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8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3194篇
安全科学   824篇
废物处理   514篇
环保管理   753篇
综合类   5660篇
基础理论   159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956篇
评价与监测   504篇
社会与环境   524篇
灾害及防治   53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722篇
  2013年   955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714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614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77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品红染料工业废水治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品红染料废水具有高CODcr、高色度、有机物成份复杂等特点。根据清污分流原则。对品红中和水及结晶水进行分别处理。经混凝、氧化、电解、还原等大量工艺试验,确定治理工艺方案为:中和水用混凝-电解氧化的方法,结晶水用直接电解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各水质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12.
测定了中国东部地区主要河流河水、悬浮物和沉积物中腐殖酸含量,研究了该地区河水腐殖酸含量的地域分异规律,并探讨了河水腐殖酸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所研究河流河水腐殖酸含量在0.9—14.4mg/L范围内,中值为4.16mg/L,并有北高南低的一般趋势。黑龙江上游及松花江北部支流的河水腐殖酸含量在8.5mg/L以上,滦河以北其它地区在3.9—6.4mg/L范围内,黄河以南区域则在0.9—3.3mg/L之间,所研究地区河水中的腐殖酸为混合起源的,它既来自河流悬浮物和沉积物中腐殖酸的释放,又来自流域表土中腐殖酸的淋溶。  相似文献   
113.
This paper deals with effects of airborne fluorine on the army worm,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by rearing the larvae on the wheat foliage exposed to HF or fumigating the larvae on the artificial diet with the pollutant. Larval relative growth rate (GR) and index of population trend of the insect reduced by 5% and 11%, respectively, when the larvae were reared on the foliage taken from the wheat plants exposed to 0.87 g·dm-2·day-1 of fluorin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An extra instar appeared in a majority of the larvae treated. Survival rate and GR of the larvae on the wheat plant being exposure to the same concentration of fluorine in field open-top fumigation device were 40% and 15%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respectively. Similar experiment with the insect on the artificial diet also showed that direct impact of the pollutant on the army worm was greater than its indirect effect via their host plant.  相似文献   
114.
在磁场中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磁化技术引入吸附过程中,考察了磁场处理对活性炭吸附苯、硝基苯、苯甲酸、氯苯和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磁处理能使非极性物质苯和极性较小的氯苯、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容量减小,而使极性较大的苯甲酸和有NO2基团的硝基苯的吸附容量增大.增大磁场强度能加强苯和苯甲酸的磁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5.
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包括森林对流域径流形成机制的影响、森林对流域径流量的调节以及森林对流域径流水质的影响3个方面。论文根据作者在黄土高原和北京土石山区多年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国内同行在森林水文方面的研究成果,就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年总径流量、洪峰流量、枯水径流以及径流水质等方面的影响作了概括。结果表明,在干旱地区随着森林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流域年总径流量减少;森林植被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小流域的暴雨洪峰流量;森林植被覆盖率越高,枯水径流量随之增加;森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流域径流水质。根据干旱地区森林植被可以减少流域年径流总量的研究结果,初步估算目前我国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包括天然林)的生态用水量为160亿m3左右。由于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影响的复杂性和尺度依赖性,森林在区域(或大流域)尺度的水文功能评价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6.
通过档案室改造和纸质档案整理,采用新设计的档案号和档案架号编码技术,开展一人一档纸质档案平台建设;采用NET Framework4. 0框架、C#语言、三层B/S架构技术和PDF格式文件信息传输方式,开发电子档案平台。该档案管理平台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应用,推动了档案信息资源的规范、共享和流通,对于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7.
绿色饲料的地位及其生产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绿色饲料生产发展趋势及绿色饲料生产已经探索形成的若干有效模式 ,以黄淮海平原青刈黑麦研究为例 ,从青刈黑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加工技术研究、生产系统评价等方面阐述了青刈黑麦的生产与研究进展 ,为我国绿色饲料产业化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8.
吴祖强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1):520-530
叙述了发展野外环境教育活动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野外环境教育活动的3种设计类型即描述解释型,验证假设型和设计发现型。结合实例说明了野外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评估。  相似文献   
119.
在分析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产生背景及区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运行效果评价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根据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认为2005年这一地区是有可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一政策目标的。但是,2010年该地区耕地拥有量将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相差9.12%,因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难度较大。同时,研究区域所属的11个城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不一样,具体有4种类型:一是可以实现平衡的,为江苏省泰州市和浙江省湖州市;二是较难实现平衡的,有江苏省南通市、镇江市、常州市和浙江省嘉兴市;三是难以实现平衡的,有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和扬州市;四是实现平衡可能性不大的,为上海市。同时,文章还认为耕地质量的改善对于区域耕地保护具有实质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In this paper,the relationship among land productivity,population pressure and the fluctuation mechanism of ecotone is analyzed,taking coumties and banners of southeast Inner Mongolia plateau as an example,which is the most fragile part in the farming and husbandry interleaving belt of north China due to its severe desertification degree and low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v for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e decreases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with the same rule as which the overloading population cumulated distributes,and both indicators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high linear coefficient of 0.83.These reveal the fluctuation mechanism for ecotone:fluctuation of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measure both to weakness degree and to instability of ecotone,because it is a synthesized response to the variation of climate as well as irrational land uses,which reinforce and magnify the fluctuation.In detail,the heavier the population overloading,the severer the grassland reclamation,the stronger the dependence of regional productivity on rainfall,the lower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ougher the fluctuation of ecotone,but the weaker the PRED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