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0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160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149篇
环保管理   178篇
综合类   1661篇
基础理论   469篇
污染及防治   988篇
评价与监测   137篇
社会与环境   92篇
灾害及防治   1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91.
清洁化生产IGCC装置大有前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GCC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迅速推广的可实现清洁化生产的工艺技术。由于可以处理炼油生产中的劣质产品如沥青、渣油和高硫石油焦等,炼油厂要实现清洁化生产,以石油焦做气化原料的IGCC装置会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892.
城市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收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便于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收集,文中将垃圾分为资源垃圾、有机质垃圾、有毒有害拉圾、特殊垃圾及其他垃圾,并和归纳了各类垃圾的行之有效的书信方法,指出了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法化、资源化和无源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93.
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的发展历程,国际社会在保护臭氧层合作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提出了今后国际合作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相似文献   
894.
上海市郊河流底泥氮磷释放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上海市郊河流底泥有很高的氮、磷负荷。为了研究底泥氮、磷释放规律,取一定量的新鲜底泥在室内进行通气和厌气培养试验;同时,用鱼塘底泥作对照。结果表明:(1)厌气条件下,底泥NH3-N释放速率和释放量高于通气条件,培养液NH3-N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峰值水平;通气条件下,由于硝化作用较强,培养液NH3-N含量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2)厌气条件下,底泥水溶态磷的释出量远远高于通气条件。厌气条件下释放的正磷酸盐大部分源自Fe-P的还原解吸。(3)鱼塘底泥氮、磷释放量高于河流底泥,但其氮、磷负荷却非最高,这与其含有大量的易降解性有机质有关。  相似文献   
895.
分别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改性膨润土,研究了制备有机膨润土的适宜条件及其对吸附对对硝基苯酚性能的影响。25℃时,CTMB-膨润土和CPC-膨润土对对硝基苯酚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75mg/g,远大于原土的饱和吸附量(125mg/g)。pH〉7时,有机膨润土吸附处理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都在85%以上,比原土的去除率(8.6%)大9倍,通过X-衍射、红外光谱分析、比  相似文献   
896.
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法模拟超塑性恒压充模胀形过程,给出了材料质点的流动轨迹和不同时刻的胀形件剖面形状,分析了模具几何形状参数对单元贴模次序、贴模部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7.
纳米TiO2光催化-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高田  校华  曾旭  徐静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9):1444-1450
采用纳米"TiO2光催化-SBR"联合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实验所用装置为自行设计的"TiO2光催化-SBR"装置,利用偶联剂法将纳米TiO2附着于聚丙烯多面小球表面作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阶段以催化剂使用量、pH值和溶解氧(DO)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最佳处理工况为1000个催化剂填料、pH值为8.0、溶解氧浓度为4.0mg·L-1;在SBR处理阶段主要考察反应器曝气时间以及沉淀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其最佳曝气时间和沉淀时间分别为2.5h、1h.实验结果表明,最终出水的色度、CODCr和BOD5去除率分别为90%、85%和94%.  相似文献   
898.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ir pollutants in urban street canyo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sidents’ health. However, the vertical air quality in urban street canyons has rarely been assessed using field observations obtained throughout the year.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easonal and annual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and PM10), CO, NO2, SO2, O3, air quality index, and their responses to microclimatic factors at three height levels (1.5, 27, and 69 m above street level) in an urban street canyon. The PM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at 27 m than at 1.5 m in winter, whereas the situation was reversed in other seasons. It was found that photochemical pollutants such as NO2 and O3 were the primary pollutants in the urban street canyon. The days on which O3 was the primary pollutant at the height of 1.5 m accounted for 81.07% of the entire year. The days on which NO2 was the primary pollutant at the height of 27 and 69 m accounted for 82.49% and 72.33% of the entire year, respectively. Substantial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NO2 and O3 were found at the height of 27 m than at 69 m. In-canyon concentrations of NO2 and O3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air temperature, wind speed, and wind direction, which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and pollutant dispersion.  相似文献   
899.
对苏南地区志留—第三系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力学性质测试,包括岩石抗压强度、抗张强度、抗剪切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值。测试结果表明,苏南存在多个岩石力学突变层;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主要为岩石类型、组构、结晶程度和受力方向等。本文还讨论了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节理形成机制和应力转化过程。节理形成通常与岩石中各种缺陷有关,在缺陷处应力易于集中。节理具有多种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900.
泉州市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福建省泉州市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方法和结果。调查结果表明 :(1)泉州市原野γ辐射剂量率为 72 .3~ 16 5 .1n Gy/ h,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为 111.5 n Gy/ h和 110 .9n Gy/ h,高于福建省的平均值 (分别为 92 .6 n Gy/ h和87.1n Gy/ h) ,是 UNSCEAR1982年报告中给出的世界陆地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加权均值 (5 0 n Gy/ h)的 2 .2 2倍。(2 )泉州市道路γ辐射剂量率测值范围为 6 5 .8~ 14 9.5 n Gy/ h,均值 113.7n Gy/ h,略高于福建省均值 10 6 .4 n Gy/ h。 (3)泉州市建筑物室内天然γ辐射剂量率测值范围为 12 8.9~ 2 86 .3n Gy/ h,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 190 .7n Gy/ h和 188.5 n Gy/h。不同建筑材料建筑物室内天然γ辐射剂量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花岗石房 >砖与混凝土房 >煤渣砖房 >砖木、土木房。(4)泉州市天然γ辐射、宇宙和线射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 1.0 5 m Sv、0 .16 m Sv和1.2 1m Sv,全区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 0 .76× 10 4人· Sv,0 .12× 10 4人·Sv,0 .88× 10 4人· Sv。(5 )土壤中 2 2 6 Ra、2 32 Th、4 0 K含量均值分别为 71.3Bq/ kg、6 8.8Bq/ kg、6 8.8Bq/ kg、94 3.7Bq/ kg。(6 )地下水中2 2 6 Ra、U、Th、Rn浓度均值分别为 31.9m Bq/ L、0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