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1篇
  免费   1057篇
  国内免费   2618篇
安全科学   1146篇
废物处理   225篇
环保管理   589篇
综合类   5954篇
基础理论   1258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903篇
评价与监测   522篇
社会与环境   586篇
灾害及防治   40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537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648篇
  2012年   710篇
  2011年   773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刘敏敏  吴云海  杨凤 《环境科技》2006,19(Z2):40-42
生物活性炭(BAC)是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有效方法。现以BAC处理废水中的酚和甲醇为例,综述BAC处理废水中有机物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通过生物活性炭吸附降解四氯乙烯(PCE)的综合模型得到BAC作用与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关系。最后简单介绍了BAC中活性炭与微生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2.
陆地与海洋气溶胶的相互输送及其对彼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陆地和海洋源产生的气溶胶通过大气的流动向对方的环境系统输送,从而改变了对方环境大气的化学组成,影响着大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过程和反应速度,其沉降过程也会对对方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沿海的岖稠密的人口。较为发达的经济活动,较高的大气污染排放强度,使得陆海气溶胶的交换和沉降对谝我域的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白洋淀的纤毛虫及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白洋淀纤毛虫的种类组成、优势种进行了初步调查,同时对水质进行理化监测,共鉴定出纤毛虫48种。根据Marsson引出的污水生物体系法分析,白洋淀纤毛虫主要由耐有机污染的种群组成。说明白洋淀主要受有机污染。纤毛虫的种类数与水体中TN、TP、BOD5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4.
从环境水文地质学的角度出发,对济南市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以及局部地下水重污染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济南市地下水污染以浅层地下水污染为主,局部地区深层地下水也已受到污染,并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多处地表塌陷和降落漏斗,并成为济南市地下水的重污染区。  相似文献   
135.
在世界矿物能源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再生能源资源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特别是陆地再生能源资源更是如此。本文对我国陆地再生能源资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中的前两种能源资源进行了分区及分省计算,并依据全国已有的调查及普查资料,对后两种源能资源进行了分省及分区统计,在此基础上又对全国陆地再生能源资源的数量、分布及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宏观上提出了开发利用我国陆地再生能源资源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6.
Trace copper (II) in water can be preconcentrated using silica gel modified with 1-(2-pyridylazo)-2-naphthol (PAN) and be determin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The conditions for the preconcentration were studied.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both artificial and natural water samples an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pper (II) of ppb level in water can be measured accurately after the pre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37.
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国内外烟道气脱硫技术的发展与前景,提出开发生产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势在必行。还简要介绍了最为普遍的石灰/石灰石法脱硫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38.
A graphite carbon nitride(g-C_3N_4) modified Bi_4O_5I_2 composite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insitu via the thermal treatment of a g-C_3N_4/Bi OI precursor at 400°C for 3 hr.The as-prepared g-C_3N_4/Bi_4O_5I_2 showed high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Methyl Orange(MO) degradation under visible light.The best sample presented a degradation rate of 0.164 min~(-1),which is 3.2 and 82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Bi_4O_5I_2 and g-C_3N_4,respectively.The g-C_3N_4/Bi_4O_5I_2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ometer(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Raman,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DRS),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transient photocurrent response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enhanced photoactivity.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coration with a small amount of g-C_3N_4 influenc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nly slightly.Nevertheless,the capability for absorbing visible light was improved measurably,which was beneficial to the MO degradation.On top of that,a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g-C_3N_4 and Bi_4O_5I_2 was detected.This interplay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a favorable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 and thereby enhanced the charge separation.Thus,the g-C_3N_4/Bi_4O_5I_2 composite presented greater charg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much better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than Bi_4O_5I_2.Additionally,g-C_3N_4/Bi_4O_5I_2 also presented high stability.·O_2~-and holes were verified to be the main reactive species.  相似文献   
139.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的选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方法,选择了分选回收+堆肥+卫生填埋的综合处置系统,并且确定了堆肥方式应首先考虑仓式静态好氧堆肥。经过运行费比较,所选择的综合处置系统比现行的处置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0.
马超营断裂带及其北侧熊耳群火山岩的变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熊耳山南坡的马超营断裂带及其北侧熊耳群火山岩的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热液变质作用的特点.火山岩的变质作用及其强度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不均匀性,一般在断裂带内发育且强度大,断裂带北侧变质程度低、强度小;马超营断裂带对区内熊耳群火山岩的变质作用特征起着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变质作用具有多次叠加、改造的特征,一般区域变质作用较早较普遍,动力变质和热液变质作用偏晚和较局限,每次大的构造运动都伴随着后两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