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4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910篇
安全科学   222篇
废物处理   166篇
环保管理   237篇
综合类   1597篇
基础理论   463篇
污染及防治   805篇
评价与监测   157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本文对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进行分析,垃圾中重金属的存在直接影响其有效利用,不断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将分拣垃圾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生活垃圾能够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52.
郭念  江韬  魏世强  闫金龙  梁俭  卢松  高洁 《环境科学》2014,35(12):4544-4552
为研究淹水条件下光照对土-水界面磷释放的影响,以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自然光照试验,讨论了铁还原及有机质降解对磷释放的影响,分析光照对淹水土壤磷释放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光照对淹水土壤磷释放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光照作用下淹水紫色潮土上覆水体中TP浓度范围为0.018~0.033 mg·L-1,避光处理为0.02~0.057mg·L-1,灰棕紫泥光照下TP浓度范围为0.028~0.045 mg·L-1,避光处理为0.04~0.084 mg·L-1.光照引起淹水土壤中铁氧化物的变化可能是光照抑制磷释放的重要原因.光照导致土壤中铁氧化物饱和程度降低,铁还原和无定形铁生成受阻进一步加深了光照对磷释放的抑制影响.CO2和CH4反映淹水土壤有机质分解情况,光照降低有机碳的转化效率,加速土壤中无机电子受体的消耗,解释了光照作用下铁氧化物的变化.由此可见,光照对淹水土壤磷释放的抑制与淹水土壤中铁还原和有机质分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3.
分析了硫黄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并针对生产过程中高压、有毒、易燃易爆、腐蚀的特点,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4.
文章以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宝鸡市2006年-2011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市环境空气质量逐年变好。以人均GDP为经济指标,以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环境指标,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空气质量之间的计量模型,进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市经济增长和环境空气质量的关系符合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后的下降部分。证明该市2006年-2011年的环境空气质量与人均GDP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55.
国内外脆弱性研究进展评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脆弱性问题研究已成为环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发现:脆弱性问题已从局限于地学、环境科学的单一领域逐步拓展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脆弱性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其评价运用手段的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从研究方向上打破了原有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在具体操作手段上提供了多学科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同时,通过对比和文献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外研究存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差异。同时具备以下共同点:一是在脆弱性理论与区域发展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拓展性的理论体系构建提供了研究方法的多种选择,二是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视野不断丰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56.
以辽宁某化工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场地调查结果,应用地下水模型系统软件(GMS)中的MODFLOW和RT3D模型,建立了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数值模型,探讨其迁移传输及排泄通量。根据模拟结果,地下水中苯、二氯苯和三氯苯的污染羽约在20年后达到动态平衡,污染羽不再随时间变化,污染物的自然衰减速率与污染源释放速率达到平衡。排泄通量估算表明:地下水向河流排泄的量在20年时达到稳定,地下水中苯、二氯苯和三氯苯向河流的排泄通量分别为每天180 g、6 100 g和5.5 g。由于污染物会导致污染生态环境和健康风险,建议从控制污染源、实施污染源区修复和切断迁移传输途径等多种措施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57.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整体灾害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对备灾、应急工作至关重要。中国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红十字会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宣传培训与演练、信息传递系统等。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也存在应急预案的不健全和缺乏针对性、物资储备系统有待健全、应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应急救护体系不协调等不足。本文从改革和健全红十字会应急预案、大力发展红十字应急组织、深入推进红十字会物资储备库建设、普及全民应急救护、健全红十字应急网络、学习西方国家经验等方面提出加强红十字会灾害应急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8.
根据昆明市2004-2013年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对昆明市空气质量,污染物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昆明市空气质量的地理气象因素、污染排放因素、污染物远程输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9.
Fe3O4/TiO2-H2O2非均相类Fenton体系对3,4-二氯三氟甲苯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Fe_3O_4/Ti O_2-H_2O_2体系对3,4-二氯三氟甲苯(3,4-DCBTE)进行降解反应研究,同时考察了pH值、催化剂投加量、H_2O_2投加量、温度等因素对3,4-DCBTE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Ti O_2-H_2O_2非均相类Fenton体系对3,4-二氯三氟甲苯的处理效果极佳;并且在H_2O_2投加量为45.0 mg·L~(-1)、Fe_3O_4/TiO_2的物质的量比为1∶1、pH=3.0、温度为40.0℃的条件下反应效果最佳,去除率高达99.1%.同时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pH在2.0~7.0范围内该体系对3,4-二氯三氟甲苯均有降解效果,说明该体系相比于传统的Fenton体系有较宽的pH适用范围.目标污染物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其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为36.9 k J·mol~(-1).  相似文献   
160.
Fecal contamination of water bodies cause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and economic loss. To control such contamination management actions need to be guided by sound science. From 2007–2009 a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sources of fecal bacteria contamination to the marine waters adjoining the Town of Wrightsville Beach, North Carolina, USA. The research effort included sampling for fecal coliform and Enterococcus bacteria, sampling for optical brighteners, dye studies, and use of molecular bacterial source track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polymorphism (T-RFLP) fingerprinting of the Bacteroides–Prevotella group. Of the 96 samples collected from nine locations during the study, the water contact standard for Enterococcus was exceeded on 13 occasions. The T-RFLP fingerprint analys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st widespread source of fecal contamination was human, occurring in 38% of the samples, with secondary ruminant and avian sources also detected. Optical brightener concentrations were low, reflecting a lack of sewage line leakage or spills. A lack of sewer leaks and lack of septic systems in the town pointed toward discharge from boat heads into the marine waters as the major cause of fecal contamination; this was supported by dye studies. Based on these data, the Town initiated action to have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declare the coastal waters (out to 3 nautical miles), the nearby Atlantic Intracoastal Waterway and its tributaries a no-discharge zone (NDZ) to alleviate the human fecal pollution. The Town garnered supporting resolutions from other local communities who jointly petitioned the Nor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This State regulatory agency supported the local government resolutions and sent an application for an NDZ to the EPA in April 2009. The EPA concurred, and in February 2010 the coastal waters of New Hanover County, NC, became the first marine area on the U.S. eastern seaboard between Delaware and the Florida Keys to be declared a no-discharge z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