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6篇
  免费   1167篇
  国内免费   6315篇
安全科学   1601篇
废物处理   1122篇
环保管理   1538篇
综合类   11271篇
基础理论   2895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424篇
评价与监测   932篇
社会与环境   790篇
灾害及防治   88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942篇
  2021年   856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599篇
  2018年   745篇
  2017年   834篇
  2016年   819篇
  2015年   1053篇
  2014年   1470篇
  2013年   1868篇
  2012年   1659篇
  2011年   1697篇
  2010年   1398篇
  2009年   1356篇
  2008年   1445篇
  2007年   1242篇
  2006年   1238篇
  2005年   811篇
  2004年   576篇
  2003年   631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443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383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从涉铅企业生产工艺及物料特征出发,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和《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等技术规范为依据,对涉铅企业环境风险源项及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类型进行辨识、归纳和归类,为涉铅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2.
本文即围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当中,有关生境评价的几点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与探讨,望能够促进生境评价在实际工作的应用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943.
2009年8月~2011年5月对舟山典型海区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海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4门45属102种。其中蓝藻门2属4种,占3.92%;绿藻门1属2种,占1.96%;硅藻门38属89种,占87.26%;甲藻门4属7种,占6.86%。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年波动在2.65×104/L~3.73×104/L之间,平均值为3.04×104/L,并且在春季(5月)最高,夏季(8月)次之。主要优势种有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 sinensis)、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并基角毛藻(Chaetoceros decipiens)和佛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其中夜光藻的丰度达4.9×103/L,佛氏海线藻达2.7×103/L。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硅藻一直占据优势,朱家尖、桃花岛、东极和嵊泗的硅藻种类分别占95.2%,82.1%,81.3%和86.9%。通过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分析,可认为该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明显,群落结构稳定。研究还表明,水质优良程度为嵊泗>东极>朱家尖>桃花岛。  相似文献   
944.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emperature in ultrasonic joining of battery tabs and coupons are important for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cost reduction of battery assembly. However, there have always been difficulties in accurate and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by conventional sensors for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n this study, an innovative method is developed to provide an enabling technology for the in situ transient temperature monitoring, which could provide reliable feedback signals for potential control of ultrasonic joining processes. Micro thin film thermocouples (TFTCs) were fabricated on thin silicon substrates, which were then inserted in the welding anvil as a permanent feature so that the sensors were always located about 100 μm directly under the welding spot during joining of multilayer Ni-coated Cu thin sheets for battery assembly. Good repeatability was demonstrated while a temperature rise of up to 650 °C was obtained due to the closeness of the sensors to the welding spot. The inserts with thin film sensors remained functional after welding experiments. This method 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in situ transient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thus the control of ultrasonic joining processes to realize a practical smart joi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945.
通过对川气东送管道地质灾害特征进行调查,基于ArcGIS进行了川气东送输气管道(川渝—鄂西段)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基于.NET平台,采用C#+ArcGIS Server的开发模式,并基于B/S的WebGIS的服务和方法,可实现管道及其周边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的快速查询、图形显示、分析统计、风险评价等功能,将有助于对管道沿线地质灾害进行管理、抢险维修决策及预警指挥工作,也有助于地质灾害信息的发布和交流.  相似文献   
946.
以兰州大学校园附近两条主要交通干道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源成分中的碳氢化合物(NMHC)和氮氧化物(NOx)为研究对象,利用AERMOD2.2中的线源模式,模拟了两种污染物在兰州大学校园内的年均浓度贡献值。结果表明:兰州大学校园内接近线源的地方污染较严重,且两条主要交通干道受NOx的污染较大,受NMHC的污染较小。另外,介绍了不同线源模式的计算方法,并从气象资料预处理、背景图选取、方案控制和污染源设置等方面探讨了使用AERMOD2.2应注意的问题、重点和技术要点,以期为今后利用AERMOD模式预测具体线源上目标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47.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餐厨垃圾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主要污染源,因此,有效处理餐厨垃圾也是当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针对其特殊的餐厨垃圾组成成分,调查分析了其主城区餐厨垃圾污染状况及处理难点,提出了3种主要处理方案情景并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建立餐厨垃圾小型处理站是最优方案,其成本效益核算结果说明当政府基金和垃圾产量有限时,也可采用缩小处理站规模以达到最高的组合效益。  相似文献   
948.
大气环境容量是一种公共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大气环境容量资源是大气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从区域内各城市间的博弈行为出发,利用个人决策模型、整体决策模型、关系模型对区域内大气容量资源进行分析,揭示大气容量资源被过度使用的现象,针对城市监管不力、企业排污严重引起大气污染问题而提出帕累托改进模型,指出大气环境保护需要合作机制,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949.
通过对GB/T 15516-1995的研究,结合实际分析经验,优化了该方法的显色方式,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分析效率,其准确度以及精密度均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50.
从总体状况评价、浓度变化特征、疑似源探寻等角度初步分析了某化工园区大气特征因子自动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合理选用不同水平的数据集可以突出大气特征因子的规律性,尤其是疑似源探寻;采用现场检查等手段与自动监测的相互校核十分必要,特别是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对特征因子自动监测系统“假阳性”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