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489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49篇
综合类   1208篇
基础理论   233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122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为海湾地理空间尺度,引入泰尔指数和变差系数、灰色关联法研究三大海湾地区的海洋经济规模总量和海洋产业关联效应的差异,运用多种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十年三大海湾间地区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和贡献的差异。结果显示:三大海湾空间地区海洋经济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2007年后呈现协调优化发展趋势;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渔业分别对应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大经济区的拉动效应较大,形成各具区域特色的重要优势海洋产业;据模型预测结果分析,到2015年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地区海洋经济比重将分别达到34%、21%、25%;莱州湾、渤海湾的海洋经济直接贡献率分别平均以2%和1%的速度递增,而辽东湾则平均以0.1%的速度递减,到2020年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的海洋经济直接贡献率将分别为36%、29%、46%。  相似文献   
862.
利用MM5与CALMET模拟了北京地区10、30、50和70 m高度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各高度层风速与风功率密度的地域分布具有一致性,模拟的风速最大区位于门头沟西北部,而昌平西部、房山北部及延庆西部的风速次之,风速最小区位于顺义和东部城区;风功率密度的模拟显示京西地区和西北部地区的风资源较为丰富,北京东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及市区周边的风资源相对较小,开发潜力低。利用3座测风塔和3个气象站风速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初步检验,表明MM5与CALMET基本能模拟出风速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模拟和观测具有较好相关性,但模式存在对黄草梁和北梁地区模拟结果偏高、对涧沟地区模拟结果偏低的系统性误差,这可能与模拟区域地形复杂及模式自身分辨率不够等有关。  相似文献   
863.
昆阳磷矿植被恢复地土壤肥力状况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方法,对昆阳磷矿人工林植被恢复样地土壤养分指标进行研究,以对矿区植被恢复地土壤肥力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表明:矿区植被恢复地土壤的容重均小于18 g/cm,孔隙多,结构性较好,有益于植物的生长;植被恢复地土壤样本的有机质含量缺乏,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属于中等和较缺乏水平,全磷和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极为丰富。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变异系数较大,分布不均匀,碱解氮、全氮、全磷、速效钾为中等变异的养分指标,变异系数相对小些,土壤中全钾呈弱变异,在土壤中的含量相对分布比较均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或不同年代组合恢复模式土壤肥力顺序为:2005年恢复的旱冬瓜+藏柏+麻栎林>2006年恢复的旱冬瓜+藏柏+麻栎林>2007年恢复的旱冬瓜+藏柏林>平台覆土>2005年恢复的旱冬瓜+藏柏林>2005年恢复的旱冬瓜+藏柏+墨西哥柏林  相似文献   
864.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hydrogen sulfide (H2S) adsorption on a biochar through pyrolysi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100 to 500°C) were investigated. The biochar used in the current study was derived from the camphor tree (Cinnamomum camphora). The samples were ground and sieved to produce particle sizes of 0.4 mm to 1.25 mm, 0.3 mm to 0.4 mm, and <0.3 mm. The H2S breakthrough capacity was measured using a laboratory-designed test.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biochar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pH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alysis. The results obtained demonstrate that all camphor-derived biochars were effective in H2S sorption. Certain threshold ranges of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pH were observed, which, when exceeded, have dramatic effects on the H2S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sorption capacity ranged from 1.2 mg/g to 121.4 mg/g. The biochar with 0.3 mm to 0.4 mm particle size possesses a maximum sorption capacity at 400°C. The pH and FTIR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carboxylic and hydroxide radical groups were responsible for H2S sorption. These observations will be helpful in designing biochar as engineered sorbents for the removal of H2S.

Implicatio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otential of biochar derived by camphor to adsorb hydrogen sulfide at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temperatures. The different sizes of the biochars and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f pyrolysis for the camphor particle have a great impact on adsorp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相似文献   
865.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地下水曝气修复现场工程实践,对原位曝气的设计、操作和监测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对原位设计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整理分析,给出了合理取值范围,并探讨了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应对方法。发展新的监测技术(如示踪技术、新型传感器等)能使曝气系统的工作性能得到更有效的监测,对于曝气修复工程现场监测新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此外,对现场曝气修复效果影响因素如污染物类型、曝气方式、曝气井数量、最大生物降解速率、土体孔隙率和含水层有机碳含量等进行了分析,以利于实际操作工艺的优化。最后对未来地下水曝气修复现场试验研究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6.
根据乐安河流域2009~2011年17个监测断面的定期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流域内总氮、总磷的时空分布规律。运用WATLAC水文模型和MESAW营养盐模型,对乐安河流域营养物质产出与输移进行模拟,估算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营养物输出系数、产出量及河道滞留率。研究表明:该流域氮年产出量为10 4380 t,对流域出口处的贡献量为5 8557 t,滞留率为439%;磷年产出量为1 0037 t,对流域出口贡献量为3449 t,滞留率为656%。由于氮的可溶性强和流动性更强,因此比磷的产生量和贡献量都更多,并且滞留率受降雨影响更为显著。延长污染物的迁移路径和时间,可增加营养物的滞留率,减少对河道的贡献量  相似文献   
867.
洪涝灾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与经济集聚,洪涝灾害的损失日益严重。提出了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流程,建立基于网格数据的洪涝灾害损失估算模型,厘定各类资产的损失率。以空间网格为计算单元,在2003年洪水监测的基础上,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2003年巢湖流域的洪涝灾害损失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总淹没面积2 12504 km2,水田淹没面积最大,为1 71924 km2,洪涝灾害损失总值为194 828万元,无为、合肥、庐江县等洪涝灾害损失较大,舒城和肥西县损失较小。通过验证,该模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68.
反硝化脱硫菌的代谢特征及其环境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硝化脱硫菌(NR-SOB)是一种具有同步硝酸盐还原和硫氧化能力的功能微生物。探讨了NR-SOB的代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它在废水处理,防腐,天然气、工业废气脱硫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还指出了今后NR-SOB在环境应用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69.
土壤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凤满  王起超 《生态环境》2000,9(4):326-329
对国内外学者近些年来对土壤汞污染研究的工作进展作了系统的综述。主要包括土壤汞污染的途径、迁移方式和治理办法。其中重点介绍了大气汞的干湿沉降、土壤汞的释放及生物修复治理土壤汞污染。最后,还介绍了土壤汞形态的分析方法以及土壤挥发性汞释放通量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870.
利用已经建立的全国1736 ̄1911年洪涝灾害时间序列,拟合各个区域的洪涝灾害长期变化趋势,并通过功率谱分析了时间序列的波动规律;同时,分析了气温、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口总量变化、人口空间迁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人文因素变化与灾害增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洪涝灾害的波动主要由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的波动所引起,而人类活动增强并不断向高风险区扩展是洪涝灾害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最终使洪涝灾害表现为波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