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540篇
安全科学   159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14篇
综合类   1172篇
基础理论   224篇
污染及防治   263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城市化过程中黑碳的土壤记录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京市为对象,通过3组共计10个土壤剖面的采样,用湿化学氧化法分析了土壤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黑碳(black carbon,BC)的含量.研究发现,南京城市土壤剖面中黑碳含量的变幅为0.22~32.19 g·kg-1,平均值为4.35 g·kg-1.第1组城市土壤剖面中黑碳含量的平均值为0.91 g·kg-1,第2组为8.62 g·kg-1,第3组为3.72 g·kg-1.城市土壤剖面中BC/OC值的变幅为0.03~1.59,平均值为0.29,其中BC/OC平均值的大小顺序是:受古代工业活动影响的第2组最大,受现代工业和交通人为活动影响的第3组次之,受古代居民生活影响的第1组最低.研究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工业和交通等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物质和矿物燃料(煤、石油等)燃烧产生的BC在土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沉积和记录.BC含量和BC/OC值的大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人为影响过程和城市土壤的污染程度.城市区域BC的主要来源是矿物燃料燃烧,其中表层(现代层)主要来自交通车辆(尤其是柴油为动力的机车)排放的颗粒物质,而在古代(文化层)可能与燃烧用煤历史有关.  相似文献   
892.
施悦  任南琪  章育铭  肖荣新 《环境科学》2007,28(11):2515-2519
通过小试研究,利用气-质联机(GC-MS)对黄芩甙的厌氧生物降解曲线和途径进行了探讨,对黄芩甙的降解数据进行趋势化模拟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相应的降解动力学方程.黄芩甙可能的降解途径为“脱糖→脱苯→开环→饱和化→拆链”,降解时间需47 h以上, 厌氧分解的主要产物是小分子氧化物,如醇、醛、酸、酯、烯烃以及还原态饱和烷烃.结果表明,黄芩甙降解的限速步骤在水解酸化阶段,适宜采用两相厌氧消化技术和较长的停留时间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893.
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及有机态氮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实际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工厂化工艺进行堆肥试验,探讨在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及有机态氮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有机碳、富里酸、全氮、酸水解性有机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堆肥前相比,降低幅度分别为53.00%、64.73%、21.78%、22.80%.而腐殖质、胡敏酸、氨基酸态氮则分别在堆肥的第35d达到最低点,而后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酰胺态氮、氨基糖态氮在堆肥的第21d达到最高峰.堆肥过程中,腐殖质与胡敏酸、酸水解有机态氮与全氮含量显著相关.胡敏酸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堆肥后胡敏酸分子的芳构化程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94.
A series of nanosized ion-doped TiO_2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ion content(between 0.1 at.% and 1.0 at.%) have been prepared by wet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behavior for UV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itric oxide.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correlated with structural,electronic and surface examinations of the catalysts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RD),ultraviolet-visible(UV-Vis)absorption spectroscopy,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energy disperse spectrometer (EDS)and high resolution-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techniques.An enhancement of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observed for Zn~(2 ) doping catalyst ranged from 0.1 at.% to 1.0 at.%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 lengthened lifetime of electrons and holes.The improvement i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could be also observed with the low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Cr~(3 )(0.1 at.%). However,the doping of Fe~(3 ),Mo~(6 ),Mn~(2 ) and the high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Cr~(3 ) had no contribution to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nitric oxide.  相似文献   
895.
为了追踪2020年夏季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重要生源要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0年7月和2020年8月在该区域连续进行了两个航次的系统观测,测定了表层海水样品中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和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的浓度,并将上述两个航次的结果与长江普通洪季月份(2019年7月)的相关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极端洪水导致口门内长江输出较高浓度的SPM、POC和DOC;长江增加的径流量和增加的上述3种陆源物质的输出通量对邻近海域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与其他两个航次相比,在极端洪水影响下的2020年8月,外海海域也具有更高的SPM、POC和DOC浓度。另外,SPM中有机物占比POC(%)、POC/DOC(mol/mol)和POC/PN(mol/mol)3个指标的分布变化结果显示,2020年8月,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具有最为强烈的陆源物质分布信号。  相似文献   
896.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为例,利用1999年上海水资源普查数据及2000年初成像的上海市1∶50 000彩红外航空像片,采用G IS空间分析技术、灰色关联分析技术,划分土地利用样带,设计水质改善指数,探讨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质量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响应,以及水源水质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响应。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水环境质量受到土地利用格局及上游来水的综合影响,各样带工业用地比例与水质改善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松浦大桥取水口水质与上游来水水质以及水源地当地的工业发展、人口密度等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具有很好的关联性。建议在开展平原河网地区水源保护工作中,应在关注上游来水状况的同时,从土地利用及其社会经济驱动两方面控制水文敏感区域土地开发强度,构筑水源地圈层土地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897.
It is common in karst regions that rivers are occasionally cut by mountains, resulting in the alternate appearances of open channel flow and pressurized flow. With more and more reservoirs being built in this region, the complicated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es of such mixture flow are urgently needed to study. In this paper a on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with free surface and pressurized flows coupled together is presented. The simulated results are analyzed to explore deposition process in reservoirs with sinking streams; impacts of different hydraulic conditions on the sedimentation are also studied. To verify the computed results, a flume experiment is also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position of sediments mainly occurs in open channel reaches where the longitudinal profile is similar to that of conventional reservoirs, i.e. typical delta has formed, demonst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deltaic deposition morphology in that the crest of delta moves to the downstream direction over time. The model provided by this paper is not only proved to simul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ion in karst reservoirs successfully, but also reveal the impacts of hydraulic conditions in such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898.
899.
唐军  王悦  王文峰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Z1):268-270
本文详细介绍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软件EIA2 0 0 0中气象联合频率的统计方法及其统计程序。  相似文献   
900.
潘岳 《世界环境》2005,(4):42-45
18世纪开始的那场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然而那场革命所产生的工业化道路却在20世纪走到了尽头。但是在2002年世界首脑会议上。人类再次达成共识:经济、社会、环境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基本战略,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