重,建立了评估平原地区的洪灾风险的计算模型和评价方法,该模型运用于长江中游洪灾风险比较严重的地区——荆州地区的6县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4.
中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荒漠化灾害是自然过程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在分析中国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的基础上,运用货币估值技术,将荒漠化造成的各种损失进行定量或半定量估算,最后得出中国每年荒漠化灾害损失达541亿元,并指出人口剧增是造成荒漠化灾害的第一性压力,人为的不适当活动则是造成土地退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65.
966.
Yu Qingkang 《Disasters》1982,6(3):202-206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and the possibilities for mitigating 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as exemplified by the Chinese experiences in Tangshan and Sichuan etc. With the dynamic viewpoint as a guiding concept the paper advocates the “prevention first” policy as well as planning strategies for human settlements in disaster-prone areas. It covers emergency and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as well as 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lanning. The paper also reviews the Chinese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967.
In the southern-taiga low grass–green moss fir forest completely defoliated by the Siberian moth, the rate of soil respiration in the third year after the pest population outbreak was 1.5 times higher than in an undisturbed tree stand. This was explained by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bundance and activity of soil microorganisms in the pest-defoliated forest, which occurred due to the qualitative changes in the litter composition and the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in the upper soil layers. The rate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the soil in the defoliated forest was 41.7 kg/ha per day, compared to 28.3 kg/ha per day in the undisturbed fir forest.  相似文献   
968.
本文基于可持续农业发展内涵构建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GIS技术、因子分析模型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与聚类分区 ,并对影响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的主因子和各分区作了简要评述。旨在揭示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为政府农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9.
淮河流域人地系统的自组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 ,从组织序变、耗散结构、协同互补、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淮河流域人地系统的优化、平衡及有效调控机理 ,为实现淮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并提出了提高系统的自组织能力、激活系统的动力机制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70.
本文从多个层次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新秩序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文化力 ,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战略主导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教、生态、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市场经济、精神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