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2篇
  免费   539篇
  国内免费   1986篇
安全科学   545篇
废物处理   336篇
环保管理   541篇
综合类   3763篇
基础理论   101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90篇
评价与监测   364篇
社会与环境   332篇
灾害及防治   21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552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目的探索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在典型机电液一体化产品伺服作动器研制过程中的适用性。方法以某型伺服作动器为研究对象,从故障激发的角度对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响应调查和应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产品的工作特点设计适用于该类伺服作动器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案,包含低温步进应力试验、高温步进应力试验、快速温度循环试验10个循环、振动步进应力试验(包含气锤式三轴向六自由度超高斯随机振动方式及电磁振动台随机振动方式)及综合环境应力试验5个循环,并依此进行试验。结果在快速温度循环试验及综合环境应力试验过程中,均有效地激发出了产品的漏油故障,与相似产品外场暴露的漏油故障模式相吻合。结论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典型机电液一体化产品伺服作动器的研制过程,设计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案可有效地激发外场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可作为该类产品研制的试验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2.
为了提高环境保护的智能监测能力,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环境监测和诊断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环保大数据关联特征挖掘的环境保护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构建环境监测的约束参量模型,以土壤监测数据、空间污染排放量以及水资源监测数据为原始统计数据,采用关联规则特征提取方法进行环保大数据的有用信息挖掘,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实现对环保大数据的分类处理,根据分类结果进行环保监测和智能诊断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环保大数据挖掘的准确性较好,对各种污染信息的分类精度较高,提高了环保监测和诊断的有效性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43.
在重大环境自然灾害下构建电网应急调度模型,确保电网畅通,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网格分割和功率相关性调制的重大环境自然灾害下的电网应急模型,利用多个独立的网格分布模式进行电网和电力资源调度,采用Small-World模型构建电网应急调度网络结构,结合电网传输电力资源的相关性特征构建电力数据权重分配机制,采用自适应分配方法进行电网输出的网格模块化分区,通过区域网格分割进行电网应急调度的最优化分块设计,根据功率相关性调制方法提高电网的输出增益,避免重大环境自然灾害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重大环境自然灾害下的电网应急调度,能提高电网的连通性,电网的输出增益较好,组网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4.
发光细菌生物毒对水生生态环境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为保护水体环境,提出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抑制率优化研究。完成测试样品调制;设置菌悬液特征参数,利用pH、RLU及D600进行同步检测,完成发光细菌生物毒性重现;分析磺胺类药品于根际土壤的形态分布和生态毒性,完成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抑制率优化研究。实验证明,三种磺胺类药品对发光细菌生物毒性的相对抑制率都小于30%,为低毒性;其中有机溶剂对发光细菌生物毒性的抑制率最大,水溶态较大,结合态最小。  相似文献   
45.
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日益成为全球性重点关注问题,环境污染防治作为公益事业,也逐渐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大量的环保公益广告进入人们的视线,在大众传媒时代,环保公益广告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环保和污染防治自觉具有重要促进性,分析环保公益广告中污染防治意识接受度,从公益广告的创作元素、人们的认知度和感官能力方面出发,弘扬绿色文明,倡导绿色观念,提高公众的污染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46.
高灵敏XRF测定废水中痕量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在硫酸介质中,以锌粒还原产生氢化物,溴化铜溶液吸收,微孔滤膜过滤制成薄样,X射线荧光测定水中痕量砷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7.
苏州河氨化菌分布及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苏州河氨化菌进行了生态调查,并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苏州河水体中氨化菌数量普遍较高,上游至下游氨化菌数量逐步增多。氨化菌数量与水体中总氮和氨氮呈正比,与硝酸盐成反比。  相似文献   
48.
A membran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including methamidophos, DDVP, dimethoate, methyl parathion, parathion, thiophosphoric acid trimethyl ester, and thiophosphoramidic acid dimethyl ester in water samples. In thismethod, surface-modified acetic cellulose membranes were used to extract the target analytes in water samples, the extracted analytes were back-extracted into a small amount of methanol, andgas chromatography with pulsed 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 (GC-PFP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targetanalytes in the extracts. The recoveries obtained for thetarget analytes spiked into the water samples ranged from 66to 94%. The method detection limit for each target analyte was 0.05 g L-1. The method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had shown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cheap, simple, fast, and reliable. It had been used successfully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target analytes in river water samples.  相似文献   
49.
亚铵法制浆造纸厂中段废水处理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采用两级气浮做预处理 ,生物硫化床串联接触氧化做深度处理的治理技术的分析研究 ,结合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说明了用两级串联气浮 +硫化床 +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造纸中段水技术切实可靠 ,该治理工艺对处理亚铵法麦草制浆造纸中段废水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
Methane emissions from natural wetland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ethane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Because of the strict anaerobic conditions required by CH4-generating microorganisms, natural wetland ecosystems are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biogenic CH4. The total natural wetland area is estimated to be 5.3 to 5.7 × 1012 m2, making up less than 5% of the Earth's land surface. However, natural wetland plays a disproportionately large role in CH4 emissions. Wetlands are likely the largest natural sources of CH4 to the atmosphere, accounting for about 20% of the current global annual emission. Out of the total amount of CH4 emitted, northern wetlands contribute 34%, temperate wetlands 5%, and tropical systems about 60%.Because of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productivity, wetland ecosystems are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Natural wetlands are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saturated. Strict anaerobic conditions consequently develop, which allows methanogenesis to occur. But the thin oxic layer and the oxic plant rhizophere promote activity of CH4-oxidizing bacteria or methanotrophs. Thus, both CH4 formation and consumption in wetland systems are micro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are controlled by many factors. Eight of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including carbon supply, soil oxidation-reduction status, pH, temperature, vegetation, salinity and sulfate content, soil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H4 oxid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