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47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44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346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244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采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气气浮—生物接触氧化—膜分离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采油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满足热采锅炉进水要求。该法可年处理废水1.3×105m3,产水率按50%计,年节约新鲜水和废水回灌费用共计77.88万元,年节水效益为21.71万元。  相似文献   
52.
共代谢条件下丁基黄药的生物降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生物共代谢是降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重要方式。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了以丁基黄药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以及有共代谢基质存在下丁基黄药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共代谢显著提高了丁基黄药的降解率。在25℃条件下,以丁基黄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时,其降解率仅为43.1%;而利用葡萄糖作为共代谢基质,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0.20g/L时,振荡培养72h后丁基黄药的降解率可达65.2%;再加入微量的蛋白胨作为氮源后,丁基黄药的降解率可提高到73.5%;加入共代谢基质后微生物的适应期由原来的36h缩短至24h。共代谢是提高丁基黄药生物降解性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3.
生物处理单元采用水解酸化、多级串联接触曝气、连续流的除磷脱氮A2/O工艺,并辅以外排厌氧富磷污水侧流除磷,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具有强化除磷脱氮功能的污泥减量HA—A/A—MCO工艺。用该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发现,在SRT60d、进水COD316~407mg/L、NH4+-N30~40mg/L、TN35~53mg/L、TP8—12mg/L的条件下,出水COD≤18mg/L、NH4+-N≤2.1mg/L、TN≤10.3mg/L、TP≤0.44mg/L。研究还发现,水解酸化池处理产生的VFA能有效促进生物除磷脱氮,导致厌氧释磷量达57mg/L,进入化学除磷池的侧流液量仅相当于进水量的13%;系统最主要的脱氮形式是SND和缺氧反硝化,SND脱氮占脱氮总量的50%,缺氧反硝化占26%;HA-A/A—MCO系统有效实现了生物相分离,并利用生物捕食作用获得较低的污泥产率,0.1gMLSS/gCOD。  相似文献   
54.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nanomaterial impacts in the environ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owing concerns over the potential for unintended, adverse consequences of engineered nanoparticles (ENPs) in the environment have generated new research initiatives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ENPs. Almost nothing is currently known about the fate and transport of ENPs in environmental waters, soils, and sediments or about the biological impacts of ENPs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the bulk of modern nanotoxicogical research is focused on highly controlled laboratory studies with single species in simple media.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likely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nanomaterials and propose a strategy for making rapid progress in new research in ecological nanoscience.  相似文献   
55.
镍基催化剂对污泥微波热解制生物气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污水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的目标,在微波热解污水污泥基础上,进行了镍基催化剂对制取生物气效能影响的研究。采用元素分析对污泥元素进行检测,气/质联用分析(GC-MS)和气相色谱(GC)对热解生物气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镍基催化剂的添加对微波热解污水污泥制取生物气有较大促进作用。5%添加量与800℃热解终温条件下具有最佳催化效果:生物气中H2、CO产量最大,H2产量由29 g/kg增加到35.8 g/kg,提升23.4%,CO产量由302.7 g/kg增加到383.3 g/kg,提升26.6%;同时催化剂还能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降低热解终温,即5%添加量在700℃热解终温时可达到空白800℃时的产气效果;镍基催化剂主要在500~600℃时发挥催化作用,加快了H2和CO的释放。微波热解污泥制取的生物气具有产量大、富含H2与CO等优点,可推动污水污泥的资源化进程。  相似文献   
56.
运用Gambit软件建立了污泥好氧发酵堆体的多孔介质模型,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获得了堆体的通风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以及功能膜压差与透气量之间的关系,用Fluent软件分析了堆体不同截面形状及底部通风管数量对堆体通风均匀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通风管数量及截面几何形状提供理论依据。对上海奉贤区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发酵仓进行堆体流场模拟,确定堆体采用小拱形截面形状,堆高2 m,宽8 m,底部设置4条通风管,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7.
酶法降解偶氮染料刚果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温度、pH、酶量、刚果红浓度和双氧水浓度显著影响。为研究各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刚果红降解影响,提高刚果红的降解率,分别使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刚果红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灰盖鬼伞过氧化物酶降解刚果红的最适条件为:pH 5.0、32℃、酶量4.98 U、双氧水0.1 mmol/L、刚果红20 mg/L,此时刚果红最高降解率为34.84%。然后选双氧水浓度、刚果红浓度和灰盖鬼伞过氧化物酶量作为3个因素,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实验,用响应面法对刚果红降解进行优化分析,最后得到一个拟合度良好的二次多项方程模型(R2=0.9900)。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刚果红浓度和酶量是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双氧水与酶以及染料与酶之间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响应面分析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双氧水浓度0.15 mmol/L,刚果红浓度为27.21 mg/L,酶为2.0 7 U,在此条件下,刚果红降解率达58.13%。  相似文献   
58.
在高650 mm、有效容积1 280 mL的液固厌氧流化床单室无膜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研究了燃料电池串并联产电和有机污水处理性能,同时考察了电极面积、活性炭装填体积、温度等因素对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燃料电池串联,总电压等于3个单级电池的电压之和,约为2 100 mV,最大功率为0.12 mW,而单级电池最大功率为0.05 mW。并联时,输出电压为800 mV,和单级电池输出电压大体相当,而电流为单级电流的2倍。阳极面积增加1倍,产电量增大了30%;电压随活性炭装填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温度为40℃时,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9.
原铝生产流程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然而由其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也逐渐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计算了我国原铝生产不同年度的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分析了资源消耗和生产工序能耗等影响因素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各年原铝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电力和阳极效应导致的排放所占比重分别为68.5%和7.9%,其他影响因素所占比重均低于6%;与温室气体排放关联度最高的3个影响因素依次是电耗、煤气燃烧和石灰石煅烧,其值分别为0.937、0.899和0.893;在目前铝电耗和阳极效应控制水平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降低煤气的消耗,提高石灰石的使用效率,是实现原铝生产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0.

Purpose  

Nonpoint sources (NPS) pollu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cause for water quality impairment worldwide. To take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of both NPS pollution and in-stream atten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an inverse modeling approach and the load duration curve (LDC) method were combined for variable nutrient total maximum daily load (TMD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