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0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754篇
安全科学   227篇
废物处理   114篇
环保管理   205篇
综合类   1372篇
基础理论   364篇
污染及防治   599篇
评价与监测   130篇
社会与环境   135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沈阳市丁香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丁香公园内设置5个点对土壤中的Cr、Hg、As、Cd、Pb进行含量分析,并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丁香湖公园局部地区Hg、As、Cd超过GB15618-1995一级标准;从总的污染程度看,各污染物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d>Hg>Pb>As>Cr,各点位从大到小顺序为:大转弯村>小韩村>丁香苗圃>丁香湖湖区>丁香园小区;从总的潜在生态危险程度看,各个点位的风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转弯村>小韩村>丁香苗圃>丁香湖湖区>丁香园小区。  相似文献   
922.
鼠李糖脂对沉积物中Cd和Pb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产生的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去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鼠李糖脂对沉积物中的Cd和Pb有明显的去除作用,在鼠李糖脂溶液的pH值为10.0的条件下对重金属的去除效率最好,而且当鼠李糖脂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达到饱和时去除效率达到最大.通过连续萃取对提取前和提取后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的形态进行分析,发现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的重金属较容易去除.通过4次连续的提取,使cd和Pb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0.1%和36.5%.  相似文献   
923.
改性半焦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工业副产褐煤半焦(比表面积49.187m^2/g,孔容0.0351cm^2/g),采用加压水热化学活化法,HNO3活化法和高温煅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半焦烟气脱硫剂,并对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固定床活性评价。分析表明,其脱硫效果比较好,转化率维持在50%以上的累计硫容可达24.30%,脱硫时间长达35h,远远高于原料半焦的脱硫效果(硫容为0.68%,时间为1.5h);同时采用水洗法对脱硫剂进行再生,其再生液可用来制备浓度为9.01%的稀硫酸。  相似文献   
924.
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臭氧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进行了臭氧氧化的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CODCr去除率增大;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臭氧氧化。pH越高,CODCr去除效率越高。采用BOD5/CODCr来表征垃圾渗滤液的生物降解性,研究了臭氧氧化前后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的生物降解性变化规律,表明臭氧氧化可以提高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的生物降解性,但提高的幅度不大。通过色谱-质谱法(GC—MC)对臭氧氧化前后垃圾渗滤液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前后废水中的主要成分没有发生变化,仍然为难降解物质;臭氧氧化使废水中的部分物质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减少、消失和生成的物质多为可降解物质。  相似文献   
925.
926.
Waste and waste management have become significant global issues and common challenges that we fac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waste managemen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ivilized society. A good waste classification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and precondition for efficient waste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in accordance with waste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s of systematicness, hierarchy, practical maneuverability and expansibility, wast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in China, the EU, Japan and the USA are reviewed for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treatment sectors. Comparis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waste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re diversified and process-oriented classification, substance-oriented and hazardous properties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s are widely adopted for waste gene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For waste treatment process, all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adopt similar classif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follow-up treatment process. In general, the EU and Japan all have established their own integrated waste classification system. However, the EU’s macro–micro integration wast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are more suitable for China to learn which process-oriented waste classification is used for declaration and registration at the micro-level and substance-oriented waste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at the macro-level.  相似文献   
927.
928.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inancial support in old age from three primary mechanisms-personal savings,family support,and social insurance-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social welfare system.Cross-sectional surveys of 1392 young and middle-aged rural residents were conducted in July and August2012.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ile social insurance was increasingly acceptable,personal savings and family support still had fundamental value.Combining the three mechanisms,the rural old-age welfare system presented nontraditional features.China’s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is discussed as a means to address the need for financial support among the rural aging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929.
陆嘉玮  徐晨烨  胡纯  刘树仁  李方 《环境科学》2023,44(5):2551-2561
城市河流是微塑料(MPs)及重金属污染的“热点”区域,在污染迁移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同样作为抗性基因赋存及释放的重要媒介,鲜有研究考察了流域MPs、金属与金属抗性基因(MRGs)的关联.为此,调研了10个黄浦江站点水样的金属及MPs的污染特征,并基于宏基因组学对水样及提取的MPs上的MRGs及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表层水中ρ[锑(Sb)]平均值最高,为(3.16±0.419)μg·L-1. MPs的丰度平均值为(1.78±0.84)n·L-1,位于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区的MPs丰度显著高于农业区和低人口密度的区域.纤维状、“小粒径”(<0.5 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主要的MPs类型.所有样本中共检出18类MRGs,其中水样中MRGs的相对丰度为1.68±0.21.最主要的MRGs亚型是merR和ruvB,分别为汞和多重金属抗性基因的亚型.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中的铬和镍与MRG-Cr、MRG-Ni和多重金属抗性基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MPs上MRGs的相对丰度为1.63±0.53,最主要的MRGs亚型...  相似文献   
930.
杨波  贾丽娟  徐辉  李方  刘艳彪 《环境科学》2020,41(4):1816-1824
厌氧系统添加碳和金属纳米材料是强化厌氧消化的有效策略.为考察投加GAC和MnO2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设置了空白组(R0)、GAC组(R1)、MnO2组(R2)以及GAC/MnO2组(R3)4组间歇实验,研究GAC和MnO2的投加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效率、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28 d后,与R0相比,R1和R3的产CH4速率分别提高了68.18%和51.35%,R2的产CH4量降低了21.25%.GAC和MnO2的单独或者混合投加,对厌氧发酵过程均有促进作用.Mn2+与剩余污泥释放的磷酸盐生成磷酸盐沉淀对厌氧代谢通道的阻塞作用,造成R2产CH4效率变低.GAC优良导电性、吸附能力和MnO2/Mn2+的催化作用是R3产CH4效率增强的主要原因.正常代谢条件下,投加GAC、MnO2和GAC/MnO2均可以提高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GAC和MnO2促进了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umMethanosaeta的富集,强化了发酵细菌和产甲烷菌的种间电子传递,促进了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和CH4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