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51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763篇
基础理论   184篇
污染及防治   236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Strong ENSO influence on AOD is found in southern China region. •Low AOD occurs in El Niño but high AOD occurs in La Niña events in southern China. •Angstrom exponent anomalies reveals the circulation pattern during each ENSO phase. •ENSO exerts large influence (70.5%) on annual variations of AOD during 2002–2020. •Change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is the dominant driver for AOD trend (2002–2020). Previous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could modulate regional climate thus influencing air quality in the low-middle latitude regions like southern China. However, such influence has not been well evaluated at a long-term historical scale. To filling the gap,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wo-decade (2002 to 2020) aerosol concentration and particle size in southern China during the whol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ENSO phases. Results suggest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and ENSO phases, as low AOD occurred during El Niño while high AOD occurred during La Niña event. Such correlations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during corresponding ENSO phase. Analysis of the angstrom exponent (AE) anomalies further confirmed the circulation pattern, as negative AE anomalies is pronounced in El Niño indicating the enhanced transport of sea salt aerosol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while the La Niña event exhibits positive AE anomalies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enhanced import of northern fine anthropogenic aerosols. This study further quantified the AOD variation attributed to changes in ENSO phases and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ong-term AOD variation from 2002 to 2020 in southern China is mostly driven (by 64.2%) by the change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from 2002 to 2020. However, the ENSO presents dominant influence (70.5%) on year-to-year variations of AOD during 2002–2020, implying the importance of ENSO on varying aerosol concentration in a short-term period.  相似文献   
952.
953.
浙江省武义县三坑口滑坡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东南部的沿海山区丘陵地带,每年梅雨季节和台风讯期的集中降水和强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给地质环境原本就脆弱的山区人民的基本建设和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分析山区滑坡灾害的发生机理,提出工程防治措施,是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对浙江省武义县三坑口滑坡的岩性、滑体、滑动面的特征等水文地质条件的实地调查,分析滑坡各部分的稳定性后,文章指出:研究区滑坡的形成机制是该区地质构造背景、气候降雨和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因地制宜地采取社会防范对策和工程技术防治措施,为当地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构建和谐、科学和可持续的山区民居生存环境,为各级政府制定减灾政策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54.
石家庄市区土壤水分运移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同同  陈辉  韩璐  邢星  付阳阳 《环境科学》2015,36(10):3641-3648
根据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测得的石家庄市区降水和2013年石家庄市雨季土壤水、灌溉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通过稳定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土壤层位中的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出土壤的水分迁移过程.结果表明,过量氘均值为-6.188 5‰,反映了石家庄2013~2014年的年降水主要来自季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同时有一定的局地蒸发.石家庄土壤水的来源主要是降水,灌溉水在雨季前期有辅助作用,且雨季的降水量足以对土壤进行适当补给.10~100 cm土壤水的δ18O值随深度增大而减小,雨季最大蒸发深度在40 cm左右,取样期间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土壤水δ18O峰值沿剖面徘徊中不断向下推进的情况,反映了降水的入渗、蒸发和新旧水的混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55.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对 Cd(Ⅱ)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45,自引:7,他引:38  
以花生壳和中药渣为原料,分别于300、350、400、500、600℃下慢速热解制备生物炭,并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不同p H、吸附时间和Cd(Ⅱ)浓度下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碳化程度增加,比表面积增大,含氧官能团数量减少,π共轭芳香结构更加完备,Ca和Mg等无机元素不断富集,矿物溶解性降低,导致了Cd(Ⅱ)在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上吸附能力及机制的差异.随溶液p H的升高(2.0~6.0),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吸附过程可分为快吸附和慢吸附两个阶段,吸附速度受膜扩散、颗粒内扩散和沉淀作用、离子交换等过程的控制.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快吸附在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中所占比例逐渐降低.高温生物炭(≥500℃)中含氧官能团的锐减及难溶晶体矿物的形成降低了其对Cd(Ⅱ)的快吸附速率.沉淀和离子交换可能是低温生物炭(≤400℃)吸附Cd(Ⅱ)的主要机制;高温生物炭(≥500℃)中更完备的π共轭芳香结构增加了Cd-π作用对吸附的贡献,而难溶磷酸盐和碳酸盐的形成则降低了沉淀作用对吸附的贡献.这些研究结果为筛选对Cd(Ⅱ)具有高效去除或固持能力的功能生物炭(designer biochar)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956.
我国污泥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CH4、N2O)和氨气(NH3)排放的基础数据十分缺乏.本研究以连续流强制通风槽式污泥堆肥工艺为对象,通过现场试验和观测,考察不同操作参数下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和氨气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减小辅料投加比例不利于有机质的转化(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机质降幅分别为1.38%、8.85%),较低的C/N比虽小幅增加了氨气的排放量(高于对照组8.68%),却有助于减少总氮损失(试验组16.1%、对照组21.8%),并可减少污泥堆肥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以eCO2/DC计,试验组为1.70 g·kg-1、对照组为2.85 g·kg-1).采用"初期降低,末期升高"的通风方式,尽管增加了污泥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CO2当量(高于对照组55.1%),却减少了氨气累积排放量(试验组66.86 g·m-2,对照组72.04g·m-2),进而降低了总氮损失(为对照组的51.34%).  相似文献   
957.
齐震  孙也  樊星  朱天乐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2):3133-3137
分别采用Na Cl O2和Na2SO3溶液作为氧化液和吸收液,在自行设计的鼓泡塔反应系统进行了液相氧化-吸收脱除模拟烟气NOx的研究,考察了气相SO2浓度、Na Cl O2和Na2SO3投加量以及p H值等因素对NO氧化和NOx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SO2会优先于NO与氧化剂反应,从而增大氧化剂消耗量.偏酸性条件有利于NO氧化,但酸性太强会导致Na Cl O2分解为Cl O2逸出.碱性吸收液对NO几乎不具吸收脱除效果,但共存NO2能促进NO的吸收脱除.SO2对NO2吸收脱除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8.
丁永平  党丽  刘超  苏醒 《装备环境工程》2014,11(5):103-106,136
目的从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提取随机脉冲噪声并分析其来源。方法建立一个简单的检测随机噪声的测试系统。结果 FSV方法可以成功地识别热水壶在电力线上造成的随机脉冲噪声,同时也证明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于识别随机脉冲噪声效果不佳。结论可以通过对MAFFSV方法结果设定阈值来识别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的随机脉冲噪声,进而可以确定低压电力线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959.
以宣汉樊哙大桥滑坡为例,分析降雨条件下河流冲刷型滑坡的滑动机制。在对滑坡区的地质条件、滑坡的基本特征和滑坡的变形过程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降雨条件下河流冲刷型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表明,降水对降雨条件下河流冲刷型滑坡起到了双重作用:一方面,河水对坡脚的浸泡、冲刷;另一方面,强降雨形成的雨水沿着坡面渗入坡体,在滑体与基岩接触面上形成滞水带,受地下水的浸泡泥岩极易软化,强度大幅降低,促使坡体滑动。深入研究樊哙滑坡的基本特征和成灾机制,对西南地区临河型滑坡的预防与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0.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在参数确定、暴露评估与风险表征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利用随机模拟与三角模糊数耦合模型(SS-TFN模型)进行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降低了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文将SS-TFN模型应用于盘锦市六个饮用水源地致癌物质经饮水途径的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结果表明:盘锦市六个饮用水源地的总致癌风险均超过致癌年风险率控制限值(1.0×10-5);致癌物质造成的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率由高到低排序:Cr6+> As> Cd.盘锦市六个饮用水源地SS-TFN计算结果收敛时总的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由高到低排列:大洼水源>兴南水源>兴一水源>盘东水源>高升水源>石山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