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432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854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61.
郝韦霞 《生态环境》2010,19(12):3021-3024
在分权体制框架下,约束机制软化导致地方政府放大其自利性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减项。表现为:在当前政府绩效考核的经济指标压力下扩大自然资源的投入;与资源消耗主体博弈的经济人行为导致不规范的环境资源分配,使环境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呈现高成本特征;与中央政府相较的信息优势导致全局性的非理性资源的浪费等。生态预算是ICLEI参照财政预算的程序创建的促进环境资源有效配置和可持续管理的政府工具,其以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用实物指标度量环境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实际流量,强调约束支出控制,以保持环境资源全部价值在代内和代际间的平衡。我国在引进生态预算监督制约机制的路径选择及模式设计上,可能会出现因现实文化的惯性、双重代理机制、体制内监督等问题导致的生态预算约束软化,改进方向在于重视环境-经济-社会一体化考核的作用、确定合理的激励方式、由社会审计评价和监督生态预算执行,从而逐步走向制度完善的进程。  相似文献   
662.
耕地土壤铜、镉、锌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壤重金属总量常被用来评估土壤质量安全,但是大量事实说明单纯用土壤重金属总量并不能完全说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环境风险。相对于国内外常用的Tessier的五态方法,欧共体标准物质局提出的三步提取法(BCR法),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连续提取法的七态标准少见报道。本研究选取河南平原耕地样品,采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连续提取法(DD2005-03)进行耕地中重金属元素(Cu、Cd、Zn)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Cu、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其残渣态分别占全量的55.80%和67.35%。Cd以离子交换态为主,占全量的27.30%。Cu、Cd、Zn各态含量占全量比例的顺序是,Cu:残渣态弱有机结合交换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Cd:离子交换态弱有机结合交换态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水溶态。Zn:残渣态铁锰氧化态弱有机盐结合态离子交换态强有机结合态碳酸盐态水溶态。从生物可利用性系数k来看,Cd主要以活动性较大的状态存在,很容易被作物吸收。  相似文献   
66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渐进式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类型及其演进过程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基于现实利益和基本国情对中国低碳发展的渐进式路径进行了论证,并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低碳发展的五步走战略,明确了渐进式低碳发展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664.
Abstract: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can provide a unique source of data for conservation, especially in effort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rare or possibly extinct species, but it is unlikely to remain constant over time. Loss of perspective about past ecological conditions caused by lac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generations may create “shifting baseline syndrome,” in which younger generations are less aware of local species diversity or abundance in the recent past. This phenomenon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but has rarely been examined quantitatively. We present new evidence of shifting baselines in local perception of regional species declines and on the duration of “community memory” of extinct species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interviews with fishers in communities across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basin. Many Yangtze species have experienced major declines in recent decades, and the Yangtze River dolphin or baiji (Lipotes vexillifer) and Yangtze paddlefish (Psephurus gladius) may have become extinct during the 21st century. Although informants across all age classes were strongly aware of the Yangtze ecosystem's escalating resource deple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older informants were more likely to recognize declines in two commercially important fish species, Reeves’ shad (Tenualosa reevesii) and Yangtze pufferfish (Takifugu fasciatus), and to have encountered baiji and paddlefish in the past. Age was also a strong predictor of whether informants had even heard of baiji or paddlefish, with younger informants being substantially less likely to recognize either species. A marked decrease in local knowledge about the Yangtze freshwater megafauna matched the time of major population declines of these species from the 1970s onwards, and paddlefish were already unknown to over 70% of all informants below the age of 40 and to those who first started fishing after 1995. This rapid rate of cultural baseline shift suggests that once even megafaunal species cease to be encountered on a fairly regular basis, they are rapidly forgotten by local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665.
郝彦菊  唐丹玲 《生态环境》2010,19(8):1794-1800
大亚湾核电站1994年建成运行。文章研究大亚湾长时期的生态和环境变化,分析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变化,特别是水温上升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网采浮游植物种类数目在1994年后减少了16种;1994—2004年间,网采浮游植物细胞相对密度以2.13×107m^-3·a^-1的速率下降,而在1985—2004年间核电站建站的下降速率为2.85×106m^-3·a^-1;与1982年和1994年相比,1998年的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中细胞个体相对较大的种的比重下降,细胞个体相对较小的种的比重上升;从1985年到2003年,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的上升速率为0.069mg·m^-3·a^-1,而1994年到2003年的上升速率加快,为0.076mg·m^3·a^-1。与此同时,大亚湾的水温在1994年后明显上升,海水盐度、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和营养盐在1994年后变化幅度也增大。研究结果揭示,核电站热排放导致的水温上升是影响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6.
焚烧已成为市政污泥处置或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焚烧过程会改变市政污泥中重金属的化合态和价态,从而影响其迁移转化行为.目前,国内外已对市政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行为开展了大量研究.梳理和归纳了市政污泥特性以及焚烧炉炉型、焚烧温度、停留时间、反应气氛和添加物等工况对重金属迁移转化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仍需...  相似文献   
667.
重庆市不同材质屋面径流水质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0年雨季对重庆市6场降雨时段的屋面径流进行采样监测,分析了水泥屋面和瓦屋面径流污染物的出流过程和初始冲刷现象,并且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降雨特征对径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材质屋面径流水质参数中CODCr和TN的次降雨平均浓度(EMC,以ρ计)均超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标准,为屋面径流主要污染物.水泥屋面的CODCr、TN、NO3--N、TSS、Cu和Zn的EMC明显高于瓦屋面,分别高出1.63、1.57、1.15、1.70、1.50和1.88倍.在水泥屋面上,ρ(CODCr)、ρ(TN)、ρ(TP)和ρ(TSS)变化幅度大于瓦屋面,并且其峰值滞后或同步于最大雨强;在瓦屋面上,ρ(CODCr)、ρ(TN)、ρ(TP)和ρ(TSS)的峰值提前或同步于最大雨强.瓦屋面各污染物FF30(初期30%径流携带的污染负荷)的平均值均高于水泥屋面;水泥屋面各污染物(除Zn和Cd外)FF30的标准差均高于瓦屋面.各污染物的EMC与降雨量、平均雨强、径流量和最大雨强呈负相关;溶解态重金属的EMC与前期晴天数呈负相关,其余指标均与前期晴天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68.
丹江口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  郝芳华  张璇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7):1335-1343
研究运用SWAT模型模拟了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在丹江口水库流域的减排效果.在综合考虑了各项措施的成本、占用耕地程度、控制效果等因素后,在不同等级坡度区域下运用基于信息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措施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根据优选结果,提出建议:在25°区域以退耕还林措施为主.研究为丹江口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明确实际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69.
作为秦岭山脉的东延余脉,伏牛山山地效应研究意义重大。文章基于ArcGIS9.3空间分析功能,对伏牛山南北两侧的水热因子、土地覆被和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坡极端低温和均温明显低于南坡(-2.88℃和-1.7℃)、极端高温明显高于南坡(+1.35℃),而年降水量北坡则比南坡低14.41%;伏牛山北坡部分常绿针叶林转换为落叶阔叶林,2001—2004年间的落叶阔叶林面积比重分别为:52.4%、55.2%、63.0%和70.9%;2001—2004年间的净初级生产力有增大趋势,尤其是东部区域。研究结论丰富了秦岭-伏牛山作为主要气候区和生态区分界线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山地生态学理论。  相似文献   
670.
以六家矿WⅡN16-7综放工作面为试验地点,研究采空区氧化带漏风情况。根据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和防火注氮技术原理,通过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确定注氮防火基本参数。首先,利用热重试验方法确定采空区惰化防火指标。根据惰化防火指标,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确定采空区在注氮和不注氮情况下自燃"三带"分布。然后,根据自燃"三带"分布范围,构建氧含量分布数学模型,计算出采空区氧化带混合气体中氧含量的平均值。最后,基于以上参数,通过反演计算得到采空区氧化带漏风量。计算结果表明,采空区氧化带内漏风量为15.12 m3/min,约占总供风量的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