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593篇
基础理论   8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卸荷带的判别与计算,直接关系到岩体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及致灾安全性.针对均质岩体边坡,采用弹性理论楔形体力学模型,提出了开挖岩体边坡力学模型,建立了开挖岩体边坡应力的计算方法;从开挖高度、开挖坡度、台阶宽度、岩体粘聚力、内摩擦角及岩体容重等方面,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了开挖岩体边坡卸荷带宽度的变化规律,据此采用量纲分析法,建...  相似文献   
52.
本文论述了启动治污市场与改革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环境产业技术的法律规制进行了初步论述,并就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国内外碳酸钙行业生产、应用技术发展现状和池州市碳酸钙资源开发现状,找出了池州市碳酸钙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提出了池州市碳酸钙工业发展需要实施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变得越发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泉州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土地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亟需对其市域土地承载力进行研究,并用来指导城市的发展,从生态敏感性的视角,通过对泉州市域的生态用地和城建用地的划分,在以保护生态用地为前提的基础上,对其生态用地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进行测算,最后分别按照国际和国内两种指标来测算其土地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56.
对南钢炼铁厂烧结系统的几台电除尘器的运行现状,提出了目前影响电除尘器稳定运行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这些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得到同类型除尘器用户的关注.  相似文献   
57.
采用厦门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兼氧混合菌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设备进行中试实验,验证了该项技术的可行性。同时探究了重金属对该混合菌种生物降解能力的影响,通过中试实验研究后发现5mg/L的重铬酸钾和硫酸铜均对该混合菌种的生物降解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硫酸铜的影响大于重铬酸钾。此外该技术对甲基橙、刚果红废水也有一定的生物降解能力,这为兼氧混合菌用于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8.
江苏省印染污泥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四大纺织基地进行调研,掌握了17家典型的印染企业污水处理量、污泥脱水及处置方式.同时,取样分析了印染污泥中重金属镉(Cd)、铅(Pb)、总铬(Cr)、铜(Cu)、锌(Zn)和镍(Ni)及含水率、低位热值、灰分和氯离子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采用板框压滤脱水的印染污泥平均含水率可达66.42%,便于焚烧处置;将近1/2的污泥低位热值低于污泥助燃焚烧的限值,需对污泥处理工艺和脱水方式加以改进;污泥处理过程中含氯药剂的加入使得Cl-含量波动较大,焚烧时需加强对二英的监测;17家印染企业污泥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江苏省城市污泥重金属平均含量,但Zn的含量却远高于评价标准.本文可为江苏省印染污泥焚烧及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9.
江苏洋口港地区是江苏沿海开发重点建设的深水港区,水质优良的地下水是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近期获得的钻孔剖面地层对比数据资料,沿水文径流剖面分层采集水样,通过识别地表水、各含水层地下水的环境同位素(δD、δ~(18)O、~3H、~(14)C)组成指纹特征,以揭示研究区地下水的形成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现代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大气降水在补给地下水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蒸发过程;研究区深层地下水的放射性~(14)C年龄主要为15000~26000 a,其稳定同位素δ~(18)O、δD值比现代降水低,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大理冰期)的盛冰期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含水层的氘、氧、碳同位素分布具有明显的呈层性,随着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加,地下水中的δD、δ~(18)O值呈下降趋势.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紧密,可更新能力较强;深层地下水径流缓慢,总体上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可更新能力弱.江苏沿海平原天然地下水流动是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伴随着冰退、海平面上升而调整到目前的模式.末次盛冰期以来的自然地理及地质发展史,决定着研究区第四系地下水流系统的演变格局,现代人类活动加强了浅层与深层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研究在高强度开发地下水条件下的区域水文循环特征,可为沿海地区地下水演变机理和调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0.
我国水资源“农转非”驱动因素的时空尺度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利用效益最大化,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关键议题。论文选取影响水资源"农转非"的9个因素,采用2003—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岭回归法测度各因素作用程度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产业结构变化、城镇化发展是主要推动因素,综合作用达0.53;随时间推移,各因素的作用差异较大。2空间尺度上,全国范围内,产业结构变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正向作用是0.32和0.21;极度缺水区,产业结构变化、生态环境改善、节灌率和人均水资源量的正向作用明显;中度缺水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系数是0.56;轻度缺水区,城镇化发展和有效灌溉率的影响程度为0.33和0.30;GDP是丰沛区的关键促进因素。3从时空尺度看,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是主要约束因素。4各因素在不同时点、不同区域的作用方向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