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1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1293篇
安全科学   688篇
废物处理   87篇
环保管理   307篇
综合类   3187篇
基础理论   589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203篇
社会与环境   313篇
灾害及防治   18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7 毫秒
51.
共振腔消声器在煤矿风井噪声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矿风井噪声产生的机理与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共振腔消声器治理风井噪声的新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方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以应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2.
确定机动车排放因子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丽辉  高原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91-192
介绍了确定机动车排放因子的几种方法,即台架测试法、模式计算法、实际行驶工况测试法、公路隧道法,并简要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53.
从自燃煤矸石中提取聚合铝铁(PAFC)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盐酸酸浸的方法从自燃煤矸石中提取聚合铝铁,对煤矸石的粉碎粒径、酸浸盐酸的浓度及用量、酸浸的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100g自燃煤矸石中,可提取19.85g固体聚合铝铁,成品的Al2O3含量33%、Fe2O3含量16%、盐基度70%。  相似文献   
54.
粘性压力成形技术是金属板材成形领域里新近出现的一种先进的加工工艺。对双面施放粘性介质的板材胀形进行了模拟研究 ,在双面施放介质的板材粘性介质胀形时 ,排放孔位置分布对毛坯成形过程有明显的影响。排放孔位置分布的不同造成模腔内介质的速度场不同 ,进而导致板材不同部位的流动速度的方向大小发生变化 ,最终使成形件的厚度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55.
以“尾钉”为例 ,分析高温合金的难切削工艺特点 ,设计合理可行的冷挤压工艺  相似文献   
56.
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氧利用率高的多级环流曝气小型实验装置上,对某种石油化工排放污水进行了生化处理性能实验。分别利用间歇和连续两种装置进行污水的处理,均得到了良好的试验结果。间歇实验探索了污水降解与系统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的对比,摸索出了两者之间的初步关系。连续实验表明,污水的停留时间在3-5h时,出水COD可以降到80mg/L以下。  相似文献   
57.
以旅游城市环境系统的综合性、多目标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出发,提出用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规划(IFMOP)模型来解决旅游城市 环境规划优化问题。通过建立旅游城市环境不确定性模糊多目标规划系统模型(IFMOPMTCE),使旅游城市环境系统的特性在模型建立和求解过程中得以充分反映,同时也有效地协调了环境经济等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该研究为旅游城市环境规划工作提供了一种较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58.
煤中易挥发有毒痕量元素及其在燃烧过程中的行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综述了煤中易挥发有毒痕量元素汞、砷、硒在煤中的赋存形式 ,在燃烧过程中的蒸发和化学反应等行为 ,指出了在目前研究燃煤过程中有毒痕量元素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努力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
对应用异烟酸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氰化物的方法进行了补充和改进,提高了海水氰化物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南京北郊大气PM_(2.5)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浓度及来源特点,在冬、夏季分别采集PM_(2.5)样品,还同步收集臭氧(O_3)浓度与相对湿度(RH)数据,分析了PM_(2.5)、有机碳(OC)、水溶性有机碳(WSOC)浓度特征,并对WSOC冬、夏季来源及其二次来源差异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南京北郊冬季大气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夏季且来源更复杂,与冬季静稳的天气条件及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排放较严重有关.冬季PM_(2.5)平均值为(136.7±42.4)μg·m~(-3),OC、WSOC浓度分别为(13.4±4.4)、(8.5±3.1)μg·m~(-3);夏季PM_(2.5)、OC、WSOC平均浓度分别为(61.5±14.6)、(6.7±2.1)、(4.6±1.7)μg·m~(-3).冬、夏季WSOC/OC值分别为67%±20%、69%±13%,且二次有机碳(SOC)与WSOC显著正相关,说明二次来源对WSOC有显著影响.冬季WSOC与O_3的负相关性不显著,与RH显著正相关;而夏季WSOC与O_3、RH的相关性正好与冬季相反,说明冬、夏季二次WSOC形成途径存在差异.冬季二次WSOC可能主要来自液相氧化,夏季可能主要来自光化学氧化.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定南京北郊冬、夏季WSOC分别主要来源于二次来源和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和扬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