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57篇 |
免费 | 436篇 |
国内免费 | 118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01篇 |
废物处理 | 90篇 |
环保管理 | 309篇 |
综合类 | 2463篇 |
基础理论 | 617篇 |
污染及防治 | 624篇 |
评价与监测 | 231篇 |
社会与环境 | 230篇 |
灾害及防治 | 1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204篇 |
2021年 | 236篇 |
2020年 | 250篇 |
2019年 | 190篇 |
2018年 | 194篇 |
2017年 | 223篇 |
2016年 | 230篇 |
2015年 | 251篇 |
2014年 | 207篇 |
2013年 | 300篇 |
2012年 | 362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304篇 |
2009年 | 312篇 |
2008年 | 294篇 |
2007年 | 299篇 |
2006年 | 287篇 |
2005年 | 166篇 |
2004年 | 120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焦作市中马村矿矸石山周围土壤中5种重金属(Cu、Cr、Pb、Zn、Mn)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5种重金属的污染,依次为Zn>Pb>Cu>Cr>Mn;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1. 74,属轻污染; 5种重金属元素中Zn、Pb相关性显著,其余均为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62.
采集了鄂尔多斯市5 个监测点大气气溶胶中的PM10 和PM2.5 颗粒物样品,用色谱-质谱技术检测了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结果表明,萘、苊、二氢苊等低分子量PAHs 的浓度较低, 、苯并[a]芘、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等高分子量PAHs 的浓度较高.东胜、棋盘锦、准格尔监测点的PAHs 主要存在于PM2.5 中,杭锦旗、柒盖淖监测点PM2.5 中PAHs 所占的比例不大.监测点污染程度依次为准格尔旗>棋盘锦>东胜区>杭锦旗>柒盖淖.运用比值法和多元统计技术对PAHs 的来源进行了解析,东胜区主要以机动车尾气为主,且汽油车影响较大;棋盘锦、准格尔以燃煤污染为主;这3 个监测点的PAHs 均为本地来源.杭锦旗和柒盖淖2 个监测点的PAHs 为迁移而来. 相似文献
63.
累托石对水中染料碱性桃红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累托石作为水中碱性桃红的吸附剂.考察了振荡时间、pH值、累托石用量、碱性桃红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对吸附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数学模拟.结果表明,振荡时间、累托石用量、碱性桃红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有重要影响.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碱性桃红水溶液,最适宜吸附条件为:振荡时间30 min,累托石用量200 mg/100 mL,pH值为6.累托石对水中碱性桃红的吸附等温线呈S型,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模式较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规律可用Bangham公式模拟. 相似文献
64.
6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水强度概率分布特性及其控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水强度是体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控火能力的重要参数,具有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喷水强度设计主要考虑喷头的流量和保护面积,没有考虑其分布特性,对系统控火性能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喷水强度分布特性引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火性能研究.以公称口径为15 mm的传统下垂型玻璃球洒水喷头的喷水强度分布实验为基础,建立了包含径向距离和喷头工作压力等参数的喷水强度分布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获得了喷水强度的概率分布特性.参照不同危险等级场控火所需的喷水强度参数和不同喷头开启个数下的有效控火百分比,分析了喷水强度概率分布特性对控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水强度概率分布特性对控火性能有重要影响,随径向距离的增加,喷水强度出现较小值的概率增大,控火性能下降,在某些危险较大的场所不能达到控火作用.对于同一危险等级场所,控火性能随着喷头安装间距减小而增强.研究方法可为合理评估喷头适用范围、优化喷头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67.
68.
针对大规模风、光发电集中接入电网后产生的负荷波动性及电能质量较差,给电网带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通过分析对比发现,智能电网具有很好的智能性、灵活性和兼容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还可以适应多种形式的电源接入并能将其成功消纳。研究表明:发展智能电网是解决大规模风、光发电并网瓶颈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9.
Tianlong Zheng Qunhui Wang Zhining Shi Yue Fang Shanshan Shi Juan Wang Chuanfu Wu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6,28(12):21-31
A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3D-EC) reactor with int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AC) as particle micro-electrodes was applied fo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secondary wastewater effluent of a wet-spun acrylic fiber manufacturing plant.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current density of 500 A/m~2, circulation rate of 5 mL/min, AC dosage of 50 g, and chloride concentration of 1.0 g/L),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_(cr)), NH3–N,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and ultraviolet absorption at 254 nm(UV_(254)) of the 3D-EC reactor were 64.5%, 60.8%, 46.4%, and 64.8%, respectively;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of COD_(cr), NH_3–N, TOC, and UV_(254) were 76.6, 20.1, and42.5 mg/L, and 0.08 Abs/cm, respectively. The effluent concentration of COD_(cr) was less than 100 mg/L, which showed that the treated wastewater satisfied the demand of the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GB 8978-1996). The 3D-EC process remarkably improved the treatment efficiencies with synergistic effects for COD_(cr), NH_3–N, TOC, and UV_(254) during the stable stage of 44.5%, 38.8%, 27.2%, and 10.9%,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the sum of the efficiencies of a two-dimensional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2D-EC) reactor and an AC adsorption process, which was ascribed to the numerous micro-electrodes of AC in the 3D-EC reactor.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did not generate more toxic organics, and it was proved that the increase in acute biotoxicity was caused primarily by the production of free chlorine. 相似文献
70.
为了提高电磁辐射预警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准确性,减少误报现象,在分析大量电磁辐射现场数据基础上,基于电磁辐射预警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原理,提出了电磁辐射峰谷比值法,利用正态分布统计特征计算每个班次的电磁辐射瞬时强度峰值均值和谷值均值,并将其比值作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警值。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义忠煤矿11112风巷掘进工作面,研究结果表明:与临界值系数和动态变化趋势系数法相比,峰谷比值法误报较低,预警准确性高,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误报对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