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37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548篇
基础理论   138篇
污染及防治   266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湿式双氧水氧化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钠盐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0.5 L压力反应器内,对染料中间体H-酸钠盐溶液进行湿式双氧水氧化(WPO)及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CWPO)降解处理.分别考察反应时间、双氧水用量、温度、进水pH值和催化剂等对反应过程与对象污染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PO能在温和的条件下降解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温度为110℃、压力为0.5 MPa、双氧水用量为理论需用量、进水pH=5的条件下,处理含10 g/L H-酸钠盐的H-酸盐溶液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62.0%和98.7%;采用非均相Cu/Ni复合催化剂,在同样操作条件下,CWPO对同一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2.0%和99.9%.表明催化剂的存在大大提高了WPO的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982.
通过对北京市医疗废物典型可燃组分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热值等物化特性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各可燃组分水分含量低、灰分少、挥发分含量高、热值高的结论;在物质组成上,医疗废物典型可燃组分可以分为高碳元素含量物质和低碳元素含量物质两大类.同时,提出了北京市医疗废物处理适宜采用热处理方法,特别是热解处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3.
电阻率法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测试方法,已在岩土工程检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通过室内试验模拟了水泥土试块受不同浓度硫酸溶液污染的反应,采用电阻率法研究了孔隙水电阻率、水泥土电阻率、结构因子与溶液浓度和龄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孔隙水和水泥土电阻率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大,结构因子随着溶液浓度和龄期的增加而增加,它们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充分说明,电阻率法可应用于硫酸污染水泥土的检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984.
沈阳市辽中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中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对辽中县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了导致出现制约性因子的因素。  相似文献   
985.
泳动床/好氧颗粒污泥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岩  王永胜  白玉华  陈晨  吕鑑  张杰 《环境科学》2007,28(10):2249-2254
基于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联合工艺技术,开发了泳动床/好氧颗粒污泥污水处理新技术.试验阶段,泳动床/好氧颗粒污泥技术表现出高效处理生活污水和实现污泥减量的显著特性.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2 h, COD负荷与NH+4-N负荷分别为2.03  kg/(m·d) 和0.52  kg/(m·d)时,分别获得COD 90.9%和NH+4-N 98.3%的平均去除效果.系统运行16 d开始出现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呈球形、椭球形和棒形,试验阶段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最高达5 640 mg/L, MLVSS/MLSS平均高达0.87.此外,镜检表明好氧颗粒污泥与生物膜均聚集大量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形成较长和较稳定的食物链,有利于污泥减量,运行过程中污泥产率(MLSS/CODremoved)为0.175 5,仅为普通好氧工艺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986.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concentrations of short-chain polychlorinated paraffins (SCCPs) in the urban air of Dalian, China, were monitored from March to October 2010 and...  相似文献   
987.
从液压油污染、液压油油温升高、液压元件选择不合理、液压系统设计存在缺陷等几方面分析了斗轮堆取料机(以下简称斗轮机)液压系统长期存在的问题。根据液压系统的特点,确定了液压系统的改造设计;根据液压系统各种基本控制回路,确定了采用Spider 2全功能控制器对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案和斗轮机液压系统的元件选型,并增加了液压油的温度控制功能。解决了斗轮机液压系统长期存在的缺陷和安全运行隐患,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8.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Based on the Tapio decoupling model,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decoupling indexes of the transportation output and the transportation carbon emissions...  相似文献   
989.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 Owing to their accessibility, shallow groundwater is an essential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in rural areas while usually being used without control by...  相似文献   
990.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buconazole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in a physiological buffer (pH = 7.4) using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thod to obtain the apparent binding constants (K) and number of binding sites (n)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buconazole and BSA.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ebuconazole can quench the intrinsic fluorescence of BSA through a static quenching procedure. It also shows that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enthalpy change (ΔH) and entropy change (ΔS) are negative, indicating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ebuconazole with BSA is mainly driven by van der Waals forces and hydrogen bonds. The process of binding was a spontaneous process in which Gibbs free energy change was negative. The distance of r between the donor (BSA) and acceptor (tebuconazole) was calculated to be 0.68?nm based on Forster’s non-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 theory. Analysis of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and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a demonstrates that tebuconazole can induc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of B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