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69篇
安全科学   186篇
废物处理   146篇
环保管理   203篇
综合类   1258篇
基础理论   437篇
污染及防治   901篇
评价与监测   123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941.
The Arctic Ocean is undergoing rapid change: sea ice is being lost, waters are warming, coastlines are eroding, species are moving into new areas, and mo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ny ways that a changing Arctic Ocean affects societies in the Arctic and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Arctic, Indigenous Peoples are again seeing their food security threatened and cultural continuity in danger of disrup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 as is interest in tourism and possibilities for trans-Arctic maritime trade, creat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also new stresses. Beyond the Arctic, changes in sea ice affect mid-latitude weather, and Arctic economic opportunities may re-shape commodities and transportation markets. Rising interest in the Arctic is also raising geopolitical tensions about the region. What happens next depends in large part on the choices made within and beyond the Arctic concern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Arctic ecosystems and cultures.  相似文献   
942.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 High-performance slag glass–ceramics were prepared by melting method using rare earth-containing blast furnace slag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相似文献   
943.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 The copper recovery from 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tect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Direct current...  相似文献   
944.
改进的二相厌氧消化系统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填充酸化反应器及其与UASB甲烷化反应器组成的二相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特性,填充酸化反应器启动方便酸化速率高,抗水力冲击和pH波动的能力强,COD容积负荷达200kg/(m^3.d),采用预调碱工艺,二相消化运行正常,可高效地处理酿酒废水,在进为COD浓度1000-7000mg/L,COD负荷40kg/(m^3.d)时,出料COD浓度小于200mg/L对抗生素生产废水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45.
兼氧接触工艺处理纺织印染废水的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兼氧接触工艺处理纺织印染废水,该工艺具有电耗低,耐受高pH值冲击,降低pH值,降解部分有限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作用,生产装置进水pH8.8-12.5,COD1266.9mg/L,兼氧接触处理出水pH7.6-10.1COD894.0mg/L,COD去除率29.4%,出水经后续好氧处理,达到GB8978-88二级新扩改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46.
城市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排污总量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针对我国的水污染监测管理系统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系统特征值核定排污总量方法”。该法以城市或城市某排污区的排污干管(或河道)输出的污染物总量实测值为基本依据,对各种排污总量的申报统计值进行正误的识别、校核与调整,汇总综合评价结果,核定排污总量及各个分量。该方法既使核定的排污总量增加科学性和准确性,又减少了核定的工作量;即使缺乏排污申报数据,也能迅速可靠地掌握城市的排污总量。该方法的有效性已在济南市应用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47.
高浓度有机废水二相厌氧消化过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填充床生物膜酸化反应器与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ASB)甲烷化反应器组成的二相厌氧消化装置处理高浓度啤酒废水或合成废水,最大处理能力为32~35kgCOD/d·m3。提出了二相工艺高负荷运行时最低必需酸化率的概念。进水浓度5000mgCOD/L,容积负荷30kgCOD/d·m3时,最低酸化率为28%。对主要操作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表明,操作负荷、酸化率和进水碱度是影响COD去除率的主要操作参数。对二相厌氧消化系统中影响反应器内微生物群系的生态平衡、微生物本征活性和反应器宏观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类和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948.
东莞市景观生态演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时相遥感手段,对东莞市的景观演化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重点研究不同景观要素从1986~1994年的变化情况,探讨景观结构和功能变化与东莞市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高强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东莞市景观变化的直接驱动因素,生物过程在景观动态变化过程中,居于次要地位;景观演化的基本格局是城市要素迅速膨胀,农业和自然要素则不断减少;由于缺乏必要的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相互适应设计,在东莞市景观演化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生态问题。初步探讨了东莞市景观生态保护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49.
用KB-120型大气颗粒采样器采样,离子色谱法分析其中水溶性无机阴离子组分。结果表明,北京市燕山石油化工区大气颗粒物中和浓度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和平均浓度分别为9.40μg/m3和28.22μg/m3;秋季分别为4.12μg/m3和3.80μg/m3。  相似文献   
950.
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论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目标、方法、主要科学问题及近10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中国是全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人类活动诱发的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议大力加强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增加研究经费的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科学合作,把当前较为分散的研究有效地组织到一些有前景的、能出高水平成果的课题上去,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