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3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1304篇
安全科学   344篇
废物处理   141篇
环保管理   290篇
综合类   2310篇
基础理论   540篇
污染及防治   772篇
评价与监测   197篇
社会与环境   184篇
灾害及防治   12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A modified LC-MS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mepiquat residue in wheat, potato, and soil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A 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ic column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to retain and separate the mepiquat. Mepiquat residue dynamics and final residues in supervised field trials at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 conditions in wheat, potato, and soil were studied. The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for mepiquat in all samples were all 0.007 mg kg?1,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eir maximum residue limits. At fortification levels of 0.04, 0.2, and 2 mg kg?1 in all samples, recoveries ranged from 77.5 to 116.4 %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0.4–7.9 % (n?=?5). The dissipation half-lives (T 1/2) of mepiquat in soil (wheat), wheat plants, soil (potato), and potato plants were 4.5–6.3, 3.0–5.6, 2.2–4.6, and 2.4–3.2 days, respectively. The final residues of mepiquat were below 0.153 mg kg?1 in soil (wheat), 0.052–1.900 mg kg?1 in wheat, below 0.072 mg kg?1 in soil (potato), and below 1.173 mg kg?1 in potato at harvest time. Moreover, pesticide risk assessment for all the detected residues was conducted. A maximum 0.0012 % of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150 mg kg?1) for national estimated daily intake indicated low dietary risk of these products.  相似文献   
962.
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VOCs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弄清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采用美国环保局TO-15方法对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VOCs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VOCs的月度变化分析、春节期间的变化分析,并进行了VOCs与空气质量指数AQI、PM2.5等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根据VOCs组成及变化情况和相关性,分析了其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VOCs的质量浓度为145.7~1 410.7μg/m3,VOCs组分主要有丙酮、二氯甲烷、苯、乙酸乙酯、甲苯、1,2-二氯丙烷、三氯甲烷。春节期间,大气中VOCs的浓度有大幅的下降,比日常均值下降了40.9%。AQI较高时,大气中VOCs浓度有所升高。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主要来源于医药化工生产活动,苯、甲苯主要来源于煤燃烧。  相似文献   
963.
964.
965.
为研究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4年春夏季进行采样分析。两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99种,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62种,硅藻门(Diatoms)21种,蓝藻门(Cyanophyta)7种,裸藻门(Euglenophyta)4种,甲藻门(Pyrrophyta)2种,隐藻门(Cryptophyta)2种。春季浮游植物6门86种,第一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夏季浮游植物5门62种,第一优势种为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春季浮游植物密度低于夏季,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RDA分析结果表明,春季采样点的相似性高于夏季,透明度、水温、溶解氧和营养盐是影响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66.
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样品保存容器可选择玻璃注射器、惰性气袋、真空瓶、苏码罐等,实验室对此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玻璃注射器气密性较差,样品须在8 h内完成分析;真空瓶携带不方便,苏码罐价格昂贵,两者使用较少;使用玻璃注射器采集,然后注入惰性气袋保存的方法最佳,样品至少可稳定保存7d。  相似文献   
967.
大连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典型污染日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大连市区10个空气监测子站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大连市臭氧污染的时空分布、气象条件对臭氧污染的影响,对臭氧污染日进行了归类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臭氧污染主要出现在4—10月。在强紫外辐射、高温、低湿、低压和低风速的气象条件下,监测点位的臭氧浓度较高。臭氧污染日的日变化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和夜间持续升高型3种类型。通过对2015年的一次高浓度臭氧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污染物浓度和污染气团轨迹进行分析,发现臭氧浓度在夜间持续升高现象与区域输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8.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和实践经验,总结了石油炼制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实践工作中的若干常见问题。根据石油炼制项目污染物来源和特点,分析了加热炉废气监测、恶臭VOCs治理、含油污水监测、防渗措施和地下水监测以及污水处理"三泥"(含油污泥、气浮浮渣、剩余的废活性污泥)和碱渣处置等常见重点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为今后开展验收监测检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9.
使用商品化弗罗里硅土小柱对废水中的Aroclor进行净化。比较了不同极性洗脱溶剂和洗脱体积下弗罗里硅土小柱的净化效果。采用1 g/6 mL的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时,洗脱液体积大于8.0 mL,洗脱完全,未有目标物质被检出。淋洗溶剂的极性改变,对初始洗脱体积(0~3.0 mL)的洗脱效率会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极性的增加,目标物的回收率随之增加,但是共流出的干扰物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70.
高原机场飞机架次较少,机型单一,飞行周期稳定,以及高原特殊的环境特征,有时会导致现场实际噪声监测数据无效。应用综合噪声模型(INM)软件对青海玉树机场飞机噪声进行计算,其结果与监测结果比较显示,计算值和监测值误差在±6 d B的范围以内。探讨提出采用飞机噪声计算模式,可以为高原机场飞机噪声管理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