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1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1032篇
安全科学   444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266篇
综合类   2153篇
基础理论   492篇
污染及防治   585篇
评价与监测   226篇
社会与环境   249篇
灾害及防治   16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sis as a green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due to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Vesicle Cd Se nano-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 a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a gas template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a variety of methods. The vesicle Cd Se nano-semiconductors displa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the photodegradation rate of78.824% was achieved by vesicle Cd Se, which exhibited an increase of 31.779% compared to granular Cd Se. Such an exceptional photocatalytic capabilit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unique structure of the vesicle Cd Se nano-semiconductor with enhanced light absorption ability and excellent carrier transport capability. Meanwhile, the large surface area of the vesicle Cd Se nano-semiconductor can increase the contact probability between catalyst and target and provide more surface-active centers. The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s are analyzed by active species quenching. It indicates that h+and UO_2~-are the main active species which play a major role in catalyzing environmental toxic pollutants. Simultaneously, the vesicle Cd Se nano-semiconductor had high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掌握太阳风暴对短波电子装备性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太阳风暴的表现形式,并从作用距离、目标检测、定位精度等方面给出太阳风暴对短波超视距雷达、短波通信等装备的影响。结果电离层SID、电离层暴可造成短波通信中断,短波通信可用频段变窄。电离层强吸收可降低天波超视距雷达作用距离和目标定位精度,电子浓度、电离层虚高快速变化影响超视距雷达检测性能和定位精度,负相电离层暴使天波超视距雷达可用频段严重变窄。地球磁暴期间,电磁场突变产生的强电压和电流有可能烧毁用于天、地波超视距雷达的电子设备。电离层非规则现象对超视距雷达有严重影响。结论太阳风暴对电子装备性能有利有弊,要分别对待。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太阳风暴的影响,在出现太阳风暴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3.
用Micaps实时资料、CPAS卫星反演分析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ECMWF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PUP产品资料,对2015年12月1日夜间至2日凌晨沈阳地区罕见冬季降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及大气微物理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并结合沈阳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得出本次降雨过程在厄尔尼诺正在发生的背景下,为常见的高空槽转东北冷涡型,水汽、动力等微物理作业条件也适合于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给出了相应的作业指导参数,为沈阳地区今后在冬季降雨天气过程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4.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排放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燃烧过程,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过程排放的CO2对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燃烧过程排放的CO2,分析了CO2捕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优劣性和适用性,并归纳了CO2捕集技术的研发趋势.结果表明:CO2捕集技术主要包括燃料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为了有效缓解因CO2排放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及社会问题,后续需要进一步降低CO2捕集技术的成本以及通过立法以约束企业的CO2排放行为.  相似文献   
145.
目的针对飞行器环境适应性设计不足的现状提出对策。方法分析飞行器环境适应性设计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不足,以某电气设备为对象开展应用研究。结果提出环境适应性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设计原则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对策。环境适应性设计应采用环境仿真和验证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并逐步形成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结论飞行器环境适应性设计应采用系统工程的思路,覆盖产品层级、环境因素和研制阶段。技术手段方面应大力推进环境仿真研究和应用,建立产品环境适应性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146.
铝合金-丁腈橡胶航空带垫卡箍典型环境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典型环境对丁腈橡胶-铝合金带垫卡箍的损伤效应。方法通过模拟铝合金-丁腈橡胶航空带垫卡箍使用时的装配结构和应力状态,应用GJB 150A—2009中的湿热和太阳辐射两种典型老化环境,采用宏观形貌观察、卡箍保持力测试和橡胶衬垫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带垫卡箍的性能劣化过程。结果带垫卡箍在湿热和太阳辐射环境中老化50 d后,卡箍橡胶衬垫表面出现大量微孔缺陷,拉伸性能大幅降低,导致卡箍保持力分别下降了35%和51%。结论带垫卡箍在模拟装配状态下进行湿热和太阳辐射环境暴露实验,卡箍橡胶衬垫内部结构由致密逐渐变得疏松,部分碳碳双键发生氧化交联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聚合物的交联密度,材料硬度提高,回弹性能减弱,橡胶衬垫对芯轴的包裹能力降低,导致卡箍保持力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47.
介绍了HAZOP在某石化公司双峰聚乙烯装置的评估结果,提出在有效辨识出潜在安全风险后,利用HAZOP评估结果及时修正工艺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参数控制等,从而提高化工装置工艺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8.
近年来,灰霾天气对本溪地区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由霾引发的环境污染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对灰霾天气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就尤为重要.文章运用本溪地面观测2012-2014年本溪市、本溪县、桓仁县3个国家基本站的观测资料,对霾日进行筛选和统计,分析本溪地区霾日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溪地区霾日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014年霾日数增长迅速.本溪地区冬半年霾日明显多于夏半年,两县霾日少于市区,空气质量优于市区.  相似文献   
149.
基于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和全球天气精准预报网的大气质量和气象数据,以四川盆地东北低山丘陵区典型城市南充市主城区为例,检验了细颗粒物(PM_(2.5))浓度的概率密度分布,发现其接近对数正态分布,由相关分析确定了PM_(2.5)浓度的主要相关因素为CO、NO_2(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0.55,P0.01),再通过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的日数据的逐步回归筛选出最优的回归指标和模拟方程(决定系数R_(adj)~2为0.68,P0.05),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数据验证表明模拟效果较好(拟合优度为0.64,相对误差15.48%);最后根据时序插值、浓度和IAQI(PM_(2.5))的时段均值发现PM_(2.5)浓度在年际上有降低趋势;在季节上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PM_(2.5)浓度在1月和6月分别呈现出年内的峰值和谷值,5、10月出现了阶段性峰值,尤其是5月;IAQI(PM_(2.5))的季节变化与浓度变化规律相似;且PM_(2.5)与PM_(10)比值的均值为0.67,表明现阶段南充市主城区大气污染物中细颗粒物占有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150.
文刚  朱红  黄廷林  赵建超  任崴  徐向前 《环境科学》2016,37(11):4228-4234
地下水源中真菌大量繁殖会产生嗅味,引发毒性反应以及产生大量肉眼可见的絮状物,严重影响供水水质.以地下水源中3种优势真菌木霉属、青霉属、枝孢属为研究对象,以氯为消毒剂,通过研究真菌孢子胞内物质泄漏,胞外三磷酸腺苷(ATP),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增加及孢子形态变化,探明了氯灭活3种真菌孢子的效能与机制.结果表明,氯灭活真菌孢子符合一级动力学,满足Chick模型,3种真菌的耐氯性为:木霉属青霉属枝孢属,真菌孢子尺寸越大,亲水性越强,灭活效果越好.氯灭活后,胞内物质泄漏,胞外特征物质(ATP、DNA、蛋白质)显著增加;氯对细胞表面破坏严重,灭活后真菌孢子凹陷,表面褶皱.综上所述,氯首先作用于孢子表面,降低孢子的可培养性,进一步作用使细胞的通透性屏障受损,导致胞内特征物质释放,以致孢子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