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0篇
  免费   6432篇
  国内免费   27883篇
安全科学   3744篇
废物处理   446篇
环保管理   2117篇
综合类   37059篇
基础理论   4512篇
污染及防治   5304篇
评价与监测   2156篇
社会与环境   1439篇
灾害及防治   1078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1217篇
  2021年   1219篇
  2020年   1911篇
  2019年   2338篇
  2018年   2402篇
  2017年   2521篇
  2016年   2129篇
  2015年   2849篇
  2014年   3402篇
  2013年   3773篇
  2012年   4064篇
  2011年   3679篇
  2010年   3384篇
  2009年   3160篇
  2008年   2838篇
  2007年   2836篇
  2006年   2237篇
  2005年   1735篇
  2004年   1411篇
  2003年   1086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873篇
  2000年   927篇
  1999年   709篇
  1998年   453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412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286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5 毫秒
881.
用~(14)C标记法研究呋喃丹在水稻-鱼和水稻-萍-鱼两种模拟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消失和残留行为。结果表明,由于萍的引入,使在水稻-萍-鱼系统中,田表水中的残留较低,而鱼体中残留较高。结合态残留物是土壤、鱼和植株体中呋喃丹的主要残留形态。  相似文献   
882.
为研究我国北方城市地区地下水硬度升高的机理,我们除进行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外,还根据有关化学原理对调查中所得的典型资料进行了理论计算.下列计算有助于说明盐污染物和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碳酸盐沉积物地区下水硬度升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3.
根据大窑湾后6个泊位疏浚工程本底调查和疏浚监测结果,借助因子分析探讨了疏浚前后水环境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找出了控制污染物分布的主要因子,评价了疏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4.
为了解沉积物-水界面作为水体HCO_3~-的源还是汇,选择云南洱海和泸沽湖两个湖泊,通过界面精细剖面和平衡计算,揭示了HCO_3~-在界面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界面作为HCO_3~-的源,并非汇,通过沉积物和水相互作用可以影响上覆水体的酸碱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885.
GdFeO3用柠檬酸络合制备。用XRD测定GdFeO3为钙钛矿结构。用CO还原脉冲及用O2再氧化脉冲证实在GdFeO3上CO氧化为Redox机理。用外循环流动无梯度反应顺研究了CO氧化稳态动力学。用正交设计法估计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还原催化剂再氧化为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886.
聚合铝的凝聚絮凝特征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采用不同碱化度B(OH/Al)值的聚合铝和AlCl_3对高岭土悬浊液进行凝聚絮凝实验,同时测定电泳度及表面吸附特征,结合不同铝盐的化学形态分布,探讨聚合铝的高效凝聚作用原理.并求得表面吸附覆盖率,电位变化与形态分布间的定量关系,绘出聚合铝的凝聚区域图,对阐明聚合铝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87.
活性碳纤维吸附CS2蒸气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吸附热力学研究,计算出CS_2蒸气在活性碳纤维(ACF)上的吸附热、吸附功和吸附熵.结果表明,吸附属物理吸附范畴,所用吸附剂样品表面是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888.
A laboratory scal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ew coupling of 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 (RBC) plus porous biomass support system (PBSS) using polyurethane foam as porous support media to biodegrade petroleum refinery wastewater. Polyurethane foam was attached on disks of two four-stage laboratory scale cascade connected RBC units.The two RBC units were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at different but constant, flowrates giving hydraulic loading rates of 0.01, 0.02, 0.03, 0.04 m3/m2/d in two runs keeping the same rotational speed 10 r/min throughout. Organic loading was a less controllable factor in this study.For all of the hydraulic loadings,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otal chemical oxygen demand (TCOD) and oil were above 80 percent. Ammonia nitrogen and phenol removal were above 90 and 80 percent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biomass concentration within polyurethane foam was about 30 g/m2 in the first stage for 0.03 m3/m2/d hydraulic load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  相似文献   
889.
An efficient, reproducible and rapid fused silica capillary column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in splitless mode, for analysing of the three chloroanthracene isomers is described. The method affords efficient separation and good linearity for each isomer in the range of 0.2 -200 μg/ml. The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in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another thirty three aromatic and their halosubstituted compounds.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method in analysing of complex products mixture from reaction of the selected aromatic compounds with hydrogen chloride on fly ash surface from municipal incinerator.  相似文献   
890.
电场耦合高效液相色谱柱改善极性芳烃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燃烧的煤和油中排放出来的极性污染物,包含有多种含氮、氧和硫的极性多环芳烃(PAH),这些极性组分比非极性组分常具有更强的致癌和致突变性。目前,正相高效液相色谱(NP-HPLC)常被用来分离分析这类极性组分。 但是,要提高这些极性组分分离的选择性,现大多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也就是改变流动相极性的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压电场耦合色谱柱的新方法。这种技术除了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