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942篇
安全科学   190篇
废物处理   148篇
环保管理   205篇
综合类   1276篇
基础理论   445篇
污染及防治   972篇
评价与监测   124篇
社会与环境   95篇
灾害及防治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71.
天然次生林人工更新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碳贮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林被人工林取代后对土壤水文物珲性质及土壤碳贮量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海南天然次生林人工更新为尾细桉(Eucalyptus urophylla×E.tereticornis)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林前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人工植被更新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和土壤碳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更新为桉树、马占相思人工林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减小,0~80 cm土壤的最大贮水量、毛管贮水量和非毛管贮水量降低,桉树和马占相思人工林最大贮水量分别降低19.8 mm和43.3mm,桉树人工林0~40cm土壤碳贮量降低6.77t·hm-2,马占相思人工林的增加14.68t·hm-2.  相似文献   
772.
垃圾渗滤液有机组分和氨氮在孔隙介质中的迁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土柱淋滤模拟实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组分(用CODCr表示)和氨氮在不同含水介质中的迁移规律和特征,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了延迟因子、COD衰减率和氨氮的单位质量介质吸附量等参数.结果显示,COD在中砂、细砂和粉土中迁移的延迟因子分别为1.13、1.23和1.24,表明有机物在三种实验介质中只发生轻微的延迟作朋;CODCr在三种介质中的自然衰减率分别为50.8%、55.2%和64.8%;氨氮的迁移由于吸附作用发生明显的延迟,其在上述三种介质中迁移的延迟因子和单位质量介质吸附最分别为3.30和194 mg·kg-1、3.91和223 mg·kg-1,以及5.12和280 mg·kg1;饱和条件下渗滤液中的氨氮较难发生硝化作用.上述结果可为评价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73.
通过设定不同温度、培养时间及其与熏蒸剂威百亩结合,对青岛、固安、北京三地线虫的杀灭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添加熏蒸剂时,线虫在50℃、55℃、25℃处理187 h,死亡率分别为100%、100%、10%左右.说明50℃以上不利于线虫的生存.当用威百亩8.4 mg·kg-1处理土壤,在40℃、50℃、25℃培养168 h或威百亩12.8 mg·kg-1处理土壤培养24 h,线虫死亡率分别为100%、100%、60%左右.由此可见,在不利线虫生长的环境条件下,添加少量的熏蒸剂,可显著提高熏蒸剂的杀线虫效果.  相似文献   
774.
本文就日本产业废弃物的监测内容、最新评价标准及其制定的基本思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75.
本文从标准化组织机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进展、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眼面部防护领域的标准化进展,希望对我国相关机构和人员开展眼面部防护标准化和产品质量保障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76.
高校化学实验室在日常教学科研实验活动中会使用到各种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也可能会接触到某些压力容器及机械等设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安全风险,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及学校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开展。为实验室师生选择恰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后,可直接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本文对高校化学实验室的事故风险进行分析后,介绍高校化学实验室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与管理,包含其选择要点、装备管理。  相似文献   
777.
碳源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及微囊藻毒素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水体中不同碳源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以Na2CO3与葡萄糖分别作为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无机碳源与有机碳源,将铜绿微囊藻于光照下进行培养,并对其一系列的生理特性与微囊藻毒素产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同等碳浓度下,有机碳源更能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经过30 d的培养,铜绿微囊藻在有机碳源中的产量为187.55 g,比其在无机碳源中的产量提高了6.06%;微囊藻毒素在有机碳源中的产量为969.00μg/g,而在无机碳源中的产量却升高至1 193.60μg/g。参与藻毒素合成的3种氨基酸在无机碳源中的浓度要比有机碳源中的浓度高,但是其余几种氨基酸的含量与之情况相反。而有机碳源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总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87.00μg/g,比无机碳源培养的铜绿微囊藻的蛋白含量提高了93.60%。  相似文献   
778.
Bioaerosol emissions from waste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are a significant subgroup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Most previous work has focu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ir biological risks. In this study, however, the adsorp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reduce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generated from a pilot scale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y with oxidation ditch. Results showed adsorption on granule activated carbon (GAC) was an e cient method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The GAC itself had a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2217 CFU/g for airborne bacteria and 225 CFU/g for fungi with a flow rate of 1.50 m3/hr. Over 85% of airborne bacteria and fungi emitted from the oxidation ditch were adsorbed within 80 hr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mode. Most of them had a particle size of 0.65–4.7 m. Those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with small particle size were apt to be adsorbed. The SEM/EDAX, BET and Boehm’s titration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analyse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C. Relationships between GAC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adsorption performance demonstrated that porous structure, large surface area, and hydrophobicity rendered GAC an e ective absorber of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Two regenerate methods,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and high pressure vapor, were compared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used activated carbon. High pressure vapor was an e ective technique as it totally destroyed the microorganisms adhered to the activated carb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was also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original and used adsorbents.  相似文献   
779.
低浓度含砷污酸处理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莉  崔洁  陈东  杜冬云 《环境工程学报》2013,7(3):1005-1009
比较研究了石灰中和法和石灰-铁盐法对硫化后含低浓度砷(20~50 mg/L)污酸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纯采用石灰法,废水难以达标排放;而两段石灰-铁盐(氯化铁)法满足达标排放的同时,一段及二段沉淀物的浸出液中砷、镉、铜、铅和锌含量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要求(GB 5085.3-2007);其最优工艺参数为一段终了pH=2,反应时间为2 h,二段终了pH=8、Fe/As=8、反应时间为60 min、氧化剂投加量(Ca(ClO)2/As)为6∶1;正交实验结果中各参数对铁盐除砷效果影响顺序为终了pH>反应时间>Fe/As>氧化剂投加量。  相似文献   
780.
活性炭吸附-Fenton氧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性炭吸附-Fenton氧化耦合工艺处理高盐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性能。考察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活性炭吸附及Fenton氧化对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活性炭单独处理时,在pH=6.0,活性炭投加量为9.0g/L,吸附时间为60 min条件下,COD去除率最大,达到47.5%。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废水再采用Fenton氧化处理,在FeSO4.7H2O投加量为3.0 g/L,H2O2投加量为4.7 g/L,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COD去除率最大,达到84.4%。整体而言,经过活性炭吸附和Fenton氧化处理后,废水COD由初始浓度13 650 mg/L降至560 mg/L,去除率达到95.9%。活性炭吸附-Fenton氧化耦合工艺适合高盐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