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292篇
安全科学   216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1106篇
基础理论   255篇
污染及防治   97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9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肼与苯肼对斑马鱼胚胎和仔鱼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国际新推出的鱼类长效应测定技术对水中肼与苯肼的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胼对鱼类具有很大毒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影响,最低影响浓度(LOEC)为0.049mg/L,无影响浓度(NOEC)为0.0245mg/L,对仔鱼存活的最低影响浓度为0.0035mg/L,无影响浓度为0.00175mg/L。苯肼的毒性比肼大,对斑马鱼鱼卵孵化的LOEC为0.0078mg/L,NOEC为0.0039mg/L,对仔鱼生存的LOEC为0.00098mg/L,NOEC为0.00049mg/L.结果表明,仔鱼比鱼卵对肼及苯肼的毒性更敏感.笔者认为斑马鱼胚胎和仔鱼毒性实验方法是一个能反映毒物对鱼类长期毒性效应的快速实验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92.
氢氧化钠固态预处理对稻草中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这种NaOH固态预处理对稻草产气量影响的内在机理,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质子核磁共振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NaOH固态处理前后稻草中木素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多方位研究.结果表明,NaOH固态预处理使稻草中木素内部结构、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得纤维素从木素的包裹中释放出来,木素成分也由难降解的三维网状大分子转变成了易降解的直链结构的小分子,从而使得厌氧微生物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纤维素并对其进行更有效的消化.这些木素形态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稻草厌氧消化产气量提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93.
以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典型区域-湖南省为例,利用1990~2000年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区重要断面的水质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方法和污染分担率方法,研究了湖南省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并选取1990~2005年经济和废水排放数据,分析了经济因子与废水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湖南省废水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湖南省的总体水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从空间上看,水环境质量是从湖南省的西部向东部恶化。在流域和地区对比中,湘江和位于该流域的株洲市最为严重,总氮和汞是湖南省最主要的污染因子;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表明,湖南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位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上升段。本研究结果对于改善整个湖南省水环境污染状况,以便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94.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底栖生物分布及与低氧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夏季对长江口及毗邻海域(长江口、杭州湾和舟山海域)的40个站位进行了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研究.底栖生物共监测到86种,其中以长江口底栖生物种类最多(62种);全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平均9.55 g/m2,其中以舟山海区最高(12.45 g/m2),最低为杭州湾(0.53 g/m2);栖息密度平均为86个/m2,其中以长江口最高(138个/m2),舟山海区次之(33个/m2),杭州湾最少(4个/m2);各海区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以舟山海区最高(1.28),长江口和杭州湾多样性指数均小于1,尤其是杭州湾仅为0.33;底栖生物的沙漠化程度较重,长江口、杭州湾及舟山海区生物量为零的站位分别占了31.2%、33.3%、13.3%.将以上结果与近十年来的积累调查资料比较显示,底栖生物生存环境仍较恶劣,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仍有三分之一的区域无底栖生物,但这种趋势近年来已有所缓解.在长江口季节性低氧区内的站位,底栖生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都远远高于调查海域的平均值,特别是多毛类和棘皮动物,这说明长江口季节性低氧区的存在并不会完全破坏低氧区底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95.
苯甲酸和苯胺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富集培养法从废水中分别分离到能以苯甲酸和苯胺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菌株:LS01和AG01。文章以LS01和AG01为菌株研究了其分别降解苯甲酸和苯胺生物降解的适宜条件,包括温度、底物浓度和体系pH。在最适条件下,两种菌株的降解率均能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896.
柠檬酸废渣石膏主要由二水石膏组成,化学成分与天然石膏相近,只要工艺合理,就可以实现柠檬酸废渣石膏的资源化利用。综述了柠檬酸废渣石膏生产石膏粉、石膏砌块和石膏板材,用于硫铝酸盐水泥生产,用作水泥缓凝剂、制备晶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柠檬酸废渣石膏在生产粉笔、用于水泥矿化剂和与石英尾砂等工业废渣联合使用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7.
新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Cr(Ⅵ)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PS-Acyl-Cl)代替传统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PS-CH2-Cl),通过其与二乙胺(DEA)的胺化反应得到一种新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PS-Acyl-DEA)。研究了该树脂对C(rⅥ)的静态吸附性能,以期处理含铬废水及铬的富集回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rⅥ)的吸附量随pH的降低而增加;吸附过程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且最大吸附量达263mg/g,大于文献报道。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为液膜扩散控制,自发且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898.
白音锡勒牧场草原植物群落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和无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技术,对白音锡勒牧场2004年和2005年的48个样点的草原植物群落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WINSAN分类与DCA排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吻合度达83%,输出结果准确可信;2.研究区域有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两种草原类型,其中在典型草原内可划分为五个植物群落类型,即1)大针茅(Stipa grandis)+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群落;2)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冰草(Agropyron cirstatum)群落;3)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4)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冷蒿(Artemisia frigida)+一、二年生植物(annual—biennial)群落;5)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一、二年生植物(annual-biennial)群落,这五个植物群落类型反映了典型草原植物群落退化演替序列;3.研究区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物种数量、生态种组类型等不同。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为研究区植物群落退化演替中的中度退化阶段,物种数量最多,生态种组类型最多,样点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99.
Surface soil (0–20 cm) samples (n?=?143) were collected from vegetable, maize, and paddy farmland used for commercial crops in Liaoning, China. Sixteen priorit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listed in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were analyz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a fluorescence detector. The soil concentrations of the 16 PAH ranged from 50 to 3,309 ng/g with a mean of 388 ng/g.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total PAHs found in soil of the vegetable farmland was 448 ng/g in average, followed by maize and paddy with total PAHs of 391 and 331 ng/g, respectively. Generally,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PAHs were more predominant than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PAHs in most of the soils. The evaluation of soil PAH contamination based on the Canadian criterion indicated that only naphthalene, phenanthrene, and pyrene were over the target values in several sampling sites. Isomer pair ratio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biomass and coal combustion were the main sources of PAHs in this area.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total B[a]Peq concentration in vegetable soils was higher than paddy and maize soils. We suggest that biomass burning should be abolished and commercial farm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far from the highway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ood products derived from commercial farming.  相似文献   
900.
通过测定高浓度氨氮标准品(GSBZ20005—88)的试验,验证了差示分光光度法在测定高浓度样品时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说明差示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情况下能减少多次稀释所带来的误差,可以快速测定高浓度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