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14篇 |
免费 | 309篇 |
国内免费 | 132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2篇 |
废物处理 | 204篇 |
环保管理 | 300篇 |
综合类 | 2459篇 |
基础理论 | 614篇 |
污染及防治 | 1056篇 |
评价与监测 | 224篇 |
社会与环境 | 179篇 |
灾害及防治 | 2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198篇 |
2021年 | 215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52篇 |
2018年 | 166篇 |
2017年 | 210篇 |
2016年 | 222篇 |
2015年 | 276篇 |
2014年 | 283篇 |
2013年 | 383篇 |
2012年 | 343篇 |
2011年 | 345篇 |
2010年 | 267篇 |
2009年 | 233篇 |
2008年 | 266篇 |
2007年 | 234篇 |
2006年 | 208篇 |
2005年 | 165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142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120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41.
周年磷肥旱季集中底施对玉-稻轮作磷肥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玉米-晚稻水旱轮作是近年来南方稻区种植制度变化下出现的新型两熟制模式。明确两季作物间磷肥的合理分配对玉-稻轮作作物产量与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对玉-稻轮作养分高效与高产协同实现,及丰富对水旱轮作前后季作物养分利用关系的认识具有理论意义。采用春玉米-水稻周年轮作田间试验,根据晚稻季磷肥前移至玉米季做底肥施用的比例及周年施磷量,设置7个磷肥施用处理,分别为两季作物均不施磷(P_0)、两季作物均按常规方法施磷(P_1)、1/3晚稻季磷肥前移(P_2)、2/3晚稻季磷肥前移(P_3)、全部晚稻季磷肥前移(P_4)、全部晚稻季磷肥前移且周年总施磷量减少15%(P_5)、全部晚稻季磷肥前移且周年总施磷量减少30%(P_6),分析了不同施磷处理作物产量、磷素吸收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变化。与P_1相比,P_3与P_4处理显著提高了晚稻花后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及晚稻产量,且其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4.87%和6.74%;P_5处理晚稻产量与P_1处理差异不显著,但P_6显著降低了晚稻产量。晚稻季磷肥前移施用明显促进了玉米及晚稻对磷素的吸收,显著降低了磷素的表观盈余量。与P_1处理相比,P_2、P_3、P_4处理两季作物周年土壤磷素依存率分别减少了11.63%、26.47%与22.08%。从磷肥利用效率看,P_4处理的磷肥周年累积回收效率、农学利用效率、偏生产力及磷肥产量贡献率均显著高于P_1处理,分别提高了102.46%、194.83%、6.73%与176.16%。与P_1处理相比,P_5处理周年磷肥产量贡献率及农学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但分别提高了其磷肥回收效率与偏生产力32.56%和58.05%。玉米季施用的磷肥对晚稻有明显的后效作用,且比晚稻季施用磷肥具有更高的磷肥利用效率。所以在春玉米免耕复种晚稻时,可将晚稻季的磷肥全部前移至玉米季施用,并可减少15%周年施磷量。 相似文献
142.
实验证实碱片-离子色谱测定大气中硫酸盐化速率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最低检出浓度可达0.1mg/L,可替代碱片-重量法测定。 相似文献
143.
安徽省是一个特殊的中强地震区,地震活动呈现华北、华南两大地震区的过渡特征。通过分析安徽省的重力异常及航磁异常资料,认为中强震往往发生于正负重力或航磁异常的交接部位;重力、航磁异常等值线梯级带上,莫霍面、磁性层上界面等深线的梯级带上;重力、航磁异常等值线的拐折部位,莫霍面、磁性层上界面等深浅的拐折部位。对这些结论提出了分析模式,并作了地震构造解释。最后,根据这些结论,预测了未来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144.
Hosein Ghaedi Payam Kalhor Ming Zhao Peter T. Clough Edward J. Anthony Paul S. Fennell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22,16(7):92
145.
146.
在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水环境污染已严重制约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探究农村地区水污染的成因,寻求解决污染的对策已十分迫切。本文在对江苏省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现阶段江苏农村发展过程中水污染的形成机理,包括经济发展因素、社会公众因素、政策法规因素,并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7.
土壤是甲烷(CH4)重要的源和汇.氮沉降和降水格局变化正在急剧改变土壤碳循环,进而可能对土壤CH4通量造成深刻影响.高寒生态系统是巨大的碳库,对氮沉降和降水变化十分敏感.然而,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短期实验上,缺乏对长期氮沉降和降水变化背景下CH4通量的响应及其调控因素的认识.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搭建模拟氮沉降和降水格局改变实验平台.基于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2020年生长季(5-10月)土壤CH4通量.结果显示,高寒草原土壤呈CH4的汇.氮添加没有显著改变生长季和植物生长高峰CH4通量.然而,降水变化显著改变了生长季和植物生长高峰CH4通量,其中降水增加(+50%降水)降低了CH4的吸收(分别为–16%和–45%),降水减少(–50%降水)增强了CH4的吸收(分别为+73%和+33%).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植物属性和功能基因丰度相比,土壤环境因子主导了CH4通量变化(解释率>90%).其中CH4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在未来全球变化情景下,降水格局改变更能调节青藏高原高寒草原CH4通量的变化.(图6表1参37) 相似文献
148.
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之废料。本文利用煤矸石制备出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探讨了Fe^3+的稳定性与溶液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溶液的离子强度越大,则产生Fe(OH)3沉淀时的PH越高。研究了PAFC水解产物的ζ电位及絮凝效果随PH的变化情况,比较了PAFC、PAC和PFS的除浊性能,PAFC在PH为7.0-8.2范围内除浊效果最佳,PAFC的除浊效果优于PAC。 相似文献
149.
150.
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对 Hg2+的捕集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含Hg^2 废水作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几个影响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去除水中Hg^2 的因素,实验表明:(1)pH值对Hg^2 的去除率影响不大;(2)水中某些二价离子的存在不仅不会消耗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的用量,而且会促进螯合体MHM-Hg^2 絮凝沉淀,Hg^2 的去除率在99%以上,而一价金属离子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3)Hg^2 和致浊物质会互相促进彼此的去除,浊度的去除率在98%以上,Hg^2 的去除率在99%以上;(4)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对重金属离子具有选择性,可将部分重金属离子从其它离子中分离开、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