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4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197篇
安全科学   287篇
废物处理   215篇
环保管理   240篇
综合类   2144篇
基础理论   51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61篇
评价与监测   140篇
社会与环境   202篇
灾害及防治   1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聚苯乙烯基硫代磺酸钾树脂的合成及其与卤代烃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萼  刘秀芬 《环境化学》1998,17(3):237-242
由聚苯乙烯基磺酰氯树脂与硫化氢钾反应制备聚苯乙烯基硫代磺酸钾树脂(I),树脂I与亲电的卤代烃反应,生成聚苯乙烯基硫代磺酸酯树脂(Ⅱ),树脂Ⅱ经过乙硫醇处理,使卤代烃结构部分以不对称二硫醚的形式游离下来,用GC/MS对其结构进行鉴定。从不对称二硫醚的结构可推导出原卤代烃的结构,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基硫代磺酸钾树脂的转化效率为1.11mmol·g^-1。  相似文献   
982.
华北清洁地区气溶胶特征及其来源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本文用中子活化分析和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法,测定了华北清洁地区气溶胶样品中几十个元素的含量,对粗粒和细粒两种颗粒物进行了平均元素浓度和富集因子的计算。基于对华北地区获得的颗粒物数据以及不同来源气溶胶化学组成的讨论,得出华北清洁地区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要比城市地区小很多,细颗粒物的平均质量浓度比粗颗粒要高,华北清洁地区人为污染元素的粗细比率与城市地区的相比很低,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由远距离输送来的。  相似文献   
983.
目前,已经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定量风险评价,但是这些方法多数是基于二维的风险分析,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日趋增长的三维空间的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价要求,因此,提出了三维的风险场的评价理论,从三维风险等值面来考察风险的分布和风险变化率.该方法采用场论的基本知识,把风险场看作数量场,对不同事故的个人风险及其风险梯度进行叠加,得到个人风险及其变化率.针对同一个危险源产生的爆炸、火灾和中毒三种风险属性,给出了其叠加后的个人风险和个人风险变化率公式,在相应的坐标系中并对二维和三维个人风险的不同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比较.该方法能够清晰、直观、全面地表示出个人风险场的分布情况,同时能够了解到多个风险共同作用下的风险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84.
以低浓度的二级出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小试装置,以COD、TP和浊度为考察指标,对使用气液混合泵溶气的全溶气、部分溶气和回流加压溶气气浮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回流加压溶气气浮系统对3个指标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对COD、TP的去除率略高于全溶气气浮系统;二级出水浊度较低时,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的出水浊度反而升高,因此使用气液混合泵溶气的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不适合处理低浊度的二级出水.  相似文献   
985.
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水质净化技术,国内外在河流水质净化、水体修复中都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在实验室采用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组合系统处理模拟村庄面源污水,较好地去除了有机物并实现氨氮转化.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30~290mg/L、氨氮为30~40mg/L、水力负荷为0.19~0.24m3/(m2·d)的条件下,该系统稳定运行11周,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5%和79%.  相似文献   
986.
以太阳光为实验光源研究了氯苯嘧啶醇在水溶液中的光解,考察了pH、水体类型、溶解氧及卤素离子等对其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苯嘧啶醇在水溶液中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不同水体中氯苯嘧啶醇光解的速率大小顺序为:重蒸水>水库水>湖水>池塘水;氯苯嘧啶醇光解的半衰期随着溶液pH的增大而延长,当pH为5、7、9、11时光解半衰期分别为5.00、6.86、7.45、7.53 h;3种卤素离子对氯苯嘧啶醇光解有很大的影响,均表现出强的猝灭作用,3种离子的猝灭能力的大小顺序为Ⅰ->Br->Cl-;溶解氧和三重态光猝灭剂山梨酸均对氯苯嘧啶醇在水中的光解没有影响,而三重态光敏剂丙酮则对其光解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表明氯苯嘧啶醇在水中的光解主要以直接光解为主,光解过程不经历三重态.  相似文献   
987.
胜利油田含油污泥的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胜利油田滨一污水站产生的含油污泥经俄罗斯菌剂修复后含油量仍较高,为进一步降低其含油量,采用了植物修复技术.在总面积为1 000 m2的含油污泥修复场地上,分别种植了高羊茅、苜蓿、大豆、玉米和高粱,进行了120 d的植物修复.检测了植物修复前后含油污泥的含油量、基本理化性质、生物毒性、微生物数量和代谢功能多样性.对比发现,植物修复后含油污泥的石油降解率最高可达34.09%,持水率提高,生物毒性下降,微生物数量增加及代谢功能多样性增强.实验说明,植物修复是处理含油污泥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88.
碱渣对锌(Ⅱ)离子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锌在碱渣表面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碱渣总吸附量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体系 pH 值的升高而增加;随吸附质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 pH<5.51 时其等温吸附能较好地符合 Freudlich 等温吸附规律,而在 pH5.51 时,能较好地符合 Langmuir 等温吸附规律,吸附热随 pH 的增大而升高.当pH≤5.51时,碱渣的吸附力以范德华力平和疏水键力的作用为主,而当 pH6.17 时,以化学键力为主.在 pH 为 5.05、6.07和7.03时,碱渣对 Zn26 的吸附动力学方程都以 Langmuir 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89.
Swimming pools adopt chlorination to ensure microbial safety. Giardia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in swimming pool water because of its occurrence, pathogenicity, and chlorine resistance. To control Giardia concentrations in pool water and reduce the microbial risk, higher chlorine doses are required during disinfection. Unfortunately, this process produces carcinogenic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that increase the risk of chemical exposure. Therefore,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the comparative microbial...  相似文献   
990.
在野外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球化学热力学方法研究了Cu、Ag的迁移形式。研究结果表明,铜在热液中主要以CuCl42-、Cu(H2O)42+、Cu(S2O3)46-、CuS46-、Cu(HS)42-、Cu(SbS3)410-形式迁移;银在热液中主要以AgCl2-、Ag(S2O3)23-、Ag(HS)2-、AgS23-、Ag(SbS3)25-形式迁移。铜银矿床是在含矿热液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铜银化合物发生解析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