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4篇 |
免费 | 325篇 |
国内免费 | 74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72篇 |
废物处理 | 27篇 |
环保管理 | 151篇 |
综合类 | 1691篇 |
基础理论 | 279篇 |
污染及防治 | 136篇 |
评价与监测 | 131篇 |
社会与环境 | 148篇 |
灾害及防治 | 1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161篇 |
2021年 | 156篇 |
2020年 | 190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150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134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138篇 |
2012年 | 163篇 |
2011年 | 165篇 |
2010年 | 166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143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102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902.
为了解决民航行业保障能力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在对民航行业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民航可持续安全发展决策流图。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分析法构建了3种政策场景。利用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保障能力不变的条件下,2015年将航班审批率降低0.3,可实现行业的安全目标,但航班量在2015—2025年发展十分缓慢;在发展水平不变的条件下,2015年将保障能力提高0.3,可在2021年实现行业的安全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下,在2015—2018年将航班审批率降低0.3、2018年之后将航班审批率提高0.4,在2015年将保障能力提高0.2,可实现我国民航行业的可持续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903.
针对矿井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中电动机多参数、非线性、难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等特点,提出了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对其控制的方法,设计了带修正因子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选取西门子公司推出的用于交流电动机驱动的通用变频器MICROMASTER440以及用于测量转速的欧姆龙增量型旋转编码器E6A2-C。通过MATLAB仿真比较分析了自适应模糊控制和传统PID控制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的解决了矿井提升机变频调速中的智能控制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4.
近50a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收支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中国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尚不清楚。论文以西北干旱区流域绿洲水土开发的典范--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Bookkeeping模型,利用多期土地覆被类型图、植被和土壤碳密度历史文献及实地调查资料,开展玛纳斯河流域近50 a荒漠转变为绿洲农田和农田弃耕两种主要土地覆被变化对碳收支的影响研究。玛纳斯河流域的垦殖活动有利于碳储量的增加,在1962-2008年的46 a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流域植被碳储量增加6.34×105 t,土壤碳储量增加3.14×106 t,总碳储量增加3.77×106 t。受土地覆被变化面积和转换类型碳密度差异的影响,不同土地覆被类型转换对碳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荒漠草地、裸地开垦为耕地均引起植被和土壤碳储量显著增加;林地开垦为耕地引起植被碳储量减少,土壤碳储量增加,总碳储量减少;而耕地弃耕通常会导致流域碳储量减少。 相似文献
905.
年对汉江上游现代洪水SWD(滞流沉积物)系统采样,并分析样品的粒度、烧失量和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以揭示该流域内大洪水期间重金属的面源污染状况. 结果表明:汉江上游现代洪水SWD的粒度成分中,黏粒(粒径<2μm,下同)占1.3%~6.9%,细粉沙(2~<16μm)占9.0%~40.9%,粗粉沙(16~63μm)占22.7%~50.3%,并且三者沿程自上而下逐渐增加;而沙粒(>63μm)占7.1%~65.6%,沿程自上而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与全国泛滥平原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比较发现,Co、Cr、Ba和V累积明显,而w(Cu)、w(Ni)、w(Pb)和w(Zn)不同程度地高出背景值. 运用地质累积指数(Igeo)和污染指数(PI)评价表明,主要污染元素的地质累积指数为Co>Cr>Ba>V,而Cu、Ni、Pb和Zn都属于清洁. 汉江上游现代洪水SWD的重金属整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 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发现,Co和Cr多富集在沙粒中,而Cu、Ni、Pb、Zn、Ba和V多累积在黏粒、细粉沙和粗粉沙中. 现代洪水SWD的粒径分布和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空间变化明显,聚类分析发现其空间分布可分为安康盆地、汉江上游北岸和汉江上游南岸3类,这种分布特征与汉江上游地貌特征、羽毛状水系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6.
中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的异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工作中使用的32个项目的各自的国标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文本和试验比对,并将方法比对研究成果分成5种类型进行了总结与讨论。研究表明:在严格按照方法规范操作情况下,两国32个项目尽管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总体的比对结果较好,除高锰酸盐指数、乙草胺和磷酸盐存在系统误差外,均取得较好的可比性。同时说明采样、样品的预处理、保存、运输等环节仍存在造成差异的因素。建议中俄双方针对目前实际监测数据差异较大的项目更多的开展分析方法的研究,及时交换研究成果;规范样品采集、运输、保存以及预处理的程序与步骤,相互交流探讨,共同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07.
在污泥停留时间(SRT)为3 d的条件下,探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条件下(4、6、8、12和16 h)的超短龄活性污泥系统碳、磷去除效果、机制,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HRT=8 h及以上时短活性污泥系统才会有稳定的碳、磷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能达到80%和90%以上;去除机理为吸附和生物作用,但COD和磷以吸附的方式去除比例随HRT的延长而减小,分别从47.2%和89.1%降低至35.9%和33.6%.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短SRT系统中主要的优势微生物种类与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相似,除磷由传统聚磷菌(PAOs)和反硝化聚磷菌(DPAOs)共同完成,相对丰度随着HRT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908.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车辆阻塞效应下的隧道火灾烟气温度及烟气逆流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两种车辆阻塞效应讨论:1辆设定大小车辆障碍物阻塞;2辆设定大小车辆障碍物阻塞,且在同一车道。通过改变火源高度、纵向通风速度探究了车辆阻塞效应下隧道火灾烟气温度及烟气逆流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车辆阻塞效应下,随着火源高度的升高,隧道内顶棚烟气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随火源高度的升高而增大。2辆车辆阻塞下的隧道顶棚烟气温度略低;两种车辆阻塞效应下,随着火源高度的升高,隧道内烟气逆流长度的变化规律不同。1辆车辆阻塞下烟气逆流长度随火源高度的升高而增大,而2辆车辆阻塞效应下烟气逆流长度随火源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909.
取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在同一测试装置中采用相同的曝气条件进行体积溶氧传递系数(kLa)的测试,当传统活性污泥和成熟好氧颗粒污泥浓度MLSS为2 000、4 000、6 000、8 000 mg·L-1时,其kLa(min-1)值分别为0.586 1±0.009 5、0.586 1±0.027 2、0.555 6±0.016 8、0.533 8±0.026 8和0.645 5±0.027 6、0.632 0±0.075 5、0.618 5±0.062 5、0.640 6±0.055 5,表明颗粒污泥kLa值高于同浓度条件下的絮体污泥,且随浓度增加,絮体污泥氧传递效率下降而颗粒污泥无明显变化.对好氧颗粒污泥进行筛分后,大颗粒和小颗粒在污泥浓度相同、体积相同、表面积相同以及个数相同的情况下二者的kLa值均无明显差别,由此可以推断,这些因素对好氧颗粒污泥kLa的影响可以忽略.研究结果对于污水处理厂节能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10.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渡带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生态系统过渡带作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敏感区域,其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分析逐渐成为土地利用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GIS的时空分析方法,在对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判别标准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系统过渡带的时空分析模型。在建立土地覆盖正向和逆向转换规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覆盖正向和逆向转换指数模型。并以黄土高原为案例区,在定量识别生态系统过渡带类型及其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定量评价了各种生态系统过渡带类型土地覆盖的转换情况。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共有14种生态系统过渡带类型,其总面积占整个黄土高原的25.21%。在1985-2005年期间,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渡带内的耕地面积平均每10 a减少0.93%,而湿地和水体、林地、草地的面积则平均每10 a分别增加3.47%、0.24%、0.06%。整个过渡带区域土地覆盖的转换率从28.53%降低到21.91%,且其正向转换和逆向转换面积总体上均呈减少的趋势。另外,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渡带区域和非过渡带区域的土地覆盖转换率对比分析显示,过渡带区域土地覆盖的转换率高于非过渡带区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