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4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869篇
安全科学   483篇
废物处理   121篇
环保管理   298篇
综合类   1963篇
基础理论   436篇
污染及防治   499篇
评价与监测   226篇
社会与环境   241篇
灾害及防治   19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在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宏观引领作用。为查找规划实施薄弱环节、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本研究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开展规划中期评估研究。结论表明:该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均完成较好,"三大战役"进展明显,制度改革不断突破,"三大工程"扎实推进。针对管理制度、环境质量、基础能力等六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严格调度考核、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碧水行动等八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2.
陆明羽  李祥  黄勇  殷记强  方文烨 《环境科学》2020,41(10):4644-4652
为了推进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脱氮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的应用,在某垃圾填埋场建立了不同反硝化(denitrification,DN)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artial nitrification-ANAMMOX,PN-ANAMMOX)耦合模式的中试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探讨其耦合模式对脱氮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DN+(PN-ANAMMOX)工艺可以将DN耦合入PN-ANAMMOX进行脱氮,但随着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的增加,DN+(PN-ANAMMOX)工艺的PN区的需氧量增加,Nitrosomonadaceae科菌的富集受到限制.而NO2--N的供给不足进一步导致ANAMMOX区Brocadiaceae科微生物的富集也受到限制,总氮去除速率(total nitrogen removal rate,TNRR)停留在0.44 kg ·(m3 ·d)-1.而在DN-(PN-ANAMMOX)工艺中,具有反硝化能力的Saprospiraceae科菌在DN区富集,有机物主要在DN区被降解去除,为后续PN-ANAMMOX提供了良好的低碳环境.Nitrosomonadaceae科及Brocadiaceae科菌在相应的PN区及ANAMMOX区得到富集,反应器的TNRR和总氮去除率(total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TNRE)也进一步提升至0.55 kg ·(m3 ·d)-1和94.65%,实现了对NH4+-N和有机物浓度分别为2233 mg ·L-1和2712 mg ·L-1渗滤液的直接处理.其中Candidatus Kuenenia菌更能适应高基质浓度的渗滤液水质,成为ANAMMOX区的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953.
投加Fe3O4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而进水有机负荷是影响厌氧系统处理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分阶段提升进水有机负荷,对比考察了Fe3O4的加入对UASB厌氧反应器运行效能及污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低于3.2 kg·m-3·d-1时,两反应器内有机物厌氧水解效率并无显著性差别.而当有机负荷提升至6.4、12.8、25.6 kg·m-3·d-1时,Fe3O4对有机物厌氧水解效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效果,且有机负荷越高,Fe3O4对厌氧水解的促进效果越显著.与此同时,Fe3O4对厌氧产甲烷过程也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有机负荷分别为1.6、3.2、6.4、12.8、25.6 kg·m-3·d-1时,添加Fe3O4的反应器中平均甲烷产率分别为对照组的3.55、2.37、1.26、1.16和1.06倍.这一现象表明Fe3O4对产甲烷过程的促进效果与有机负荷密切相关,且有机负荷越低,Fe3O4对厌氧产甲烷效率的增强作用越明显.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运行过程中污泥粒径和胞外聚合物的变化,发现Fe3O4的加入可以有效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进程.  相似文献   
954.
我国稻田镉(Cd)污染治理刻不容缓.氮(N)、硫(S)和铁(Fe)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Fe-N和Fe-S循环耦合体系,都与土壤-水稻系统中Cd运移密切相关.以N、S和Fe对水稻生长的营养供给为切入点,研发抑制稻米Cd累积的营养型阻控技术及产品,势必能为稻田Cd污染治理提供新的解决途径.本文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根际袋-盆栽试验,分析硫酸亚铁(FeSO4)和硝酸铁[Fe(NO33]处理条件下根际土壤中Cd活性变化与水稻体内Cd转运规律,探索糙米Cd累积的影响因素及制约机制.结果表明,FeSO4和Fe(NO33处理都显著减小了根际土壤中有效态Cd(NH4Ac-Cd)含量,且前者减小的幅度(55.6%)小于后者(76.0%);FeSO4和Fe(NO33处理都明显改变了水稻体内Cd分布特征,但前者增大了糙米Cd含量(0.6mg ·kg-1),而后者却减小了糙米Cd含量(0.1mg ·kg-1).根表铁膜对Cd的吸附或与Cd共沉淀、水稻根、茎和叶对Cd的累积量增大以及根、茎和结节对Cd的转运能力增强,是导致FeSO4处理中糙米Cd含量增大的重要原因;Fe(NO33处理中糙米Cd含量减小,则可归结为无定形铁矿物对Cd的吸附或与Cd共沉淀、铁硫化物与Cd共沉淀、茎和结节对Cd的累积量减小以及根、叶和结节对Cd的转运能力减弱.本研究成果将为后期营养型阻控产品及施用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我国稻田Cd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55.
目的以某电子方舱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现有结构条件下,空调所提供的冷量能否满足舱内电子设备正常工作要求和人员舒适要求。方法分析和研究舱内的传热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并结合κ-ε两方程紊流模型与SIMPLE算法对方舱内的热环境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在保证空调送风温度和速度不变的前提下,送风角度分别为30°和0°时,都能基本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要求和舒适性要求。当送风角度为30°时,方舱降温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分析得到方舱制冷系统设计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制冷系统冷气通路的方法,对今后方舱的制冷系统设计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6.
张勇  董娴  漆亮  陈卓 《地球与环境》2018,46(3):251-256
本文在贵阳市市中心区和郊区设置两个采样点位,采集春季和冬季PM_(10)、PM_(2.5)样品,在封闭溶样装置中采用HF和王水消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颗粒物中铂族元素的含量,研究了大气颗粒物中铂族元素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市中心区样品中铂族元素的浓度大于郊区,其含量与交通密度有关;与Pt和Rh相比,颗粒物中Pd的浓度更高,Pd具有较大的溶解性,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更严重的危害;颗粒物中铂族元素的浓度呈现季节性变化,冬季大于春季。与国外其他城市相比,贵阳市大气颗粒物中铂族元素的污染程度较低,但这种潜在的重金属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57.
水中存在的多种有毒生物严重影响水体质量,对水质生物的毒性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环境治理效果。采用毒性检测仪对水质生物毒性进行检测,通过分析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的光电探测器、分压器等硬件结构的工作原理,完成对水质生物毒性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相差较小,其具有的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和实验周期短等优点,可有效的应用到环境治理中,为环境治理提供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958.
基于POI大数据的重庆主城区多中心识别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我国大量城市在其规划中均提出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战略,但多中心结构演变是否达到规划预期,能否通过有效途径识别多中心结构和功能,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相比于人口、用地、产业等传统调查和识别方法,城市大数据的出现为多中心识别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基于POI(Point of Interest)大数据的分析比传统方法更加准确高效。论文以重庆主城区40余万条POI数据为基础,利用核密度分析、自然断点法和邻近分析等方法,根据整体及不同类型POI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聚集程度,识别城市总体及不同职能的多中心结构及其影响范围。结果表明: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在自然约束和规划引导下,呈现出明显的“多中心、组团式”结构。不同职能类型的城市中心也呈现明显的多中心分布特征。重庆的主副中心在内环以内集聚,但不同中心的发育程度及其空间聚集度差异显著。外围新兴的西永、茶园等副中心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要素集聚功能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59.
随着环境监测数据空间分辨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研究人员选择将大气颗粒物多点位数据合并进行解析.本文通过模拟试验的方法,共设定了三大类八小类情景评估了不同条件下将多点位受体(大气颗粒物)进行解析的结果,同时结合合肥市2014年PM2.5数据进一步验证多点位数据合并解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各点位间源贡献时间趋势完全一致时,多点位合并解析并不会使PMF模型的结果变好.各点位间源贡献时间趋势差异明显时,多点位合并解析更易解析出结果.各点位间源贡献时间趋势部分相同时,多点位合并解析的结果整体趋于变好,但是对某些源类的解析可能更差.  相似文献   
960.
介绍了国内外电力系统可靠性发展现状,分析了炼化企业生产特点,着重介绍了炼化企业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价内容,比较了公用电网与炼化企业的不同性质,说明了二者可靠性评价方法的不同,最后用计算实例说明了可靠性计算方法在炼化企业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加强炼化电网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