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72篇
安全科学   98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826篇
基础理论   225篇
污染及防治   324篇
评价与监测   86篇
社会与环境   92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1.
张如海  薛文萍 《安全》2005,26(1):52-54
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四大支柱行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十分重要的地位.水利建筑产品为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宣传贯彻<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保证水利建筑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问题,因此安全生产不仅仅是技术问题,经济问题,而是保障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12.
洪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环境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洪湖北部和南部两个短柱钻孔(HN和HS)研究湖泊沉积,采用137Cs定年,沉积速率为0.155 cm/a。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总氮、磷以及元素和磁化率等指标分析表明:1840年前洪湖地区人类活动较弱,在湖泊沉积物中基本没有早期的人类活动信号的记录;1840年以后由于人口大量增加,人类活动增强,湖泊的营养水平有所增加,尤其是1950年以来沉积物中营养元素急剧增加;近50年来的湖泊营养程度的加重主要与流域内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以及大面积的围垦造成湖泊面积减小、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有关。洪湖两孔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可能与洪湖湖流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13.
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活动通过改变绿洲赖以生存的水生态系统而影响着绿洲的稳定性。1950-2007年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上涨了近7倍,而农业水足迹效率仅提高1.75倍;粮食作物水足迹比例过大,57 a间平均达74.32%,其中,2002年以前粮食作物水足迹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在2002年达到最低点58.63%之后开始出现反弹。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所驱动的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规模扩大和农业开发强度加大,是农业水足迹增长的主要原因。适当压缩农业规模,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大政府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和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是控制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增长过快,维护绿洲生态系统稳定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14.
以壳聚糖(CT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C)为基材,Cu(Ⅱ)为印迹离子,制备了CTS/PVP共混印迹球[Cu(Ⅱ)-IICP]和CTS/PVP/C共混印迹球[Cu(Ⅱ)-IICPC].以Cu(Ⅱ)的吸附量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种共混印迹球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CTS/PVP的质量比为6∶4,活性炭质量分数为0.6%,Cu(Ⅱ)模板剂质量分数为0.05%,所制备的两种共混印迹球吸附性能较佳,且对Cu(Ⅱ)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物理吸附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印迹相比印迹材料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FTIR谱图分析,Cu(Ⅱ)模板主要与CTS和PVP中的—NH2和—OH发生了配位作用.XRD谱图分析结果表明,CTS与PVP、C、Cu(Ⅱ)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改变了CTS原有的晶体结构,使其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215.
A simple solvothermal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monodisperse magnetite (Fe3O4) nanoparticles attached onto graphene oxide (GO) sheets as adsorbents to remove 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 These Fe3O4/GO (MGO) nano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t different initial pH, contact duration, and temperature were evaluated. The kinetics of adsorption was found to fit the pseudo-second-order model perfectly.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well fitted the Langmuir model, and the theoretical maximum of adsorption capacity calculated by the Langmuir model was 27.26 mg?g-1. The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of TBBPA on the MGO nanocomposites was determined at 303 K, 313 K, and 323 K,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was spontaneous and endothermic. The MGO nanocomposites were conveniently separated from the media by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within several seconds, and then regenerated in 0.2 M NaOH solution. Thus, the MGO nanocomposites ar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TBBPA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216.
In this study, microorganisms (named B111) were immobilized on polyvinyl alcohol microspheres prepared by the inverse suspension crosslinked method. The biodegradation of bisphenol A (BPA) and 4-hydro- xybenzaldehyde, a degradation product of BPA, by free and immobilized B lll was investigated. The BPA degradatio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at initial BPA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25 to 150 mg·L^-1. The affinity constant Ks and maximum degradation rate Rmax were 98.3 mg·L^-1 and 19.7mg·mg^-1VSS·d^-1 for free B111, as well as 87.2mg·L^-1 and 21.1mg·mg^-1VSS·d^-1 for immobilized B 111, respectively. 16S rDNA gene sequence analyses confirmed that the dominant genera were Pseudomonas and Brevundimonas for BPA biodegradation in microorganisms B 111.  相似文献   
217.
日光温室黄瓜低温冷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工气候箱和大田试验观测结果,探讨了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低温冷害气象指标确定技术,将冬季黄瓜生产低温冷害分为无灾、轻灾、中灾和重灾4个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对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低温冷害综合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东省各级冷害出现日数随着低温冷害程度的加重呈减少的趋势,但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鲁北、鲁西北北部、鲁中北部以及半岛内陆地区遭受低温冷害风险较高,半岛东部沿海、鲁西南、鲁南及鲁东南沿海区域风险较低,其他地区属于中度风险.  相似文献   
218.
渤海典型海域表层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雪  马启敏  周华  程海鸥 《环境化学》2012,31(9):1315-1320
对渤海典型海域表层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分别采集葫芦岛市近岸海域(1#)、东营市近岸海域(2#)、营口市近岸海域(3#)9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经索氏提取、柱净化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各站位都表现为双峰型,显示了陆源与海源双重贡献特征,但主导峰各不相同;正构烷烃含量(∑n-alk)均值分别为5.43μg.g-1、2.27μg.g-1、4.30μg.g-1;三海域碳优势指数CPI、奇偶优势指数OEP、姥鲛烷和植烷比值Pr/Ph等特征比值基本相同,指示混合来源及中性偏氧化的沉积环境;C31/C19均值分别为11.19、4.51、6.73,短/长链比值L/H均值分别为0.50、1.48、1.31,类脂物比值TAR均值分别为3.61、1.03、1.19,综合显示葫芦岛市近岸海域正构烷烃来源主要为陆源高等植物,而营口及东营近岸海域沉积物正构烷烃更多来源于内生浮游生物源及石油源,三海域沉积物受人类污染影响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2#海域(东营)>3#海域(营口)>1#海域(葫芦岛市),且东营近岸海域沉积物受石油污染特征明显.这些特征都与3个海域周边城市发展与污染输入特征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19.
零价纳米铁对大肠杆菌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尺寸为20 nm的零价纳米铁暴露下大肠杆菌形貌、生长曲线和细胞内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零价纳米铁对大肠杆菌的毒性效应,并探讨了其可能的毒性机制.用透射电镜(TEM)观察零价纳米铁与大肠杆菌(JM109)接触后细胞的形态变化;用0、112、560和1 120 mg·L-1的零价纳米铁染毒大肠杆...  相似文献   
220.
工业和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减轻我国的工业/建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压力,通过对工业和建筑固体废物、粉煤灰、水泥以及外加剂的组合配比实验,优化制作具有轻质高性能的混凝土建筑砌块的方法,并对所研制的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和导热性能进行了测试,最终结果显示砌块性能良好。预计此类复合建筑材料可以在未来的市政建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