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79篇 |
免费 | 3518篇 |
国内免费 | 61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11篇 |
废物处理 | 429篇 |
环保管理 | 885篇 |
综合类 | 6479篇 |
基础理论 | 1905篇 |
污染及防治 | 2495篇 |
评价与监测 | 619篇 |
社会与环境 | 537篇 |
灾害及防治 | 45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8篇 |
2024年 | 240篇 |
2023年 | 366篇 |
2022年 | 648篇 |
2021年 | 618篇 |
2020年 | 576篇 |
2019年 | 487篇 |
2018年 | 473篇 |
2017年 | 581篇 |
2016年 | 599篇 |
2015年 | 697篇 |
2014年 | 759篇 |
2013年 | 973篇 |
2012年 | 841篇 |
2011年 | 881篇 |
2010年 | 815篇 |
2009年 | 774篇 |
2008年 | 725篇 |
2007年 | 626篇 |
2006年 | 616篇 |
2005年 | 414篇 |
2004年 | 307篇 |
2003年 | 270篇 |
2002年 | 261篇 |
2001年 | 278篇 |
2000年 | 234篇 |
1999年 | 172篇 |
1998年 | 179篇 |
1997年 | 114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2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StrandenE.推荐的测量方法对哈密地区环境空气中220Rn子体α潜能浓度测量结果表明,室内、外平均值分别为56.1和10.2(×10-7J·m-3)。室内外220Rn/222Rn子体α潜能浓度比值分别为0.84和032。220Rn子体所致居民有效剂量当量为228μSv·a-1(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0.9×02man·Sv)。 相似文献
2.
采用Fenton氧化-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SBMBR)组合工艺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pH值为3.0,H2O2投加量为90.0 mmol/L,Fe2+投加量为20.0 mmol/L,反应时间为2.0 h的条件下,Fenton氧化预处理对腈纶生产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47.0%以上,COD由1 091 mg/L降至560 mg/L,废水的BOD5/COD由0.32升至0.69,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Fenton处理出水与丙烯腈废水等比例混合后,采用SBMBR进行生化处理,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90 min缺氧/150 min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COD、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7%、97.2%和47.4%,碳源不足是限制TN去除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无外加碳源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和NH4+-N浓度分别为117 mg/L和1.7 mg/L,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3.
4.
海岛海域生物资源利用与海洋农牧化生产布局新发展的研究——以长山群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文在对海岛海域适宜发展海洋农牧化生产的空间资源、环境因子和海洋生物资源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长山群岛海洋农牧化生产的发展过程、生产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尤其对贝类养殖中的扇贝生产所具有的全国意义以及不同扇贝品种的海域养殖差异等也进行了论述。论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山群岛中各主要海岛的海洋农牧化生产的综合实力水平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划分出北部以王家、石城,中部以广鹿、大、小长山,南部以獐子、海洋3个海洋农牧化生产海域。根据各农牧化区的海域资源、环境以及生产结构特征,对各岛提出了主要养殖品种的布局与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6.
7.
Visible light responsive N-F-codoped TiO2 photocatalysts exhibit a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than N-doped TiO2 for the degradation of 4-chlorophenol due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nonmetal elements. 相似文献
8.
9.
10.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辽河流域和英国中部水体中溶解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各研究水体中DOM包含4种荧光组分,即类色氨酸、类酪氨酸、可见光区和紫外光区类腐殖质,通过对荧光特性定量指标的分析可知,辽河流域各研究断面水体中类腐殖质物质内源作用大于陆源,DOM具有较强的新近自生源,各河流水体中DOM腐殖化程度顺序为:浑河中游 > 海城河中游 > 蒲河下游 > 太子河下游.相比之下,英国河湖中,除了River Tame含有以上4种荧光组分外,其它水体中均没有发现类酪氨酸荧光物质,甚至在River Tern中仅含有类腐殖质荧光物质,河湖中DOM含有较少的新近自生源组分,以陆源影响为主.另外,辽河流域水体中类蛋白与类腐殖质荧光峰强度比值大于英国各河流水体的平均值.由此可以推断,辽河流域各研究断面大量污染物的输入,是造成其严重内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使水体中DOM含量增加,英国各河流断面其DOM主要来自于水体本身存在的大量微生物和浮游植物的代谢活动以及土壤有机质经雨水的冲刷流入水体的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