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98篇 |
免费 | 4451篇 |
国内免费 | 2707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10篇 |
废物处理 | 361篇 |
环保管理 | 931篇 |
综合类 | 29991篇 |
基础理论 | 2451篇 |
污染及防治 | 5610篇 |
评价与监测 | 1439篇 |
社会与环境 | 179篇 |
灾害及防治 | 3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181篇 |
2021年 | 192篇 |
2020年 | 732篇 |
2019年 | 1935篇 |
2018年 | 2107篇 |
2017年 | 2115篇 |
2016年 | 1849篇 |
2015年 | 2350篇 |
2014年 | 2961篇 |
2013年 | 3086篇 |
2012年 | 3021篇 |
2011年 | 2530篇 |
2010年 | 2327篇 |
2009年 | 2289篇 |
2008年 | 1952篇 |
2007年 | 1929篇 |
2006年 | 1421篇 |
2005年 | 1061篇 |
2004年 | 942篇 |
2003年 | 749篇 |
2002年 | 626篇 |
2001年 | 675篇 |
2000年 | 755篇 |
1999年 | 649篇 |
1998年 | 488篇 |
1997年 | 462篇 |
1996年 | 504篇 |
1995年 | 447篇 |
1994年 | 297篇 |
1993年 | 219篇 |
1992年 | 285篇 |
1991年 | 268篇 |
1990年 | 236篇 |
1989年 | 203篇 |
1988年 | 144篇 |
1987年 | 76篇 |
1986年 | 76篇 |
1985年 | 53篇 |
1984年 | 57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46篇 |
1981年 | 36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1972年 | 7篇 |
197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SBR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BR工艺处理有机废水,在已有工艺条件下对生物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生物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研究表明,用Monod公式能较好反映出有机物的降解规律,确定了其动力学参数Vmax=14.6306 d-1,Ks=83.2993 mg/L,得出SBR降解动力学模型为V=14.6306X·S/(83.2993+S)。利用以动力学为基础的动态模拟法优化SBR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对SBR的设计与运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作为SBR反应器扩大实验和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负载壳聚糖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膨润土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得一种新型水处理剂——负载壳聚糖膨润土,研究了制备条件对酸性大红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壳聚糖的浓度为30 g/L、膨润土质量与壳聚糖溶液体积之比为0.7、浸泡时间80 min、微烘时间15 min时,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对酸性大红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7%。对改性土进行比表面积测定、电镜扫描及X-射线衍射等结构特性分析,证明壳聚糖的引入改变了膨润土在水中的分散状态,增强了其对污染物的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 相似文献
24.
电-生物耦合技术对偶氮染料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酸性大红GR是一种较难生物降解的偶氮染料,采用一种电场和生物耦合的新型技术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废水,并与单纯电化学法和好氧生物法进行试验对照。结果表明:反应6 h后,电化学法、好氧生物法、电-生物耦合技术对酸性大红G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5.7%、25.8%和71.2%,电-生物耦合技术能明显提高酸性大红GR的去除效果,起到强化生物处理的作用。在15 mA微电流条件下电-生物技术能克服50 mg/L酸性大红GR对好氧生物处理的抑制作用,为高浓度难降解染料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5.
炭纤维载体固定床厌氧发酵启动运行效果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开发高效率、抗冲击性能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沼气发酵技术为目的,用传统的 UASB反应器作为对照,研究了以炭纤维为生物膜载体的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运行效果。反应器进口废水 COD 为 5 000 mg/L, 水力停留时间 (HRT) 由213 h 逐步缩短为35 h,进水有机容积负荷(OLR)由0.56 kg COD/ (m3·d)提到3.45 kg COD/(m3·d)。结果表明,固定床反应器厌氧发酵的效率比对照高,出水 pH 值也比对照稳定;运行到第 50 d 时,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和对照的 COD去除率分别由第 7 d 的36.56%和33.58%上升到87.9%和62.6%;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容积比产气率最高为1.16 m3/(m3·d),累计产气量为415.59 L,而对照的容积比产气率最高值仅为0.31 m3 /(m3·d),累计产气量为 71.66 L,前者最高容积比产气率和累计产气量分别是后者的3.74倍和5.78倍。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启动速度、COD 去除率和产甲烷效率显著地高于对照反应器。 相似文献
26.
27.
采用土壤柱试验研究了土壤渗滤对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土壤柱对再生水中的DOC、UV254、总氮和总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土壤表层10 cm厚度对DOC的去除起主要作用;UV254和AOX在土壤表层10 cm厚度降解效果不明显,随着深度增加去除率逐渐升高;液相色谱有机碳探测(LC-OCD)检测结果表明,土壤柱对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去除主要体现在对多糖物质的降解上,其次是有机酸类,对腐殖质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28.
Fuzzy Sets and Threatened Species Classifi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9.
Training Captive-Bred or Translocated Animals to Avoid Predators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Andrea S. Griffin †§ Daniel T. Blumstein †‡ and Christopher S. Evans 《Conservation biology》2000,14(5):1317-1326
Abstract: Animal reintroductions and translocations are potentially important interventions to save species from extinction, but most are unsuccessful. Mortality due to predation is a principal cause of failure. Animals that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predators, either throughout their lifetime or over evolutionary time, may no longer express appropriate antipredator behavior. For this reason, conservation biologists are beginning to include antipredator training in pre-releas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We describe the evolutionary and ontogenetic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antipredator behavior may degenerate or be lost, and we use principles from learning theory to predict which elements can be enhanced or recovered by training.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demonstrates that training can improve antipredator skills, but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interventions is influenced by a number of constraints. We predict that it will be easier to teach animals to cope with predators if they have experienced ontogenetic isolation than if they have undergone evolutionary isolation. Similarly, animals should learn more easily if they have been evolutionarily isolated from some rather than all predators. Training to a novel predator may be more successful if a species has effective responses to similar predators. In contrast, it may be difficult to teach proper avoidance behavior, or to introduce specialized predator-specific responses, if appropriate motor patterns are not already present. We conclude that pre-release training h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the expression of preexisting antipredator behavior. Potential training techniques involve classical conditioning procedures in which animals learn that model predators are predictors of aversive events. However, wildlife managers should be aware that problems, such as the emergence of inappropriate responses, may arise during such training.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