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定温与差温探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芹  秦俊 《火灾科学》2015,24(2):109-113
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应用于火灾监测有独特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感温探测器的不足。介绍了基于拉曼散射的测温原理及基于光时域的空间定位原理,并进行了火灾预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建筑物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火灾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82.
不同水分条件下铁基氧化物对土壤砷的稳定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应用等温吸附试验及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Fe2O3、Nano-Fe2O3和铁锰双金属氧化物(FMBO)等铁基氧化物对砷的吸附特性和对不同含水量土壤中砷的稳定化效应.从等温吸附试验结果来看,3种铁基氧化物对As(V)和As(Ⅲ)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12 h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FMBO对As(V)和As(Ⅲ)的吸附容量显著大于Fe2O3和Nano-Fe2O3,且对As(Ⅲ)的饱和吸附容量大于As(V),能够起到氧化和吸附的双重作用.从对不同含水量土壤中砷的稳定化效果来看,Nano-Fe2O3和FMBO在风干和田间持水量土壤中均能达到90%以上的稳定化效率,显著高于Fe2O3;在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FMBO的稳定化效率仍保持在93.5%以上,且能够将土壤中As(Ⅲ)氧化成As(V),而Fe2O3和Nano-Fe2O3分别仅为29.4%、81.4%.3种铁基氧化物的添加会使土壤中砷的结合态发生变化,Fe2O3、NanoFe2O3主要使砷由F1非专性吸附态和F2专性吸附态向F4结晶铁锰或铁铝水化氧化物结合态转变,添加FMBO主要向F3无定形或弱结晶铁锰或铁铝水化氧化物结合态转变.总体看来,在非饱和状态的土壤,Nano-Fe2O3和FMBO均为良好的稳定化材料,而对于长期淹水的稻田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者由于降雨造成土壤滞水等情况,FMBO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稳定化材料用于土壤砷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83.
设计并制备了新型WC/TiO2纳米复合界面光催化剂应用于酚类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分析了WC/TiO2纳米复合界面光催化剂的晶型和表面形貌.结果显示锐钛矿型TiO2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WC纳米球表面并很好地构筑了WC/TiO2界面.研究了不同WC负载比例的WC/TiO2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降解苯酚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WC/TiO2复合界面的形成可以有效地提高TiO2光催化降解性能;其中,3%WC/TiO2(质量分数)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活性最高.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分析了WC/TiO2纳米复合界面光催化剂降解苯酚的中间产物,提出了苯酚在WC/TiO2界面上可能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84.
公元1600年秘鲁Huaynaputina火山喷发是过去1 000年全球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之一。考察了此次火山喷发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能气候效应。经查阅中国历史文献,在《见闻杂记》、《袁宏道集》和明清地方志中发现了有价值的资料。此次火山喷发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效应可能表现得比较复杂。结合《见闻杂记》和明清地方志,发现1601年长江下游地区夏季降雪,异常寒冷;结合《袁宏道集》和明清地方志,发现1602年年初至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多雪和寒冷,这些气候异常与欧洲历史文献和北半球树轮序列等比较一致。另外,结合《见闻杂记》和明清地方志,还发现1601年秋季长江下游部分地区异常炎热。上述气候异常未必都能完全归因于Huaynaputina喷发,但Huaynaputina喷发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IPsec协议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IPsec所提供的防重放服务,揭示了针对IPsec保护下的报文也可进行重放攻击这一安全隐患,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安全预防措施,以增强IPsec防重放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6.
几种环境激素酞酸酯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学宁  吕岩  张天永 《环境化学》2006,25(5):567-571
在紫外光照射下,以TiO2为催化剂,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和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规律,不同结构特征的酞酸酯在降解过程中pH值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降解为表观一级反应.采用色质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上述物质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体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能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87.
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采样精密度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水样采集与处理的质量控制指南》中提出的采样精密度控制方法不完全适用于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部分进行了分析。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改进的采样精密度控制与评估方法,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88.
温度对吸油毡吸油性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利用低温和高温环境试验箱严格模拟环境温度,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测试四种常用吸油毡对三种渤海原油的吸油性。试验同时测定三种原油的凝点,用于探索油品凝点对吸油毡吸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被测试的十二组吸油过程均属于物理过程,提出的关于吸油毡表面黏附和渗透作用的数学模式能较好描述这些过程;对于这三种原油而言,渗透吸油作用在冬季只适合于绥中原油;另外,吸油毡对三种原油,即使在夏秋季也无法达到最大吸油性;黏附和渗透吸油倍数同原油凝点以及吸油毡类型有关。四种吸油毡中,MXU1000系列的吸油性最好,羊毛毡的吸油性最低。  相似文献   
89.
伴随着世界各地工业进程的不断加速,地下水有机污染呈现愈加严重的态势.对滹沱河冲积平原390组浅层地下水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三氯甲烷检出率高达15.64%;(2)三氯甲烷集中检出区域均位于工业集散地及排污河流沿线;(3)三氯甲烷的检出点分布同研究区包气带岩性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4)...  相似文献   
90.
根据清洁生产原理、间二硝基苯生产工艺及废水产生情况,提出了重结晶废水直接回用于精制,精制废水蒸馏后回用于精制洗涤和重结晶的清洁生产工艺;经小试4次和中试3次废水循环套用后产品均为优等品,证明清洁生产工艺对产品质量无不良影响,可实现工艺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