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1篇
  免费   6431篇
  国内免费   27883篇
安全科学   3744篇
废物处理   446篇
环保管理   2117篇
综合类   37059篇
基础理论   4512篇
污染及防治   5304篇
评价与监测   2156篇
社会与环境   1439篇
灾害及防治   1078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1217篇
  2021年   1219篇
  2020年   1911篇
  2019年   2338篇
  2018年   2402篇
  2017年   2521篇
  2016年   2129篇
  2015年   2849篇
  2014年   3402篇
  2013年   3773篇
  2012年   4064篇
  2011年   3679篇
  2010年   3384篇
  2009年   3160篇
  2008年   2838篇
  2007年   2836篇
  2006年   2237篇
  2005年   1735篇
  2004年   1411篇
  2003年   1086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873篇
  2000年   927篇
  1999年   709篇
  1998年   453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412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286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作者在建立的人工小生境中,研究了具有生态学意义的~(137)Cs、~(134)Cs、~(65)Zn、~(60)Co、~(59)Fe、~(54)Mn等核素在海水、底质及海洋生物间的转移规律.本文是该项研究的第一部分,研究悬浮物、底质对核素的富集和吸附,考察了核素进入海水后的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902.
热带假丝酵母314号固定化细胞分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比较了三种生长培养基对热带假丝酵母314号细胞分解苯酚活力的影响。在以苯酚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胞酶活力较高,125mg湿细胞一小时可分解苯酚5425.8μg。用3.0%的琼脂固定化后,固定化细胞酶的相对活力为44.4%。诱导能显著地提高固定化细胞的酶活力,最适的诱导时间为12—18个小时。 2.比较了固定化细胞和自然细胞的某些性质。两种细胞反应的最适温度均为37℃;反应的pH范围均在3.5—11之间;固定化细胞热稳定性稍差;Cu~(2 )和Zn~(2 )对自然细胞的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CN-明显抑制两种细胞酶活力。 3.固定化细胞装柱后连续处理浓度约为150ppm的苯酚溶液,20天内的出水酚浓度平均为0.29ppm,在此条件下固定化细胞的半衰期为11天。 4.连续处理苯酚过程中,固定化细胞所丧失的酶活力可以通过再培养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03.
蓟运河汞污染化学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蓟运河汞污染化学地理研究,查清了河水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含量范围,水平和垂直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研究了汞存在的形态;揭示了汞在河流中的富集区;作出了河流汞污染状况的分区,初步提出了治理河道汞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904.
Toxic effect of Zn(Ⅱ)on a green alga(ChloreUa pyrenoidosa)in the presence of sepiolite and kaolinite was investigated.The Zn-free clays were found t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C.pyrenoidosa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 samples(without adding any clay or Zn(Ⅱ)).When Zn(Ⅱ)was added,the algae in the presence of clays could be better survived than the control samples,which was actually caused by a decrease in Zn(Ⅱ)concentration in the solution owing to the adsorption of Zn(Ⅱ)on the clays.When the solution system was diluted,the growth of algae could be further inhibited as compared to that in a system which had the same initial Zn(Ⅱ)concentration as in the diluted system.This in fact resulted from desorption of Zn(Ⅱ)from the zinc-contaminated clays,although the effect vari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esorption capabilities of sepiolite and kaolinite.Therefore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processes of Zn(Ⅱ)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its toxicity,and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pollutants on soils/sediments should be well considered in natural eco-environmental systems before their risk of toxicity to aquatic organisms was assessed objectively.  相似文献   
905.
陈祥华 《环境科技》2007,20(1):9-12
运用A Tessier逐步化学连续提取法,研究了珠江口沉积物中各种生物有效性硅:Ⅰ-可交换离子态、Ⅱ-碳酸盐结合态、Ⅲ-铁锰氧化物结合态、Ⅳ-有机质和硫化物结合态.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Ⅲ为优势赋存态.在沉积柱C2中,Ⅲ>Ⅳ>Ⅱ>Ⅰ,Ⅰ、Ⅱ随深度变化无规律性,Ⅲ随深度先升高后下降,Ⅳ表层含量较高,到达一定深度(18 cm左右)后骤降.释放试验表明:振荡在一定时间内有利于硅释放;而盐度对硅释放的影响比较复杂,低盐度(5%以内),随盐度升高,释放量下降.当盐度继续升高时释放量又增加,但高盐度对硅释放影响不大;硅的释放在pH值=3~8范围内随着pH值升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906.
Iron and copper bimetallic system (catalyzed Fe-Cu process)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alkaline nitrobenzene-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However, little is currently known about the changes of treatment efficiency with time going.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zed Fe-Cu process to reduce nitrobenzene (NB) in alkaline wastewater. In addition, the changes of the metal surfaces morphologies and matt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action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 conjunction with energy-dispersion spectroscopy (EDS) and X-ray diffraction spectroscopy (XR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copper almost remained unchanged after weeks of operation, which spelled its strong chemical sta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poisoning. Moreov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two reasons for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decreasing with time. One was the gradual iron element consumption due to corrosion. The other was iron reactivity weakened due to the precipitates accumulation on the surfaces that were mainly Fe3O4 and FeCO.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2006, 28(10): 783–785 [译自: 环境污染与防治]  相似文献   
907.
通过电化学试验方法对X70钢在NaHCO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NaHCO3质量分数低于0.10%时,极化曲线呈现阳极活化溶解过程,高于0.10%时阳极极化出现钝化过程,并且在-0.6 V(vs.SCE)左右出现了一个新的小电流峰.通过对交流阻抗谱分析发现,高频区均是由略偏离半圆的容抗弧组成,并且实部有所收缩.HCO3-的还原反应在阴极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整个过程受极化控制.X70钢在NaHCO3溶液中的腐蚀速度随着NaHCO3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在试验结束后,对试样表面的腐蚀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利用XRD分析出腐蚀产物主要为FeO(OH)和Fe3O4.  相似文献   
908.
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存在的问题和政府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浙江省嘉兴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环境处罚案件表明,排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存在的问题是导致超标排污的主要原因.在通过对该市大量排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企业内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企业对环保工作主观重视程度不够、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引起超负荷运行、疏于维护管理导致不能发挥正常治污效果、操作管理人员专业文化素质偏低引起操作不当以及处理设施被擅自改变、拆除或者闲置;同时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宣传教育、加强企业环境管理、严格执法和推行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09.
陈婷  凌虹  王惠中 《环境科技》2006,19(Z1):111-112
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更少废物排放甚零排放为目标的企业地域分布形式,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为了能够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在企业中应当采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10.
一种新型脱色剂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壳聚糖、双氰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脱色剂处理染料废水,该脱色剂对四种典型的染料的脱色率都接近90%。实验表明:当合成温度控制在50℃左右,壳聚糖结构单元:双氰胺物质量比为1∶2,反应pH为2,反应时间为3 h时,合成的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为最佳。实验同时比较了壳聚糖的盐酸溶液与脱色剂加入到染料废水后的紫外光谱变化,发现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要远远高于壳聚糖的盐酸溶液。实验研究了合成的脱色剂对上虞污水厂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其COD去除率比该厂使用的PAC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