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317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854篇
基础理论   136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109篇
社会与环境   103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测定了中国北方5个群体(青岛、烟台、兴城、大连、丹东)菲律宾蛤仔体内Cu、Pb、Zn、Cd含量,研究了4种重金属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与遗传杂合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Cu和Zn、Cu和Cd、Zn和Cd具有显著的相关性;Cu和Zn相关系数最大为0.9832,线性方程为:Czn=5.207Ccu-7.5816;Cu、Zn、Cd与杂合度相关系数为正,bp与杂合度相关系数为负,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美国采用低成本、基于计算的材料设计技术,研制出既能取消有毒的防护涂覆工艺,又能作为结构载体用的Ferrium(R) S53高强、高韧耐蚀不锈钢.Ferrium(R) S53不锈钢可以"非正式地"替代通常用于制造航母舰载机结构部件的非不锈钢.美军在新的航母舰载机合金研制中借助QuesTek公司基于计算的材料设计工具,将显著地提升海军武器平台系统性能,改善系统安全性,减轻环境危害.  相似文献   
993.
二株假单胞菌的疏水性及其对菲的降解能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到 2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细菌GF2和GF3,初步鉴定均为假单胞菌属 (Pseudo monas)细菌 .根据细菌在烃 -水两相体系中的细胞数量研究了GF2和GF3菌株的表面疏水性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同时对GF2和GF3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降解菲的效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GF2和GF3表面疏水性随培养时间、温度及pH值的变化而变化 ,GF3的疏水性 ( 74 8% )大于GF2 ( 5 8 6 % ) .在 2 5℃下培养 7d ,GF2和GF3对菲 ( 2 5 0mg·L-1)的降解率分别达到 85 6 %和 10 0 % .  相似文献   
994.
多环芳烃(PAH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和生物累积效应,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鉴于我国北方地区湖泊众多,且受人为活动影响日益加剧,收集了我国北方30个湖泊沉积物中的PAHs数据,分析了 PAHs的历史变化、空间分布和生态风险,阐述了 PAHs对人为排放和削减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北方湖泊沉积物中ω(PAHs)在18...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浸出特性试验,分别以去离子水和3种不同pH值的酸性缓冲溶液作浸取剂,研究5种重金属Cu、Zn、Pb、Cd、Ni与F在密相法、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钙基脱硫灰中的质量浓度分布情况及浸出规律.结果表明,烧结烟气钙基脱硫灰不具有腐蚀性,其重金属和F-的浸出量与浸出液pH值密切相关,易在酸性条件下浸出,脱硫灰自身的碱性对其重金属等微量元素的浸出质量浓度亦有较大的影响.烧结烟气钙基脱硫灰中微量元素的质量浓度均远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规定值,不属于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脱硫灰中Pb2+、Ni2+、Cd2+的浸出质量浓度稍高于西德的固体废弃物填埋标准,在脱硫灰处置时应关注其中Pb、Ni、Cd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996.
利用离子交换实现生活污水超滤膜滤后出水中低浓度氨氮的富集回收。通过静态实验,考察了pH波动、阳离子存在(Ca2+、Mg2+)和离子吸收剂种类对氨氮回收利用的影响。钙、镁离子显著降低了强酸树脂和改性沸石的氨氮吸收量,而对天然沸石影响较小。实际生活污水经超滤膜去除碳源后出水的柱式动态实验表明,污水中钙、镁等阳离子的存在极大抑制了强酸树脂的氨氮富集效果,而天然沸石虽然具有吸收选择性,但吸收量低、难以解吸完全。实现膜浓缩出水中低浓度氨氮高效回收利用,需要找到兼备良好选择性和再生性能的吸收剂,或者研发适当的预处理技术消除杂质阳离子的干扰。  相似文献   
997.
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包气带向上迁移到地表或室内引发的蒸气入侵(vapor intrusion,VI)问题越发受到关注。以甲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实验,对粉砂介质包气带中甲苯蒸气发生的扩散、生物降解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砂介质中,甲苯蒸气扩散穿透70 cm土柱时间为24 h,甲苯蒸气在土柱内扩散10 d时,土柱达到短暂的稳态平衡;12~30 d时,处于动态平衡;30~60 d时,土柱内甲苯蒸气浓度下降速率发生变化,土柱内O2体积分数下降了8%,CO2体积分数增加了6%;60 d时,甲苯蒸气基本被降解。说明覆盖一定厚度的粉砂对甲苯蒸气的迁移有比较好的阻滞和生物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为系统研究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器入口参数与反应温度对脱硝性能的交互作用,基于E-R机理,通过建立SCR脱硝反应一维模型,结合燃煤电厂调峰实际运行数据设定入口参数界限,利用MATLAB数值仿真,分别对反应温度同氨氮摩尔比(NSR)、入口NO质量浓度和入口速度对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的耦合效应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入口参数对最佳反应温度影响较大;偏离最佳反应温度越多,NSR对氨逃逸率影响程度越低,NSR>1时,脱硝性能对NSR敏感性降低;增大入口NO质量浓度可改善整体脱硝性能,当入口质量NO浓度为1 050 mg·Nm−3时 ,脱硝效率可达82.42%,氨逃逸率低至0.33%;入口速度与反应温度的交互作用最大,降低入口速度可拓宽催化剂高活性温度窗口,显著提升脱硝性能,将入口速度由7 m·s−1降至1 m·s−1,最佳脱硝效率由69.32%升至89.17%,最低氨逃逸率由8.11%趋近于0;燃煤电厂调峰运行负荷上升会导致脱硝效率下降和氨逃逸加剧。该研究结果可为燃煤电厂SCR脱硝性能的整体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市政污泥年产量大,研究其热解机理和碳形态转化可为实现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热重、动力学拟合、红外光谱 (FTIR)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等检测和分析方法,对市政污泥热解特性、活化能变化和含碳官能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政污泥热解过程中含碳官能团的生成在不同的阶段存在差异,进一步采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 (KAS) 法、Flynn-Wall-Ozawa (FWO) 法和Friedman法进行动力学分析,其活化能结果显示在转化率为0.40~0.70时,市政污泥热解速率加快,污泥中含碳官能团加速发生热解转化。FTIR和XPS结果表明,在400 ℃以下时,醇羟基的分解是导致污泥结构中羟基减少的主要原因。在400 ℃时,酚羟基和C=O键相对质量分数最多,而在500 ℃时,羧基和C-O键相对质量分数最高。C=C键和C-N键随温度升高持续减少,C-C结构则先减少后增加,在500 ℃时相对质量分数最低,而芳香结构随温度的上升持续增加。在400~600 ℃内,污泥残炭的含碳氧官能团较多,吸附性和稳定性较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市政污泥热解机理及碳形态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此“双碳”背景下,我国场地修复行业的目标已从单纯追求效率,转变为低碳减排与高效修复并重。这一转变对未来的污染场地修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需要全面融入低碳环境服务过程,注重风险管控、原位治理和节能降耗等。因此,在设计具体的修复路线时,应尽量实现修复过程节能降耗减排、逸散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和修复后土壤资源化利用等目标。基于这些要求,传统的原位热脱附技术将面临降低能耗的严苛挑战,多相抽提技术将面临设备节能降耗挑战,增溶脱附技术将面临材料研发绿色节能挑战,土壤淋洗技术将面临药剂绿色挑战等。为实现将低碳目标贯彻污染场地修复过程这一目的,针对性的措施和技术包括:技术装备的低碳运行、使用人工智能修复装备、碳排放智能监测计算、场地大数据分析技术、可持续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位风险阻隔技术、多参数实时原位监测技术和土壤生态碳汇技术等。上述方面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将有望成为未来污染场地修复中新装备及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