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34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41.
武钢四烧除尘系统风量平衡调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武钢四烧除尘系统存在着吸尘点冒灰、管道堵塞、磨损等问题,严重影响除尘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风量平衡调试及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上述问题得到了较彻底的解决。  相似文献   
242.
黄河包头段水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把干流和接纳工业污水的支流的上覆水、悬浮物及表层沉积物作为整体,利用等离子质谱法,对黄河包头段有关环境要素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干流上覆水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悬浮态形式存在,溶解态含量极微;接纳工业污水的支流上覆水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溶解态为主,且悬浮态∑REE和溶解态∑REE明显高于干流;干流悬浮态∑REE和溶解态∑REE,以及表层沉积物和悬浮物中稀土元素含量沿程变化均表现自对照断面至重点排污河段逐渐升高,于四道沙河入黄河口后的下游D站位达到极值,又至削减断面下降的趋势.包头市工业废水对黄河包头段干流稀土元素,特别是轻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迭加作用.干流颗粒物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属于轻稀土富集,Eu中度亏损型.四道沙河入黄口后的下游D站位颗粒物中轻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曲线形状与中国黄土及其他站位均有一定差别,显示有来自包头市工业废水的外源稀土,特别是轻稀土元素的加入;其他站位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曲线形状与中国黄土基本一致.干流和接纳工业污水的支流表层沉积物与悬浮物中稀土元素各形态含量分布的顺序均为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可交换态;接纳工业污水的支流表层沉积物与悬浮物中稀土元素的可交换态明显高于干流.  相似文献   
243.
为了客观认识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与其所在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的种间关系,采用样方法进行群落调查,然后用χ2检验、Ochiai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对天马自然保护区大别山五针松群落中大别山五针松与其它14个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灵敏度较高,表明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与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短柄枹(Quercus glandulifera var brevipetiopetiolata)、栓皮栎(Quers variabilis)、天目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茅栗(Castanea seguinii)、五角枫(Acer mono)呈显著正相关。与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蜡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荚蒾(Viburnum dilatatum)呈显著负相关。据以上分析,可把大别山五针松、黄山松、短柄枹、栓皮栎、天目杜鹃、茅栗和五角枫划为一个生态种组。保护和管理大别山五针松时,控制群落中非同一生态种组的物种,如白檀、蜡瓣花、荚蒾等,从而促进大别山五针松尽快郁闭成林  相似文献   
244.
通过对 6个震例的分析研究 ,总结出电磁辐射源来自陆域空间和海域空间的规律 ;震前电磁异常的识别及非震异常的特征与排除 ,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临震预报。  相似文献   
245.
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策略:于桥水库水质改善项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的发展与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产生的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决任何一个环境问题都将涉及到若干部门和公众 ,决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完全胜任的。因此 ,采用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的模式解决环境问题 ,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必然途径 ,是一个政府环境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文章阐述了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的内涵、目标、目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程序等。  相似文献   
246.
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进展并分析,阐述了其优特点,提出了新型的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SHMBR)以及用于污水处理和回用的工艺,从水处理工艺学,流体力学,水微生物学方面论述了其所具的特点,说明了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高效,低耗,资源化的污水生物反应器,指出了今后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7.
交通干线铅污染对两侧土壤和蔬菜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为了调查交通干线上汽车尾气的铅污染对两侧土壤和蔬菜的影响,淮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1997年至1998年在宁连一级公路(淮阴段)选择3个区域,横穿公路布设3个剖面,每个剖面设置10个监测点,对大气、土壤和蔬菜中铅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大气中铅含量与土壤表层、蔬菜叶片中铅含量正相关,与深层土壤中铅含量相关不明显。指出交通干线两侧应减少蔬菜的种植,加大树木和花卉的种植,同时大力提倡无铅化汽油的使用,友  相似文献   
248.
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协议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的软件总体结构、数据传输主流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和设计方法,以及监测数据类型、远程控制命令、监测项目代码及质量在线控制溯源机制等4大主要数据传输内容。技术成果分别应用在《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规范》的制定、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软件系统的开发、质量控制在线溯源机制的建立和水站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9.
于2015年对苏州市太湖东岸饮用水主要异味物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异味物质为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等,检出率分别50.0%,66.7%,70.8%和66.7%,其中2-甲基异莰醇年均值是其嗅觉阈值的2.31倍,其他异味物质年均值未超过其阈值,水体主要表现为土霉味。异味问题爆发时间为夏季(5—9月),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检出最高值分别为13.8,170,170和29.6 ng/L。分析了异味物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初步推断太湖主要异味物质为水中蓝藻的某些种类所致。  相似文献   
250.
对环境综合分析报告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阐述。指出目前的环境综合分析报告对环境监测成果的利用不够,对环境管理政策措施的了解不足,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有待改进,环境综合分析手段有待提高。提出环境综合分析报告应由讲述型向解答型发展,由纯文本型向多媒体型发展,由专业型向通俗型发展,由定期型向实时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