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536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946篇
基础理论   252篇
污染及防治   409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针对尾矿库使用后期进行防洪安全分析时,涉及的一个重要的计算参数--主沟槽长度的不同取值方法,对尾矿库防洪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推荐了一种相对准确的主沟槽长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02.
通过对政府补偿模式与市场补偿模式的比较协调来分析生态补偿市场化制度的合理逻辑性,结合浙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及存在的诸如法律位阶不高、补偿形式单一、资金来源狭窄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立法、以“造血型”生态补偿为主的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资金来源等完善生态补偿市场化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03.
杀虫剂使用量大,使用范围广,对生态环境影响深刻,其种类繁多,特性各异,毒理性质,物化性质及残留降解性能均与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密切相关。用一般的风险方法评价难以涵盖其危害的方方面面。因此,杀虫剂环境风险评价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理论,方法及实际工作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杀虫剂环境风险评价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杀虫剂环境风险评价整体框架的设想。以便通过环境风险评价追踪和预测杀虫剂对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潜在影响,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杀虫剂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304.
为了解北京怀柔区夏季典型O3污染过程中初始VOCs(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以φ计)的特征,识别其关键物种及主要来源,于2016年8月3-11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教学楼顶开展强化观测,利用光化学物种比值法和连续反应模型法测算观测期间大气初始φ(VOCs),采用MIR(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估算初始VOCs的OFP(O3生成潜势),识别关键物种,并应用PMF(正交矩阵因子)模型对初始VOCs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北京怀柔区O3污染过程中初始φ(VOCs)平均值为25.27×10-9,如忽略化学损失,φ(VOCs)将被低估约18.6%.初始VOCs的总OFP值为144.6×10-9,VOCs物种对总OFP贡献率的顺序依次为醛酮类>烯烃>芳香烃>烷烃,异戊二烯、乙醛、己醛、间/对-二甲苯、甲苯、乙烯、丙烯、1,2,4-三甲苯、丁酮、1,3,5-三甲苯是怀柔区O3形成的关键活性物种.PMF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源对初始φ(VOCs)的贡献率(23.5%)最高,其次是溶剂使用源(18.3%)、植物排放源(18.1%)、工业过程源(17.6%)、生物质燃烧源(12.1%)和煤炭燃烧源(10.5%).研究显示,在北京怀柔区典型O3污染过程中,减少机动车尾气源、溶剂使用源、上风向工业过程源的排放是控制怀柔区VOCs的有效措施,而控制异戊二烯、乙醛、己醛、间/对-二甲苯、甲苯等关键活性物种则是有效抑制VOCs排放对O3生成贡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05.
基于兰州市大气VOCs排放清单,选取石化厂、乙烯厂、涂料厂3个典型企业采集VOCs样品,分析其无组织排放特征,并采用MIR(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和LOH(·OH反应速率)法综合评价其化学反应活性,识别各企业的VOCs活性优势物种,同时探究不同企业特征VOCs比值.结果表明:不同排放源φ(VOCs)差异较大,范围为20.8×10-9~6 520.3×10-9.从VOCs物种构成上来看,涂料厂芳香烃占比最高,而石化厂、乙烯厂均以烷烃物种最为丰富,石化厂不同工艺VOCs物种构成略有差异.从活性上看,涂料厂VOCs活性最高,其LOH和OFP(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2 676.9 s-1和72 519.0×10-9,约为其他行业的18~1 000倍,间/对-二甲苯、乙苯、邻二甲苯等物种活性较大;其次为石化厂,其LOH和OFP分别为273.2 s-1和4 039.1×10-9,正戊烷、异戊烷、乙烯、丙烯等物种活性贡献率高,其中柴油工艺对石化厂VOCs活性贡献率最大;乙烯厂的OFP最低,其LOH和OFP分别为4.6 s-1和69.7×10-9,其VOCs活性主要来自乙烯、丙烯、正丁烯等烯烃物种.各工业源BTEX(苯、甲苯、乙苯及3种二甲苯异构体的合称)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对于指示不同VOCs来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同源比值的重叠性也表明并非全部VOCs来源可以通过特征物种比值来区分.研究显示,控制工业源特别是涂料与石化工业VOCs的排放有助于控制兰州市O3的生成.   相似文献   
306.
采用5个110L的模拟河道反应器,在投加菌剂的基础上(底泥稳定后向底泥和水中分别注射浓度为0.09%和0.03%的菌剂),生物促生剂投量分别设计为0.08,0.09,0.10和0.11g/L,单独投加菌剂组作为空白实验.通过为期四十余天的实验研究微生物与促生剂协同作用时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促生剂投量为0.10g/L时,上覆水COD去除率69%高于其余各组;各协同修复组上覆水中NO3--N基本无积累,且促生剂投量为0.11g/L时NO3--N去除率最高,可达96%;40d内各组底泥TOC,TN含量变化不显著,延长反应时间至84d,各协同修复组底泥TOC,TN去除率均有明显提升.各协同修复组脲酶活性均波动下降,蛋白酶活性在15d左右时达到峰值,增幅可达106%~237%.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43d时Desulfuromonas,Pseudomonas,Treponema_2,Blvii28_wastewater-sludge_group等主要功能菌群的相对丰度与空白实验组相比均增加,且促生剂投量为0.10g/L可使微生物群落向更适宜降解去除氮素及有机质的方向演替,有效改善底泥环境.协同修复对底泥,上覆水水质及微生物群落有良好改善效果,且促生剂投量为0.1g/L时整体修复情况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07.
不同国家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基准比较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颁布了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标准及基准背景技术文件,为发展中国家启动标准制订和开展基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参考.然而,由于各国在环境立法框架、基准推导过程、环境气候特征、土壤类型、人群生活方式与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其基准名称、基准功能、保护受体以及基准取值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在综述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基准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国家场地土壤环境基准的名称、功能及基准值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暴露情景和暴露途径设定、致癌物可接受风险水平选择以及人体暴露参数确定等4个方面,对不同国家制定场地土壤环境基准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了借鉴国外经验考虑区域差异制定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的对策与方略,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制定场地土壤环境基准和标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308.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相关工艺,并从分选除杂、破碎、筛分、整形强化四方面总结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技术与装备,分析其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为我国相关工艺技术及装备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09.
Enzymatic electrolysis cell(EEC) has advantages over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MEC) due to the needless of microbe inoculation and high-efficiency of enzymatic reaction. In this study, an EEC was first applied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degradation of halogenated organic pollutants and dichloromethane(CH_2Cl_2) was utilized as a model polluta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CH_2Cl_2 after 2 hr reaction in the EEC was almost1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with enzyme(51.1%) or current(19.0%). The current induced the continuous regeneration of reduced glutathione(GSH), thus CH_2Cl_2 was degraded under the catalysis of GSH-dependent dehalogenase through stepwise dechlorination, and successively formed monochloromethane(CH_3Cl) and methane(CH_4). The kinetic result shows that with a current of 15 mA, the maximum specific degradation rate of CH_2Cl_2(3.77 × 10~(-3) hr~(-1)) was increased by 5.7 times. 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CH_2Cl_2 dechlorination was also obtained with pH, current and temperature of 7.0, 15 mA and 35°C,respectively. Importantly, this study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of enzymes and the fate of halogenated organic pollutants with EEC, providing a possible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halogenated organic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310.
本文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崩塌易发性预测模型,模型中通过对崩塌影响因素的分析,选取8种因素作为预测因子,4个等级作为评价集,并引入k次抛物型模糊分布作为隶属函数。之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权重,使用matlab软件检验权重的一致性并计算结果向量,从而实现对崩塌发育影响因素严重性等级综合评判。实例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在一般崩塌发育影响因素分析评价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