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03篇 |
免费 | 3115篇 |
国内免费 | 253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09篇 |
废物处理 | 326篇 |
环保管理 | 757篇 |
综合类 | 7636篇 |
基础理论 | 1913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633篇 |
评价与监测 | 654篇 |
社会与环境 | 637篇 |
灾害及防治 | 3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10篇 |
2023年 | 410篇 |
2022年 | 736篇 |
2021年 | 725篇 |
2020年 | 709篇 |
2019年 | 610篇 |
2018年 | 535篇 |
2017年 | 678篇 |
2016年 | 616篇 |
2015年 | 652篇 |
2014年 | 736篇 |
2013年 | 857篇 |
2012年 | 895篇 |
2011年 | 963篇 |
2010年 | 824篇 |
2009年 | 718篇 |
2008年 | 812篇 |
2007年 | 721篇 |
2006年 | 600篇 |
2005年 | 478篇 |
2004年 | 330篇 |
2003年 | 271篇 |
2002年 | 244篇 |
2001年 | 215篇 |
2000年 | 187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362.
Shaonan Hao Xuyong Li Yan Jiang Hongtao Zhao Lei Y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6,23(18):17953-17968
The rapid growth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long with dramatic climate change, has strongly influenced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decades in China and thus could cause the variation of pH and general total hardness of a river. To explore such variations and their potential influencing factors in a river of the monsoon climate region, we analyzed a long-term monitoring dataset of pH, SO4 2?, NOx, general total hardness (GH), Mg2+, Ca2+, and Cl? i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n the Luan River basin from 1985 to 2009. The nonparametric Seasonal Kendall trend test was used to test the long-term trends of pH and GH.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ffecting factors, pH and GH we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pH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and that GH had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long-term. Seasonal variation of pH and GH was mainly due to the typical monsoon climat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unit area usage amounts of chemical fertilizer, NO3 ?, and SO4 2?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H in groundwater. In addition, mining activity affected GH spatial variation. Acid deposition, drought, and increasing the use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acidification trend, and mining activities would affect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GH. Variations of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in semi-arid monsoon climate area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pH and GH. Our findings implied that human activitie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river acidification in the semi-arid monsoon climate region of nor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363.
以某电镀厂水回用系统产生的高盐有机废水为对象,对比研究了Fenton、UV-Fenton等工艺去除COD性能,考察了初始pH、H2O2投加量、Fe2+与H2O2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nton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3.0,H2O2的投加量3 mmol/L,RFe2+:H2O2=1:1,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分别较Fenton和UV-H2O2工艺提高23.0%和39.3%。UV-Fenton工艺中,Fenton与UV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果,其处理效果较单独Fenton和单独UV处理效果之和高14.7%。UV的引入促进Fe(II)/Fe(Ⅲ)循环,可以提高·OH生成量以及Fe2+与H2O2利用率。UV-Fenton是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可行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364.
电吸附除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和电极可重复利用等优点。采用活性炭纤维(ACF)作为电极材料对其电吸附去除水中的硝酸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压、pH、流速、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电吸附效率的影响以及超声处理对电极脱附和再次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吸附作用对硝酸盐的去除有较高的效率,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电压1.0 V,pH为5.0~6.0,进水流速10 mL·min-1,初始NO3--N浓度为25~30 mg·L-1,在该条件下硝酸盐去除效率为68.3%~72.62%。超声处理对电极的脱附作用和再生效率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超声处理过的电极比未处理的电极对硝酸盐的去除率可提高16.10%~18.98%。 相似文献
365.
湖泊底泥磷释放及磷形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底泥中内源性磷释放对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以西安市曲江南湖为对象,采用底泥磷形态标准测试方法(SMT)分析了磷的赋存形态,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了在不同环境条件(温度、pH和溶解氧)下磷形态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促进内源磷的释放,在夏季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碱性条件有利于磷的释放,增大补给水源可减少底泥释磷量;厌氧环境下底泥释磷量是好氧时的3.96倍;Al-P 和Ca-P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会加速其溶解;NH4+-P、 Fe-P 和OrgP受溶解氧、pH和温度影响较大,其吸附与释放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6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市政污泥、神华烟煤和淮北烟煤单独及不同比例混合物在O2/CO2气氛下进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市政污泥综合燃烧特性最好,神华烟煤次之,淮北烟煤最差;随着污泥掺混比例的增加,混合试样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提前,综合燃烧特性得到改善,但燃烧放热量减少。利用Freeman-Carroll法对淮北烟煤、市政污泥及两者混合物的燃烧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得到市政污泥、淮北烟煤和神华烟煤的平均反应活化能E分别为48.34、68.32和51.47 kJ/mol。 相似文献
36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三维荧光光谱(EEM)等检测手段分析预处理/水解酸化/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玉米淀粉废水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竖流沉淀预处理阶段对TOC平均去除率36.7%,废水中主要为芳烃、烷烯烃以及杂环类物质,EEM产生的5个荧光峰均为芳香蛋白类有机物;水解酸化阶段大部分杂环以及芳烃类有机物水解成有机酸和醇类物质,TOC平均去除率22.7%;厌氧阶段TOC平均去除率最高,达到97.8%,废水中以芳烃和烷烯烃为主,荧光峰减少至2个且强度减弱;好氧阶段TOC平均去除率为61.3%,有机物主要为难降解的长链烷烃物质,芳香蛋白类有机物荧光峰全部消失,新生成了与微生物代谢相关的腐殖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368.
牛粪和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及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价牛粪和玉米秸秆的产甲烷潜力,研究其厌氧消化过程动力学方程,采用自制序批式厌氧发酵实验装置对某养殖场牛粪和秸秆的最大甲烷生产潜力及其发酵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测得接种物、牛粪和玉米秸秆的累计甲烷产量分别为64.87、244.0和466.54 mL CH4/g VS。根据实测的产气量变化曲线,按照modified Gompertz equation模型进行方程拟合,牛粪组和玉米秸秆组拟合方程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83和0.991,表明运用modified Gompertz equation模型预测牛粪和玉米秸秆的产甲烷潜力方法可行。通过对产甲烷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得到:接种物、牛粪和玉米秸秆的最大产甲烷潜力分别为66.07、213.93和458.57 mL CH4/g VS,与实测值的误差率分别为1.8%、12.3%和1.7%;牛粪和玉米秸秆的最大甲烷日产气率(Rm)和延滞期时间(λ)分别是13.14 mL CH4/(g VS·d)、30.76 mL CH4/(g VS·d)和0.35 d、0.71 d。综上,玉米秸秆厌氧消化的停滞期长,但总产气量和最大甲烷日产期率都比牛粪高。 相似文献
369.
负载型颗粒活性炭催化过硫酸钠氧化降解橙黄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颗粒活性炭(GAC)上负载氧化铁,并以此作为催化剂(Fe/GAC)在常温常压下催化过硫酸钠(P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降解偶氮染料橙黄G。研究了体系pH、氧化剂浓度、催化剂浓度对橙黄G去除率的影响,并且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Fe/GAC/PS体系中,[OG]0=0.2 mmol/L,[GAC]=1 g/L,[PS]0=2 mmol/L,降解2 h后OG去除率为99%,且有较高的矿化率;随着氧化剂浓度和催化剂浓度的增加,OG的去除效率提高;催化剂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可以看出在活性炭上成功负载氧化铁。利用化学分子探针竞争实验鉴定催化反应中的活性物种SO4-·和OH·。 相似文献
370.
聚丙烯酰胺(PAM)用于油田驱油产生大量难处理的含聚废水。以分子筛为吸附剂处理含聚废水,研究分子筛类型(Y、Beta和ZSM-5,H型和Na型)和物化性质对其吸附PAM性能的影响,并测定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吸附性能顺序为Beta>Y>ZSM-5,H型优于Na型。H-Beta对PAM的吸附来自分子筛中阳离子与PAM中阴离子的静电作用,Si—O和Al—OH与PAM中酰胺基的氢键作用。H-Beta开放的通道结构,较高的介孔比例和表面积,较强的酸性和良好的酸中心可接近性使其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SiO2/Al2O3=26的H-Beta对浓度为200 mg/L的PAM溶液,PAM脱除率可达95.2%。在低PAM平衡浓度时,PAM在H-Beta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特征,饱和吸附量达70.2 mg/g,在高浓度区域则由于PAM疏水缔合作用加强呈现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