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301篇 |
免费 | 28233篇 |
国内免费 | 291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616篇 |
废物处理 | 550篇 |
环保管理 | 3133篇 |
综合类 | 37337篇 |
基础理论 | 4826篇 |
污染及防治 | 6622篇 |
评价与监测 | 2189篇 |
社会与环境 | 1149篇 |
灾害及防治 | 10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1篇 |
2024年 | 610篇 |
2023年 | 770篇 |
2022年 | 1317篇 |
2021年 | 1254篇 |
2020年 | 1913篇 |
2019年 | 2495篇 |
2018年 | 2638篇 |
2017年 | 2903篇 |
2016年 | 2488篇 |
2015年 | 2959篇 |
2014年 | 3534篇 |
2013年 | 3945篇 |
2012年 | 4054篇 |
2011年 | 3586篇 |
2010年 | 3315篇 |
2009年 | 3126篇 |
2008年 | 2794篇 |
2007年 | 2781篇 |
2006年 | 2233篇 |
2005年 | 1639篇 |
2004年 | 1375篇 |
2003年 | 1030篇 |
2002年 | 906篇 |
2001年 | 882篇 |
2000年 | 968篇 |
1999年 | 757篇 |
1998年 | 503篇 |
1997年 | 470篇 |
1996年 | 497篇 |
1995年 | 451篇 |
1994年 | 278篇 |
1993年 | 216篇 |
1992年 | 295篇 |
1991年 | 270篇 |
1990年 | 234篇 |
1989年 | 198篇 |
1988年 | 145篇 |
1987年 | 74篇 |
1986年 | 74篇 |
1985年 | 55篇 |
1984年 | 56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45篇 |
1981年 | 3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2年 | 6篇 |
1971年 | 5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施用磷肥对南方酸性红壤镉生物有效性及土壤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普钙和钙镁磷肥对油菜生物量和Cd含量、土壤pH值和Cd有效态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普钙和钙镁磷肥后,油菜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41.8%—60.5%和90.2%—171.6%,油菜地上部Cd含量分别降低达54.3%—86.7%和74.4%—79.6%,其中当普钙和钙镁磷肥施加量为中高剂量时,油菜地上部Cd含量降低至0.18 mg·kg-1和0.10 mg·kg-1,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规定的叶菜蔬菜中Cd的最大限量值.施加普钙和钙镁磷肥均降低了土壤中Cd有效态,与对照相比,土壤中HCl提取态Cd含量分别降低0.9%—21.2%和33.8%—43.9%,CMP处理下TCLP (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 TCLP)提取态Cd含量降低33.0%—43.0%.施加高剂量普钙和中剂量钙镁磷肥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02.5%和52.6%,施加不同剂量的普钙均显著降低土壤脲酶活性,降低率达28.2%—65.9%,而添加普钙和钙镁磷肥对蔗糖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影响.土壤pH与油菜生物量以及土壤脲酶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CLP-Cd成显著负相关关系.油菜生物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油菜体内Cd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与HCl提取态Cd及地上部Cd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2.
结合2008年11月18~25日期间珠三角地区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外场观测数据,验证区域空气质量模式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ith chemistry)中两种SOA化学机制——VBS(volatile basis set)和SORGAM(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model)对珠三角SOA的模拟效果.VBS机制考虑了更为广泛的SOA前体物和化学老化过程,SOA模拟值更接近观测值,能合理反映SOA观测值的逐天变化趋势,与观测值的平均绝对偏差和相关性分别是-4.88μg·m-3和0.91,而SORGAM机制的分别为-5.32μg·m-3和0.18.利用VBS机制模拟区域内SOA的时空分布,结果显示SOA浓度具有显著的昼夜变化特征,浓度峰值出现在中午时段.受到输送和臭氧区域分布的影响,各城市SOA浓度差异显著,下风向的城市(如中山、珠海、江门)SOA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63.
以聚合氯化铝铁(PAFC)为絮凝剂,H2O2为预氧化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了PAFC处理微污染水体中藻类和降低浊度,得出正交实验中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及对除藻和除浊度的影响,研究表明,ρPAFC是影响除藻和除浊度的重要因素.在最佳处理条件,即ρPAFC为20 mg/L,ρH2O2为6 mg/L,pH为7,搅拌时间为4 min,能使水体中藻细胞街度从9.4×107 cells/L降至3.16×106 cells/L,除藻率为96.6%,浊度降至0.70 NTU,除浊度率达93.0%. 相似文献
64.
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是大气细粒子(PM_(2.5))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实际大气SOA生成潜势的日变化规律对于认知SOA生成转化机制及其对大气细粒子污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首次使用氧化流动管反应器(oxidation flow reactor,OFR)研究了北京夏季城市大气SOA生成潜势的日变化规律,利用高浓度的羟基自由基(·OH)氧化进入反应器内的环境空气,直接测定SOA的生成潜势.结果表明,一天内,SOA生成潜势的小时均值在3.9~9.4μg·m~(-3)范围内变化,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趋势,在16:00左右达到最低.SOA生成潜势和甲苯等城市典型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变化趋势一致,而和臭氧浓度反相关.实验结果表明,除了边界层高度变化影响污染物浓度进而影响SOA生成潜势以外,夏季白天强烈的光化学反应导致环境大气VOCs的消耗,对降低环境气体白天的SOA生成潜势值也有重要影响.同国外同类研究相比,北京环境大气由于具有更高的VOCs浓度,其SOA生成潜势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可能对北京地区细颗粒物污染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5.
以柑橘/大球盖菇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利用秸秆作为大球盖菇的培养基原料,通过原位试验,连续监测大球盖菇生长期内,不同秸秆还田量(半量、全量和倍量)下土壤CO_2排放规律,并进一步对比栽培大球盖菇(HSM、ASM和DSM)和未栽培大球盖菇(HS、AS和DS)处理下土壤CO_2排放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大球盖菇产量及土壤碳排放效率,分析不同秸秆还田量所产生的环境及经济效益,为合理利用柑橘园林下土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均高于常规种植(CK),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且栽培大球盖菇处理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大于未栽培大球盖菇,表现为:DSM(52. 09 t·hm-2) ASM(41. 10 t·hm-2) HSM(33. 20 t·hm-2) DS(27. 15 t·hm-2) AS(25. 34t·hm-2) HS(18. 94 t·hm-2) CK(12. 16 t·hm-2);其中,倍量秸秆填埋还田+栽培大球盖菇(DSM)处理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增加最为显著,较CK增加了328. 37%;②对于栽培了大球盖菇的处理,土壤CO_2排放量最大时段均集中在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期,其次为出菇后和出菇期;其中DSM处理在菌丝生长期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占其总累积排放量的43. 27%,其次为全量秸秆填埋还田+栽培大球盖菇(ASM,42. 63%)和半量秸秆填埋还田+栽培大球盖菇(HSM,40. 57%);③栽培大球盖菇处理降低了温度敏感系数Q10; 5cm土壤温度能解释27%~71%的土壤CO_2排放速率变化(P 0. 01),而土壤体积含水量单因子对土壤CO_2排放速率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双因子拟合发现,5 cm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量可以解释土壤CO_2排放速率变化的36%~82%;④对于栽培了大球盖菇的处理,各处理产量分别为:DSM(49. 7 t·hm-2) ASM(47. 0 t·hm-2) HSM(23. 3 t·hm-2),其中ASM的土壤碳排放效率最高(CEE=1. 14).综上,柑橘/大球盖菇套作模式短期内会显著促进土壤CO_2排放,但同时也提高了柑橘园综合经济效益,其中全量秸秆还田能较好地协调其产生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6.
Bottled water may not be safer, or healthier, than tap water. The present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styrene and some other aromatic compounds leach continuously from polystyrene (PS) bottles used locally for packaging. Water sapmles in contact with PS were extracted by a preconcentration technique called as "purge and trap" and analysed by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GC/MS). Eleven aromatic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in these studies.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styrene in PS bottles was 29.5 μg/L. Apart from styrene, ethyl benzene, toluene and benzene were also quantified but their concentrations were much less than WHO guide line values. All other compounds were in traces. Quality of plastic and storage time were the major factor in leaching of styrene. Concentration of styrene was increased to 69.53 μg/L after one-year storage. In Styrofoam and PS cups studies, hot water was found to be contaminated with styrene and other aromatic compounds. It was observed that temperatur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leaching of styrene monomer from Styrofoam cups. Paper cups were found to be safe for hot drinks. 相似文献
67.
采用离体鲜根实验和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13C-NMR)研究蜈蚣草根部对砷和菲的吸收特征及根部碳基团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蜈蚣草根部在无蒸腾作用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地吸收砷和菲,添加菲能够促进离体鲜根对砷的吸收,添加砷也可提高菲的吸收,与对照相比,菲提高了15%~53%.蜈蚣草离体鲜根中以烷氧基C为主,羧基C比例最低,且主要为羧酸、酯和酰胺类羧基C,添加砷和菲会显著增加蜈蚣草离体鲜根中羧基C的比例.蜈蚣草离体鲜根为应对砷和菲的胁迫形成了分子结构更为稳定和复杂的芳香类有机质,从而提高离体鲜根的抗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68.
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通过现场采集具有突出倾向的煤样,分别向实验装置煤样中充入吸附能力较大的CO<,2>和吸附能力较小的N<,2>来模拟不同级别的煤与瓦斯突出现象,物理试验结果表明:瓦斯压力越大,突出强度越大;当瓦斯压力相近时,吸附和解吸能力大的瓦斯突出强度大.通过数值模拟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研究,数值模拟再现了煤矿开采过程中诱发的煤与瓦斯突出全过程,同时验证了煤与瓦斯突出是瓦斯压力、地应力及煤岩体的力学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该验证对进一步深入理解认识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9.
南京青奥会期间管控措施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基于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库,量化了南京青奥会期间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临时管控措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量;应用WRF-CMAQ(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了不采取控制措施(情景0)和采取工业临时管控措施(情景1)下的ρ(PM2.5),并结合实际观测数据开展南京青奥会期间管控措施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 结果表明:与情景0相比,在采取燃煤控制、工业停限产、工地停工、区域联防联控等临时管控措施的情景1下,南京和江苏省ρ(PM2.5)月均值分别降低了8%和4%;对比情景0的模拟结果和实测值可知,在采取了临时管控和应急管控措施的情况下,南京和江苏省ρ(PM2.5)平均分别降低了21%和12%. 在13个省辖市中,2014年8月南京工业SO2、NOx和烟粉尘减排量分别为2 062、3 037、835 t,月减排比例分别为24%、30%、27%,减排效果突出,PM2.5改善效果显著,提示内源特别是工业污染控制对当地大气污染治理至关重要. 在扩散条件相对不利的情况下,模型模拟预期的几次重污染并未出现,说明通过加大管控力度可有效减轻或避免重空气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