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7篇
  免费   1160篇
  国内免费   2590篇
安全科学   1022篇
废物处理   162篇
环保管理   687篇
综合类   6155篇
基础理论   1250篇
污染及防治   590篇
评价与监测   439篇
社会与环境   554篇
灾害及防治   34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487篇
  2020年   692篇
  2019年   441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561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天然橡胶加工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水质偏酸性且氨氮和悬浮物等浓度均较高,但具有一定的可生化性。采用预处理吸滤工艺+嗜烃微生物强化两级生化处理法为核心的流程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流程具有运行稳定、高效、经济等优点,出水水质优于《天然橡胶加工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NY687-2003)中表2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并可直接回用为炼胶生产用水。  相似文献   
972.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但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水文情势改变,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的威胁。基于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从合理调整保护区范围、全面加强湿地生态建设、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知识的宣传等方面,构建和谐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73.
对2012年清水江流域福泉市段10个监控断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断面的TP污染最为严重,存在严重超标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氟化物、TP和NH3-N三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具有同一来源;根据综合污染负荷指数可知,高坪河、市化肥厂、川恒公司排口上游、黑塘桥、越都取水口5个断面能够达到III类水质的要求;根据Tomlinson污染负荷指数法,可判断福泉市水体整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97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Ce/TiO2催化剂,以NH3为还原剂,通过程序升温反应考察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催化性能.同时,着重探讨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活性物质负载量及Mn、Ce负载比例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用BET、XRD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组分负载量由0增至20%时,NO转化率随着负载量的增加而提高,当(Mn+Ce)质量分数为20%,催化剂活性最高,此后随着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增加,NO转化率明显下降;Mn与Ce的负载比例为0.85∶0.15时,催化剂比表面积最大,为112.31m2·g-1;焙烧温度500℃时催化剂晶相均为TiO2锐钛矿型结构,焙烧温度升高至600℃,催化剂晶相为TiO2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混合结构,且催化剂比表面积急剧减小;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晶相结构影响不大,焙烧时间为5h时,Mn-Ce/TiO2的脱硝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75.
氨三乙酸酐改性纤维素对Cd~(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采用氨三乙酸酐改性玉米秸秆纤维素和苎麻纤维素,制备了两种改性纤维素吸附剂NTAA-CS及NTAA-RF,并研究了这两种吸附剂对水中Cd2+的吸附性能.通过元素分析、FTIR及SEM分析发现,纤维材料表面成功引入了氨三乙酸分子中的酯键和氨基基团.在改性纤维素吸附剂投加量为2 g·L-1,Cd2+的初始浓度为200 mg·L-1,p H值为4.0时,NTAA-CS和NTAA-RF对Cd2+的去除率分别为82.6%和90.2%.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纤维素吸附剂对Cd2+的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吸附的最佳p H范围为4.0~7.0.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方程.经过5次吸附再生,吸附剂仍可以保持较大的吸附容量.这些结果表明,NTAA-CS和NTAA-RF在去除重金属废水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6.
成本低廉和无二次污染的"绿色"合成纳米材料是发展原位纳米环境修复技术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绿茶提取液为还原剂和稳定剂进行"绿色"合成纳米铁,探讨在不同的气氛下"绿色"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主要成分,以期为调控合成纳米铁系材料提供基础研究.首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对不同反应气氛下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表面微观形貌、尺寸和价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通入N2情况下,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粒径为(84.7±11.5)nm,其主要成分以纳米零价铁为主;在通入空气情况下,合成的纳米铁粒径为(117.8±26.2)nm,其主要成分是纳米零价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通入O2时,合成的纳米铁粒径为(141.2±26.3)nm,其主要成分以四氧化三铁为主.其次,评价在不同气氛条件下合成纳米铁颗粒对去除亚甲基蓝(MB)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13 K下降解初始浓度为50 mg·L-1的MB溶液,反应5 min时已达到平衡,通入N2合成的纳米铁降解MB,去除率高达98.7%,而通入O2合成的纳米铁反应效率低,对MB的去除率仅为65.3%.最后,从以上发现提出不同气氛下可以调控"绿色"合成的铁系纳米材料成分,从而导致不同的纳米修复环境中污染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77.
北京市4种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病原菌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鑫  李娟  黄京  刘新春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6):1759-1767
采用定量PCR技术,对北京市4种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大肠杆菌、军团菌和沙门氏菌随工艺及四季的数量变化进行了追踪研究,以评估病原菌的去除效果及污水回用的健康风险.结果发现,大肠杆菌在夏季进水和出水中的浓度分别在107~108copies·m L-1和105copies·m L-1左右;G-A/O系统对大肠杆菌的去除率最高,平均去除率达99.88%.军团菌在4个污水处理系统中进水浓度为104~105copies·m L-1,出水浓度约为104copies·m L-1,其在剩余污泥样品中浓度较高,达到105~106copies·m L-1.沙门氏菌进水浓度较低,为102~103copies·m L-1,且其在多个工艺段样品中未检出.季节变化对于病原菌的去除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大肠杆菌在各污水处理系统中均可检出,且其分布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的进出水中浓度相对较高;而军团菌和沙门氏菌浓度在各工艺中则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G-A/O系统对3种细菌的整体去除效果最为稳定,去除率较高.大肠杆菌在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及剩余污泥中浓度仍然较高,此外,冬季出水中也能检测到沙门氏菌的存在,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和污泥排放仍存在一定的生态和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78.
基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厨余垃圾采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复杂的混合生活垃圾相比,厨余垃圾成分较单一,需要针对性的采样方法.本研究基于生活垃圾分类背景,在《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CJ/T 313—2009)的基础上,就采样位点和采样节点数对分类存放的厨余垃圾采样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仅采集垃圾桶中间位点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不同情景应有不同的采样策略.当厨余垃圾流节点数少于2时需采集所有节点,当厨余垃圾流节点数为3~7时需采集2个节点,而当厨余垃圾节点数为8~18时需采集3个节点,均少于CJ/T 313—2009中要求的采样节点数.厨余垃圾的总量增大,则其最少采样节点数相应上升,但最少采样点受到厨余垃圾流节点数的制约.  相似文献   
979.
高山森林河流中凋落叶元素释放动态不仅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森林养分流失的主要过程,并可能与冬季雪被和冻融导致的水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以岷江上游高山森林4种代表性植物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和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凋落叶为对象,采用凋落叶分解袋法,研究冬季不同冻融时期(冻结初期、冻结期、融化期)河流中凋落叶碳(C)、氮(N)和磷(P)元素动态特征.康定柳、方枝柏和四川红杉凋落叶C(14.6%-47.7%)、N(22.3%-58.5%)和P(4.8%-20.5%)元素在整个冬季均表现为明显的释放现象,而高山杜鹃凋落叶C(-7.3%)和N(-62.7%)表现为明显的负释放(富集)现象,P(0.7%)表现为微量的释放现象.整体而言,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和P元素在冬季的冻结初期、冻结期和融化期整体表现为释放—富集—释放的模式,但康定柳和方枝柏凋落叶N表现为富集—富集—释放模式,方枝柏凋落叶P表现为释放—富集—富集模式.同时,凋落叶C、N和P元素的释放率受河流水温、p H、电导率和C、N、P营养元素等水体环境因子的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表明高山森林河流水环境特征显著影响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元素动态及其相关的物质循环过程,但影响程度受到凋落叶种类和基质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980.
Research 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riparian herbs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of riparian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es diversity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riparian herbs in Liaohe River Conservation Area and its tributaries. Herbaceous communi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sample line method. Group average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DCA) were used to find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iparian herbaceous communities. The result showed altogether 154 herbaceous species, belonging to 40 families and 96 genera. The riparian herbaceous species diversity was found to be correlated to river slope, sinuosity and stream order, being lower in rivers of mountain area than in rivers of plain area, and higher in tributaries than in Liaohe River Conservation Area. Clustering analysis classified the herbaceous communities into 23 types, being dominated by hygrophytes including communities of Echinochloa crusgalli, Oenanthe javanica, Polygonum hydropiper, Murdannia keisak, Artemisia selengensis, Scirpus triqueter, Heleocharis soloniensis, Pycreus sanguinolentus, Cyperus fuscus, Phragmites australis, Polygonum amphibium, Carex diandra + Artemisia selengensis and Carex diandra + Rorippa islandica.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DCA ordination ax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howed that the altitude, river slope, sinuosity and stream level were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erbaceous communities in the riparian zone of Liaohe River Conservation Area and its tributaries. The results of CCA show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ratio of stream level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altitude and slope, with sinuosity the las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riparian herbaceous characteristics are affected by the comprehensive force of altitude, river slope, sinuosity and stream order, and that Calamagrostis epigeios, Triarrhena sacchariflora and Phragmites australis are suitable species for riparian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