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306篇
安全科学   205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850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85篇
灾害及防治   7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91.
采用纤维膜三相液相微萃取(HF-LLLME)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偶氮染料氧化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小分子羧酸甲酸、乙酸、草酸、乳酸、丁二酸、柠檬酸、苹果酸进行了测定。以pH值为7.2的230 mmol/L磷酸二氢钠、115 mmol/L四硼酸钠和0.5 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为缓冲液,分离电压-12 kV,检测波长200 nm的条件下,10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三相液相微萃取以磷酸三丁酯(TBP)为有机相,供体相pH为2.5,接收相pH为12.0,萃取时间为45 min,将萃取接收相直接进行毛细管电泳(CE)测定,富集倍数在7~67之间。样品相中7种有机酸的质量浓度在5 mg/L~1 000 mg/L的范围内与电泳峰面积呈良好线性(r2>0.999 1),方法的检出限为0.09 mg/L~0.54 mg/L。运用该法对TiO2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进行测定,检测到的4种羧酸的投加回收率在93%~110%之间。  相似文献   
792.
研究了氯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细胞内含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抗氧化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膜脂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氰菊酯暴露下,藻细胞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抑制程度随氯氰菊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氯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72h半效应浓度(EC50)为4.89mg·L-1.藻细胞所有生理生化指标对氯氰菊酯响应迅速,在暴露初期较为敏感,24h后趋于平稳.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中等浓度组(3.2,5.6mg·L-1)上升趋势最为显著.SOD活性则呈现出低浓度(1.0,1.8mg·L-1)促进、高浓度(>3.2mg·L-1)抑制效应.氯氰菊酯可使藻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氯氰菊酯浓度越高,藻体内MDA含量越高.研究结果表明,对藻细胞SOD活性的抑制及膜脂过氧化可能是氯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产生毒害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3.
为掌握“十三五”期间湖南省资江流域锑污染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2016—2020年该流域水质锑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分析锑污染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资江流域锑污染整体有较明显改善,尤其资江干流下游益阳市内的锑污染明显减轻,由2016年的超标率100%到2020年全部实现达标,各断面锑的质量浓度最大降幅达55.5%。资江支流中,2020年邵水断面锑质量浓度年均值较2018年下降了13.1%。资江流域的娄底、邵阳和益阳市均采取了一系列锑污染防治措施,使得资江流域锑污染整体有较明显改善。但资江支流中邵水和平溪江污染最重断面锑质量浓度年均值仍有超标,建议“十四五”期间加强流域内涉锑企业和历史遗留污染的治理,力争尽早实现资江全流域水质的全面达标。  相似文献   
794.
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在五里湖中的重金属富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2003年2~3月采自五里湖水域代表样点的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及用于对照的水样、底泥中重金属的测试,初步得出了Zn、Cu、Pb、As和Cd在这3类样本中的浓度范围。虽然水样中各重金属均未超过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 89),但底泥和背角无齿蚌的结果显示出Pb,特别是Zn、As的污染比较明显。背角无齿蚌作为生物指示物观察和评价该水域Zn、Cu、As、Pb、Cd的污染状况是可行的。结果反映该水域已不适用于渔业生产。作为食用贝类,其Pb、Cd,特别是Zn、As的残留有可能带来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795.
火灾中摩擦火花和热表面引燃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摄影和热点偶等方法在一个有磨削轮的容器中研究了机械摩擦火花和热表面的引燃能力。在本研究中发现,对于某些材料,如碳钢等,由摩擦产生的磨屑可以被周围空气中的氧氧化而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使屑粒温度升高,达到白热程度。通常我们把一簇这样的颗粒中做“摩擦火花”。  相似文献   
796.
为了推动安全领导力的研究,使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安全领导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其未来研究方向。结果表明:目前安全领导力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安全领导力对安全绩效或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和不同领导类型对安全绩效或安全行为的影响;对安全领导力的研究方法多为问卷调查法;安全领导力的未来研究方向应集中在安全领导行为构成研究、安全领导力测评量表开发以及安全领导力修炼3个方面。  相似文献   
797.
采用振荡培养法和CO2生成量法对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初级和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进行了评价.采用振荡培养法测得的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在降解5 d后的初级好氧生物降解率分别为98.95%、97.55%和93.60%; 采用CO2生成量法测得的14 d后的最终好氧生物降解率分别为80.18%、77.78%和95.80%.依据不同评价标准得出3种羟肟酸都具有良好的初级和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属于易降解类物质.  相似文献   
798.
靳春玲  李燕  贡力  田洁  张鑫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3):1466-1476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立包含健康之河、平安之河、富民之河、和谐之河、文化之河、宜居之河6个层级的幸福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Unascertained measure theory,UMT))与障碍诊断模型,以黄河甘肃段、宁夏段、内蒙古段为例,分析其2015-2019年幸福河建设绩效并分别对阻碍幸福河建...  相似文献   
799.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易富集于河豚鱼和螺类体内,在我国沿海食用螺类中毒事件常有发生。在我国近海采集螺类及河豚鱼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河豚毒素。2018年,在浙江和江苏近海织纹螺(Nassarius spp.)体内多检出河豚毒素,在福建宁德东风螺(Babylonia sp.)体内含量最高,为5.35 mg/kg。我国螺类河豚毒素污染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和江苏近岸海域,且春、夏季是毒素污染高发期;在山东近海偶有检出;在辽宁、广东、广西和海南近海未检出。天津和辽宁近海河豚鱼体内河豚毒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00.
徐勇  盘钰春  邹滨  郑志威  郭振东 《环境科学》2024,45(3):1615-1628
在区域和植被类型尺度上定量厘定气候因子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长季植被GPP(GPPGS)的直接、间接和综合影响,可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植被资源管理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利用MODIS GPP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结合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探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GPPGS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通径分析揭示气候因子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和不同类型植被GPPGS变化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综合影响.结果表明:①2000~202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GPPGS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以C计,下同)为2.70 g·(m2·a)-1P<0.01).不同类型植被GPPGS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其中,灌丛上升速率最高,为3.31 g·(m2·a)-1,栽培植被上升速率最低,为2.54 g·(m2·a)-1.②长江中下游地区GPPGS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比为88.11%.不同类型植被GPPGS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比均大于84%.③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最高气温对植被GPPGS的直接影响呈显著正向影响(P<0.05),而太阳辐射呈不显著正向影响(P≥0.05).最高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对植被GPPGS的间接影响均呈非显著负向影响(P≥0.05).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综合作用下,降水和最高气温对植被GPPGS呈不显著正向影响(P≥0.05),而太阳辐射对植被GPPGS呈不显著负向影响(P≥0.05);不同植被类型上,降水是影响栽培植被GPPGS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最高气温是影响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草丛GPPGS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④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GPPGS变化主要受最高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降水的直接影响对植被GPPGS变化的主导区域占56.72%.研究结果可为量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固碳潜力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制定因地制宜的生态恢复治理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