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9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1676篇
安全科学   574篇
废物处理   211篇
环保管理   385篇
综合类   3376篇
基础理论   774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074篇
评价与监测   314篇
社会与环境   306篇
灾害及防治   31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营养贫乏特点,从富集驯化的底泥中筛选出3株异养硝化细菌和3株好氧反硝化细菌,3株异养硝化细菌对铵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02%、100%和100%,3株好氧反硝化细菌对总氮的去除率为98.52%,98.55%和98.6%,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将异养硝化菌、好氧反硝化菌固定于海绵球型填料上,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水源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C、溶解氧4mg/L左右、水力长期停留的条件下,经过17d的运行,铵氮去除效率可以达到100%,总氮去除率达到42%。  相似文献   
952.
在重富营养化的武汉月湖建立围隔,研究了曝气和投放阿科蔓填料对水质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建立围隔(5m×5m)后,会使内外水的TP浓度产生明显差异,发生水华的程度和频率增加,进而对透明度(SD)、Chla和COD造成负面影响;水下曝气、放置水花生浮床能够减轻水华发生的频率和程度。经13个月的曝气(每天2~3小时),能够明显降低水中的TN浓度,对TP和COD没有明显影响,在有水华时,能够通过抑制水华而降低Chla,提高SD;在没有水华时,对Chla和SD无明显影响。经11个月的围隔实验,投放阿科蔓(每个围隔2m)2能够能够降低COD和Chla浓度,提高SD,但对TN、TP浓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53.
垃圾降解过程中脲酶测定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壤脲酶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以垃圾填埋场中的填埋垃圾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垃圾降解过程中脲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垃圾降解过程中脲酶活性测定最优条件为:垃圾样品风干温度30℃,甲苯0.5mL,10%尿素1mL,0.1mol/LpH5.5柠檬酸钠缓冲液3mL,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分别为30℃和24h。优化后的的测定条件RSD小于0.82%,且测定值较传统方法提高30.48%~147.28%,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954.
在简要介绍管道防腐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及其危害的基础上,采用LEC评价法和马尔柯夫链预测法对粉尘危害进行了安全评价,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55.
介绍了泥水平衡顶管施工中采取的改进措施,实践证明,改进后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且比预期提前了18天。  相似文献   
956.
阳澄湖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及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饮用水水源受到重金属污染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计算模型,并应用于阳澄湖水源地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阳澄西湖的下湖湾为研究对象,又进一步进行水源地重金属的来源分析,分别计算出重金属污染物经由河流汇入、底泥释放和大气沉降进入湖体的总量。结果表明:(1)基因毒物质镉所致健康风险为9.14E-06a^-1,并且远大于躯体毒物质所致的健康风险;(2)湖区工业是阳澄湖重金属的最大来源;(3)底泥释放也是一个重要的重金属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957.
混凝法处理锰矿选矿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和六水合氯化铁(FC)4种常用混凝剂,采用正交试验,以去浊率与去锰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探讨了不同混凝剂处理锰矿选矿废水的效果及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上混凝剂中,FC的混凝效果较差;PAM对锰矿选矿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优,最佳的混凝条件为:处理500 ml的废水,投加1.5 ml的PAM,pH为7.0,搅拌后沉降20 min,废水经处理后去浊率与去锰率分别为96%、92%,其中废水的pH及投药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58.
青海湖流域浅层地下水补给来源及其水位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补给来源及水位变化是干旱– 半干旱地区生态和植被的主要制约要素之一,也是 开展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与试验示范的关键。通过青海湖流域2000 年8 月和2009 年8 月浅 层地下水埋深的调查,以及地下水、河水和雨水氢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青海湖流域浅层地下水 埋深的基本状况,明确了大气降水是青海湖流域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水位变化受居民 用水量的影响外,主要与降水量、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9.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分解方法消解土壤样品,并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土壤中、锌、铅、镉、镍、总铬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节省试剂,准确可靠等特点:实际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完全能满足环境土壤样品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0.
介绍了影响县级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县城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