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457篇
安全科学   233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149篇
综合类   1168篇
基础理论   220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选择广东省为研究区域,探讨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目标,结合WebGIS技术开展广东省危险废物登记交换平台的设计,使广东省危险废物管理提升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2.
含锌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传统的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处理含锌废水的原理,系统阐述了其研究进展.微生物固定技术是一种新兴而有效的生物处理技术,尤其是硫酸盐还原菌固定化技术,将厌氧活性污泥包埋,构建稳定高效的微生物体系,以加强其抗毒性和处理效率.因此,在含锌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硫酸盐还原菌生理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一类利用硫酸盐或者其他氧化态硫化物作为电子受体来异化有机物质的严格厌氧菌.介绍了SRB的生理特性及检测方法,在阐明SRB降解水中污染物原理的基础上,充分探讨了SRB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无机和有机废水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指出SRB固定化技术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4.
膜表面形貌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食品废水的试验中,借助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四种表面形貌不同的聚醚砜超滤膜的通量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超滤膜表面形貌愈粗糙,膜通量的衰减速率愈快,且化学清洗后恢复愈困难.  相似文献   
105.
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将以两种方式影响作物的代谢、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一是通过温室效应“加热”气候,改变降水类型,进而影响作物;二是浓度变化本身对作物生理过程的影响。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在与CO2浓度有关的作物生理实验方面取得的进展及其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106.
气象激光雷达的城市边界层探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城市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2005年7月利用气象激光雷达在南京城区做了城市边界层探测试验,就此次观测试验作了简要叙述并选取部分观测资料为示例,着重对气象激光雷达确定城市边界层高度垂直分布及逐时变化以及地面气象环境对边界层的日变化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由近地层对流混合形成的城市边界层高度具有典型的日变化特点,早晚比较低,日间有一个从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过程.提出了一种由边界层混合状态确定边界层高度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由气溶胶消光系数确定城市边界层高度比较准确.将MSL探测结果与同步的低空无线电探测仪的温度探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获得的实际廓线分布相当吻合,线性良好.就地表温度、辐射、湿度及云等气象要素对边界层垂直分布及时间变化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气象要素的分布对城市边界层高度的垂直分布及其逐时变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长江河口硅和磷生源要素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根据近年来长江河口区域内大通水文站的记录和近期在长江入海河口区上海段多个采样点的生源要素质量浓度实测数据,比较水中可溶性硅酸盐和磷酸盐的质量浓度,分析在长江入海河口区水中硅和磷元素含量的主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水中的硅酸盐和磷酸盐从长江入海河口进入大海的过程中,其质量浓度有降低的趋势,它们在长江入海河口的多年的质量浓度变化趋势是相反的.长江入海河口区域上游的磷酸盐质量浓度升高幅度较大,而硅酸盐变化不大,硅酸盐、磷酸盐质量浓度在长江河口区进入海洋的过程中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08.
福建省兴化湾大气重金属的干湿沉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兴化湾周围采集1年的大气颗粒物及降雨样品,测定分析了Cd,Pb,Zn和Cu 4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大气干湿沉降通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利用Pb同位素对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大气重金属的干沉降通量随季节变化不大,而湿沉降通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大气干沉降通量中,Cd,Cu随季节变化很小,而Pb,Zn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主要是因为降雨对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作用.大气湿沉降通量中,所有重金属元素受降雨量影响显著,另外还与季节和风速有关.除Pb外,Cd,Zn和Cu的湿沉降通量均大于干沉降通量,说明湿沉降在大气对兴化湾重金属的输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Pb的输入则以颗粒态为主.根据Pb稳定同位素分析,兴化湾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   相似文献   
109.
黄土高原能源富集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其水资源匮乏使区域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研究黄土高原能源富集区能源、粮食与水资源之间协调发展状况,本研究以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安全为核心,通过构建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典型案例地榆林市及榆阳区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安全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关联特征。结果表明:从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耦合协调关系来看,榆林市各区县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耦合度整体较高且近年来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耦合协调度呈现“北高南低”格局且近年来表现出轻微下降趋势。从榆阳区层面来看,榆阳区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耦合度较高,耦合协调度呈现由中度协调向优质协调发展态势,水资源系统制约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安全发展,能源子系统波动性较强。为协调能源富集区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同时构建节约高效的资源管理体系,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首次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的视角,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上海市的绿色发展因素。首先确定了由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子系统交叉融合而构成上海市绿色发展系统,再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上海市2012—2019年的数据构建上海市绿色发展模型,响应“十四五”规划在绿色发展方面设立的目标,构建多个未来发展情景并进行指标参数调控,依据各个情景的仿真结果,分析并总结了“十四五”规划背景下上海市的绿色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生态环境建设支出、研发支出、产业结构调整。相比于产业的投资结构调整,上海市对从业人员结构的调整可以高效平衡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碳排放,从而快速实现上海市的“双碳”目标;针对化学污染物的治理,污染源防治不但十分有效,而且有利于持续性发展,这些措施应是上海市政府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