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368篇
基础理论   110篇
污染及防治   248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针对银川东换流站现有的中开关连锁逻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 2 种解决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闭锁中开关重合闸方式简单可靠,但是无法克服线路侧边开关偷跳问题,而采用母线侧边断路器分相位置开入方式即可解决银川东换流站中开关连锁逻辑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2.
镉胁迫对苎麻(Boehmeria nivea)根系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Cd)是非必需和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可导致土壤受到Cd的严重污染,严重危及土壤环境或水环境。以苎麻为材料,采用模拟镉(Cd)污染盆栽培养法,选择21 d和49 d等2个不同胁迫期,测定不同浓度Cd2+胁迫下苎麻根系与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胁迫49 d后,苎麻根系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叶片含量,且极显著高于对照,并在240 mg·L~(-1)Cd处理下出现最高值;胁迫49 d时,根系与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Cd2+浓度极显著正相关。在2个不同胁迫周期,苎麻根系的SOD与POD活性均明显高于叶片;在胁迫21 d时,根系的CAT活性低于叶片,而胁迫49 d后,则明显高于叶片;胁迫21 d时,苎麻根系与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均较胁迫49 d要高;胁迫49 d时,根系POD活性与Cd2+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根系POD酶在抗氧化酶中占主导地位。不同胁迫时长下苎麻根系或叶片的MDA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根系或叶片受胁迫21 d后的MDA含量随Cd2+浓度增加的波动相对受胁迫49 d后的更明显,表明植物早期生理功能出现暂时性的修复。2个不同胁迫周期内,不同浓度镉胁迫下苎麻的根系活力均比对照组下降。研究显示,苎麻根系与叶片对镉胁迫的应答机制不同,且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响应机理差异较大,根系表现出更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3.
以纹缟虾虎鱼为受试生物,分别进行了Cu~(2+)、Cd~(2+)和氨氮为环境因子的急性毒性实验和氨氮慢性暴露实验,结合文献数据分析纹缟虾虎鱼对3种污染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Cu~(2+)、Cd~(2+)和氨氮对纹缟虾虎鱼的EC50分别为4.527、40.408和63.182mg·L~(-1)。组织切片结果显示,氨氮暴露能够引起纹缟虾虎鱼肝组织结构退化,组织细胞畸变,其损伤程度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而加剧。氨氮暴露对肠管未见明显影响。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纹缟虾虎鱼对Cu~(2+)、Cd~(2+)和氨氮的累积概率分别为83.33%、96.27%和90.48%,均表现为不敏感。在Cu~(2+)、Cd~(2+)和氨氮对海洋生物的敏感性排名中,纹缟虾虎鱼分别在第31/35、32/32和19/20位。在8~12种海洋鱼类中,纹缟虾虎鱼对上述3种污染物的敏感性都处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4.
本文探讨了防护服的产品开发设计过程,重点考虑了怎样将时尚和功能这两个元素和谐地融入到防护服的产品开发中去。本文还列举了一些目前最新的防护服开发案例,也阐明了未来的纺织技术对防护服产生的影响。通过大量的防护服开发案例分析,文章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在不久的将来,防护服会变得更具有保护功能,同时更适应人们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了感官的、情感的、生态的和美观的等;与此同时,防护服的款式和设计也决定了它被接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5.
锅简作为亚临界机组锅炉的重要部件,及时检验发现其存在缺陷并进行控制处理是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在收集汇总了近百台300MW级别亚临界机组锅炉的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对锅简缺陷的出现比例进行了分类统计。检验人员在编制锅筒的检验方案时,参考该统计结果,可提高检验的缺陷检出率及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6.
The N2O production in two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es treating domestic wastewater was investigated in laboratory-scale aerobic-anox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s). Results showed that N2O emission happened in the aerobic phase rather than in the anoxic phase. During the aerobic phase, the nitrogen conversion to N2O gas was 27.7% and 36.8% of NH+-N loss for conventional biologic N-removal process and short-cut biologic N-removal process. The dissolved N2O was reduced to N2 in the anoxic denitrification phase. The N2O produc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nitrite concentration and ceased when NH+-N oxidation was terminated. Higher nitrite accumulation resulted in higher NEO emission in the short-cut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Pulse-wise addition of 20 mg NO2 -N. L- 1 gave rise to 3-fold of N2O emission in the conventional N-removal process, while little change happened with 20 mg NOS-N L-1 was added to SBR1.  相似文献   
157.
安全风险预警技术是一种预防事故、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的有效手段.对安全风险预警技术的研究是实现现代化安全管理的迫切要求.本文提出了实施安全风险预警的具体方法,即选用危险态(第二类危险源)作为预警要素,通过对所有预警要素的实时监控,并将监控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警示色的形式发出预警信号,提示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的方法.最后,本文以首都机场的应用实例展示该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和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8.
论述了LLDPE料仓粉尘爆炸的原因,提出了避免料仓静电燃爆的对策措施以及采取相关防静电措施后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59.
估算天津环境中γ-HCH归宿的逸度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全天津市为研究区域,利用稳态假设的逸度模型,用Matlab软件计算了γ-HCH(林丹)在环境各相中的浓度和相间迁移通量.γ-HCH在天津气、水、土壤、沉积物、鱼、作物、蔬菜各相中的浓度分别为1.57×10-11、7.95×10-7、1.17 × 10-4、4.58×10-4、6.03×10-4、1.60×10-4和6.42×10-5mol/m3,在数量级上与实测值吻合很好.估算结果表明农业施用和农药厂废水是该地区环境中γ-HCH最主要的来源,最大的汇是土壤和沉积相(占环境中总量的99%),最主要的迁移过程是水-沉、气-土的扩散和沉降,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降解是γ-HCH消失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0.
In this study, the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MB) by the coupling of black carbon (BC) and TiO2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catalyst dose, sorb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dye, pH of the solutions, recycles on discoloration, and chemical oxidation demand (COD) reduction of MB were monitored to optimiz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discoloration and COD conversation rate of MB obtained by the coupling process were 100% after 90?min irradiati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MB-adsorption on BC followed by degradation through TiO2 photocatalysis was proved by FT–IR spectrophotometer. The BC as by-product of natural materials is a promising adsorbent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