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0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2077篇
安全科学   530篇
废物处理   292篇
环保管理   496篇
综合类   4105篇
基础理论   105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03篇
评价与监测   398篇
社会与环境   543篇
灾害及防治   22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97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On the Solovetskiye Islands, subtundra forests and forest-tundra crooked forests are considered to be zonal biocenoses, as this region is intersected by the 12°C isotherm for July, which mark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ern taiga and forest-tundra zones in northern Europe. The formation of extrazonal tundras on the islands is attributed to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sea and the prevalence of cold northeasterly winds in the growing period. Herbaceous and herb-bilberry forests similar to their middle-taiga counterparts develop in this region due to a convective heat flow anomaly of high intensity (up to 40–50 W/m2). The phenomenon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an active heat source in the crust under the archipelago. This source is probably a diapir fold involving the upward movement of the mantle.  相似文献   
993.
994.
The spatiotemporal structure of the muskrat population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prenatal radioactive marking of juveniles with 45 Ca and their subsequent recapture in the test area. The muskrat popu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cyclic type of spatial structure, with seasonal transition from a mosaic type of settling to a diffuse type and, after the breeding season, vice versa.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初步对软性、瑞琪两种填料净化城市混合污水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土地快速渗滤技术及处理城市混合污水实用技术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靠行政约束的局限性;总结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特点;阐述了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计划生育立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97.
998.
Using the example of bats inhabiting the Volga region, the cases in which the anthropogenic factor creat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se animals or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ir diversity of their fauna are considered. In this context, an opinion concerning the approaches to the conservation of bats is formulated.  相似文献   
999.
平原地区洪灾风险评价的GIS方法研究 --以荆州6县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平原地区因地势低平。水网发达而常遭到洪水的威胁。这种威胁既有来自过境洪水的洪灾.也有来自本地因暴雨引起的涝灾。如何考虑它们两者的相互影响以及洪水灾害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属性,进行洪水风险评价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1支持下,既考虑过境洪水与本地涝灾,也考虑承灾体的易损性(包括人口、交通线与经济),还考虑抗灾能力,以GRID模块的地图代数作为运算手段,用AHP法确定因子的权重,建立了评估平原地区的洪灾风险的计算模型和评价方法,该模型运用于长江中游洪灾风险比较严重的地区——荆州地区的6县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荒漠化灾害是自然过程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在分析中国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的基础上,运用货币估值技术,将荒漠化造成的各种损失进行定量或半定量估算,最后得出中国每年荒漠化灾害损失达541亿元,并指出人口剧增是造成荒漠化灾害的第一性压力,人为的不适当活动则是造成土地退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