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66篇 |
免费 | 407篇 |
国内免费 | 190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22篇 |
废物处理 | 263篇 |
环保管理 | 415篇 |
综合类 | 3402篇 |
基础理论 | 909篇 |
环境理论 | 3篇 |
污染及防治 | 1533篇 |
评价与监测 | 325篇 |
社会与环境 | 330篇 |
灾害及防治 | 3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308篇 |
2021年 | 250篇 |
2020年 | 241篇 |
2019年 | 205篇 |
2018年 | 246篇 |
2017年 | 250篇 |
2016年 | 319篇 |
2015年 | 361篇 |
2014年 | 399篇 |
2013年 | 515篇 |
2012年 | 480篇 |
2011年 | 498篇 |
2010年 | 403篇 |
2009年 | 357篇 |
2008年 | 374篇 |
2007年 | 394篇 |
2006年 | 345篇 |
2005年 | 264篇 |
2004年 | 185篇 |
2003年 | 209篇 |
2002年 | 231篇 |
2001年 | 177篇 |
2000年 | 197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125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曝气和pH对城市污染河道底泥氮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城市重污染河道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不同曝气方式(水曝气和泥曝气)、上覆水初始pH(自然状态pH=7和pH=11)对城市污染河道底泥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曝气+pH11方式对城市重污染河道上覆水、间隙水中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0.03%和44.66%;泥曝气+pH7方式对上覆水、间隙水、底泥中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4.31%、84.07%和68.29%;底泥pH与上覆水总氮浓度呈正相关(p<0.05);泥曝气+pH11方式使底泥含水率、烧失率明显升高,继而影响各形态氮在泥水系统中的赋存,其中底泥吸附态氨氮含量与底泥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间隙水可溶态氨氮浓度与底泥烧失率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92.
通过构建RAM-SFA-RAM三阶段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测度模型,对其不同层面的效率值进行多维测度与比较分析,并利用空间Tobit模型对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驱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效率测度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与统计噪音是效率值计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全国样本的效率值在2000~2017年期间总体变化趋势是以持续上升为主,但距离理想发展状态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阶段上可划分为“稳增期”、“振落期”和“提速期”;区域层面的检验中,东部效率具有较为显著的领先优势,而中部和东北部效率差异性相对较小,其变化曲线存在明显的“交互性”现象,西部则整体效率偏低;主要经济带的检验中,京津冀地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整体上要高于泛珠三角和泛长三角地区.驱动机制检验表明,基于全国样本维度的水资源禀赋、企业技术创新、用水结构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城镇化率表现为负向抑制效应;在区域样本检验中,各影响要素在不同区域之间所呈现出的作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但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水平等应引起重视,不同区域需要依据其实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93.
构建湿地中试系统基质剖面微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对稳定运行的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试系统基质进行分层采样,测定微生物数量,生物量氮,酶活性,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上行流和下行流池0~10cm的基质层中好氧微生物数量高出30~55cm的层面1~2个数量级;反硝化细菌除下行流池0~10cm的层面外其他基质层数量都达到107个/g干土以上.0~20cm的基质层中脲酶活性明显高于30~55cm的层面;而0~10cm的层面中脱氢酶活性明显高出10~55cm的层面2~5倍.硝化反硝化作用广泛存在于基质中,硝化作用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0~10cm的基质硝化作用强度要比40~55cm层面的高出20%;反硝化作用的空间差别很小,其作用率最低也达到85.5%. 相似文献
894.
895.
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人口空间分布预测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为框架,在分析国家主体功能区下人口空间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综合考虑分析了城市化率、总和生育率、死亡率、人口迁入率以及迁出率等影响因素,然后设定不同情景下的各种可能组合,预测出我国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人口空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2050年,优先开发区的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人口将分别达到183.57、151.68和144.03百万人;重点开发区的哈长地区、海峡西岸、北部湾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地区、中原经济区、江淮地区人口将分别达到34.526、117.028、12.147、58.896、65.560、25.075、32.372和21.613百万人。最后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提出了我国人口空间布局的战略选择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6.
论生态农业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潜伏着巨大的危机。继而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更有人为作用的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障碍。京山县生态环境建设案例的剖析再一次证明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97.
杂多酸水溶液脱除烟气中SO2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H3PMo12O40、H4SiW12O40、H3PW12O40、H4PMo11VO40、H5PMo10V2O40和H6PMo9V3O406种杂多酸,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杂多酸的结构,并采用气相色谱仪对6种杂多酸水溶液进行脱硫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6种杂多酸具有良好的Keggin型结构;H3PMo12O40、H3PW12O40和H4SiW12O40的3种水溶液中,磷钼杂多酸的脱硫性能最好,脱硫率在120 min时可达到16.38%;不同比例的多原子也会使杂多酸有不同的脱硫性能,脱硫性能顺序为:H6PMo9V3O40〉H5PMo10V2O40〉H4PMo11VO40;且6种杂多酸的脱硫稳定性的顺序为:H4PMo11VO40〉H6PMo9V3O40〉H3PMo12O40〉H5PMo10V2O40〉H4SiW12O40≈H3PW12O40。 相似文献
898.
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预处理煤层气井压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enton强化微电解工艺对煤层气井压裂废水展开预处理研究,以COD去除率和可生化性(B/C)为考察指标,单独工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H为3、反应时间为90 min、铁碳体积比为1.5∶1和pH为4、反应时间为80 min、H2O2投加量为4 mL/L分别是微电解与Fenton反应的最优条件,各可获得48.1%和44.9%的COD去除率。在最优条件下进行微电解-Fenton联合运行实验,连续61 h内COD去除率均稳定在65%以上,B/C由0.158上升到0.3以上,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的运行。 相似文献
899.
四环素高效降解酵母菌Trichosporon mycotoxinivorans XPY-10降解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richosporon mycotoxinivorans XPY-10是一株分离自抗生素制药厂的高效四环素降解酵母菌。为了建立该菌株降解四环素的适宜条件,分别研究了碳源、有机氮源、金属离子等营养物质及初始底物浓度、接种量、pH、温度、装液量、摇床转速等理化因素对菌体生长及四环素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XPY-10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在含有0.05%FeSO4的培养基中,菌株XPY—10降解四环素的适宜条件为:接种量2%,pH8,温度3422,装液量10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速180r/min。在此条件下,菌株XPY—10在7d内对初始浓度为600mg/L的四环素降解率为83.63%。本菌株对养殖废水及制药废水中四环素的污染治理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0.
巢湖流域水质状况与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巢湖湖区、巢湖环湖河流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九五”以来,巢湖湖区水体以劣Ⅴ类为主;2000年以来,巢湖主要环湖河流中,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和双桥河入湖常年水质为劣Ⅴ类,其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巢湖流域水体污染特征为:城市河段污染较重。点源污染较为集中;面源和生活污染贡献较大;从1998年以来,TP与TN质量浓度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巢湖流域水质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表明,巢湖湖区整体上尚不能达到规划的目标。到2005年东半湖能稳定达标。南淝河能否实现达标排放。取决于合肥市的污水处理率及处理效果。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水质受点源控制,只要加强管理,可达规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